何谓传统?——活生生的信仰 「传统」这个字最易叫人误解。许多人将传统当作是过时的东西,或者是过去流行的东西,它必须被淘汰,新的、适应现代潮流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 Jaroslav Pelikan在他划时代的名著Christian Tradition中这样样形容传统:「Tradition is living faith of the dead;traditionism is the dead faith of the living.[2]传统是来自已逝去者中活生生的信仰,传统主义是在活生生的人中死的信仰。」这是一针见血地分别出「传统」与「传统主义」。抱残守缺不肯改变的就是所谓的「传统主义」,反之,「传统」是一个活生生的信仰,它能提供我们指引,去面对每一个新的冲击。 另一个有关「传统」的比喻是电影「屋顶上的提琴手」The Fiddler on the Roof`的主题曲之一,主角大声的唱出“Tradition!”传统就犹如屋顶上的提琴手,一不小心就会滑下来,但是传统又会带来优美的乐曲。 [一个提琴手在屋顶上;听起来疯狂吗?不!但在我们的小村庄阿拿塔瓦卡,我们每一个都是提琴手在屋顶上面,设法想要补抓一个简单美妙的旋律,虽在屋顶上这么危险,但不至于摔断脖子。这是不简单的事!你也许会问「为何你们要站在那么高的地方,多危险哪!」「你们如何保持平衡?」那是因为阿拿塔瓦卡是我们的家乡。并且这种行为就是我们的传统。因为我们的传统,所以好几年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保持平衡。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所以每一个人都知识他是谁、上帝希望他作什么!] 如果我们没有传统、没有故事给下一代,那么就会没有旧约的人们,也没有新约基督的教会。在教会中上帝子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断地纪念及教导有关于耶稣基督的诞生、一生言行、教导、神迹、死亡、复活,所带来的福音。 世人要认识基督教,并不是直接就从圣经来认识,他要认识的是我们这个传统说的是什么样的人生故事。任何人要了解一个故事或历史的事件,他一定有其了解的背景Pre-understanding,如果这背景不是来自教会的传统,那么这故事就会由这个解释者的文化背景作为他的Pre-understanding;那么可能会产生许多与奇怪的故事,除了文字的表象外,内容可能完全不相干,如摩门教、统一教等等。 教会的传统除了包括:如经典、教义、神学著作等外,也包括了信仰群体的宗教与生活层面的实践:如生活层面、伦理教导;以及宗教实践:崇拜、祭祀、礼仪、教制、法规等等。这些都是构成传统的一部份。 文化与信仰问题的产生,其实就是教会的「传统」,与我们生长所在的「传统」并不一致,这就构成了「福音与文化」的问题。当然这是个复杂及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另外的场合来详细的讨论。在此仅就有关「传统」与「故事」这个范围里,我提出在诠释学思想家中最注重「传统」的Hans—Georg Gadamer的一个重要的概念fusion horizon 「视域的共融」作为初步的处理。 在故事与故事背后的都有不同的场景,我们称之为「视域」(horizon原文亦为地平线),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我们可以有共融的场景,来了解彼此的故事,但前提是我们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故事_耶稣的故事;我们要在我们的传统中,在我们的实践中,了解这个伟大的故事,然后我们要在另一个场景horizon中将这个故事呈现出来。在这过程中「传统」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我们如何呈现这故事呢? 宣告的神学Theology of Proclamation舆呈现的神学Theology of Manifestation 要了解我们的故事,要从我们的传统开始,但是要如何让人了解我们的故事呢? 芝加哥大学的神学教授David Tracy-对传统经典诠释的一个看法,可以刺激我们的想象力,在他的名著The Analogical Imagination:Christian Theology and the Culture of Pluralism中,他提到在传统经典中有两个方式(或进路)来表达宗教的内涵[3],宣告的神学Theology of Proclamation,用信仰的告白来呈现我们的信仰。呈现的神学Theology of Manifestation。 Tracy原本是处理现代多元性的问题Pluralism,但我个人以为这两种方式,也正好借用来凸显了在崇拜中的圣道与圣礼的表达方式。圣道,强调的是话语的表达,是一种所谓言语性的Linguistic或语词性的Verbal表达的方式,重视的是语理、逻辑与理性的表达。 但是呈现(或彰显)manifest的方式,重视的就是一种象征symbolic。我们所用的礼仪、崇拜的方式、祷文、教会节期、年历等等,就是一种以symbolic的方式呈现福音——耶稣的故事。 传统华人教会受奋兴主义或小群运动的影响,往往都是集中在「讲道」,而忽略了包括「礼仪」以及其内在的重要象征。何谓象征? 象征与记号 象征在现代神学或哲学上的知识论占很重要的位置,首先象征不同于记号sign或signal,记号如红绿灯是约定俗成的。 Paul Tillich在他的名著Dynamic of Faith中将象征与记号作一番解说。[4] 象征与记号相同的是,他们都指向他们本身以外的另一件事。但是记号与其所指涉的事物,没有必然的关系。象征却参与其所指涉的事物中间,成为所指之事物的替代品。如国旗代表了国家,是不能任意更改的。而且象征将本来隐藏的真实reality揭露出来。如艺术品。象征又使我们更接近真实(真际reality);象征和记号不同,它不能任意产生,也不能任意改变。为什么它不能任意产生?因为它不是被发明出来的,而是经过一个冗长的过程,一连串的事实的后果,所产生出来的。因此,它们之间,有相互关连的关系co relationship,并且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t的关系。所以,作为一个渊远流长的传统的呈现或象征:礼仪、法规、教制、教义等等,都是不能说变就变的。所以不难理解圣公会背景的神学家John Macquarrie (英语世界中翻译Being and Time的译者)在他的名著Principles of Christian Theology中,将教义列在象征神学的部份。[5] 尤有甚者,德国哲学家Ernst Cassirie甚至将人与动物的区分,就在于符号Symbolic的运用。参考其英语的名著The Philosophy of Symbolic Forms以及《论人》二书中,认为人需要透过象征才能了解或认识(深入的认识)一个传统——一个大的故事。[6]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信仰的传承,关系着不只是文字的著作如经典及神学文献等,更关乎着我们信仰生活中许多流传下来的象征。最重要保存象征的所在,就是我们的崇拜及礼仪。 然而在我们的公共崇拜及礼仪中有哪些因素,是作为基督宗教的重要象征,使我们在其中可以呈现「耶稣的故事」,以及可以使我们与历代信徒有承接的关系?以下简介几项崇拜中重要的元素与规范。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10-6 03:10 , Processed in 0.0608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