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7-18】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主的死并非因环境、疾病、软弱或意外。他舍命是主动的。而他能够把命取回(指复活)更彰显了他神子权能。基督的替死是恩典,是父神所定的旨意,他的复活更是实现父神旨意的关键,他的顺服也满足了神的公义,是父子相爱的原因) 【约10:19-21犹太人为这些话,又起了纷争。内中有好些人说,他是被鬼附着,而且疯了。为什么听他呢?又有人说,这不是鬼附之人所说的话。鬼岂能叫瞎子的眼睛开了呢?】耶稣的话就象一束光照入黑暗,又象一把宝剑劈开磐石。接受与否?很多人心里很矛盾,他知道耶稣的话明明真实,真实得让人惭愧、难以接受。他知道耶稣好、信耶稣好,却仍矛盾徘徊,要知道接受耶稣之后内心就平安了。 【约10:22-24在耶路撒冷有修殿节。是冬天的时候。耶稣在殿里所罗门的廊下行走。犹太人围着他,说,你叫我们犹疑不定到几时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地告诉我们。】耶稣的名字也许在你的耳边萦绕过很多次,就象这里耶稣的行走引起人们的不安一样,你是否也会产生疑问:他真的是神吗?是基督吗?是神的儿子吗?肯问是好事,但是问了之后一定要注意听答案。明天接着看耶稣怎么回答吧。 【约10:25-27耶稣回答说,我已经告诉你们,你们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为我作见证。只是你们不信,因为你们不是我的羊。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耶稣的回答很有技巧,如果他直接回答是,众人现在就要定他的罪了。他来是要为呼召那些能听他的声音的人,因为神爱世人,但是世人不一定会接受神的爱,所以那些接受耶稣,听他声音的人才可以进天国。 【约10:28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跟随耶稣有什么好处呢?关注现实的人会这样问,现实也不是坏事,因为神能给人的一定不是人能给人的。他给的必定是人所未闻未见的,他给的任何人都不能夺去,他给人是出于他的恩典和慈爱,他赐的福并不加上其他条件,也不是人靠着自己的任何行为得到的。人要做的,只是相信他,简单的相信。 【约10:29-30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我与父原为一。】天父上帝将耶稣设立为众基督徒的牧人,又把所有信耶稣的人归在耶稣的名下,这样就让我们借着耶稣可以被称为义人。神的能力胜过一切,任何力量都无法把属耶稣的人从耶稣手里夺走,这也给我们更大的安全感。后面这句也证明了耶稣和父神是同为一体,与圣灵构成三位一体的关系。 【约10:31-33犹太人又拿起石头来要打他。耶稣对他们说,我从父显出许多善事给你们看,你们是为哪一件拿石头打我呢?犹太人回答说,我们不是为善事拿石头打你,是为你说僭妄的话。又为你是个人,反将自己当作神。】犹太民族是一个尊重神的民族,他们的观点里神就是神,人不论多大的功德都不可能变成神。但耶稣成为肉身来到世界是从神变成人的样式,他们未曾见过,所以也难以接受。 【约10:34-36耶稣说,你们的律法上岂不是写着,我曾说你们是神吗?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若那些承受神道的人尚且称为神,父所分别为圣又差到世间来的,他自称是神的儿子,你们还向他说,你说僭妄的话吗?】《诗篇》82:6称呼那些代表神施行审判的犹太官长为神。主耶稣的意思是说,如果那些法官尚且称为神,那么神亲自分别为圣差遣来世者,岂不是更有资格采用“神儿子”的称呼吗? 【约10:37-38我若不行我父的事,你们就不必信我。我若行了,你们纵然不信我,也当信这些事。叫你们又知道,又明白,父在我里面,我也在父里面。】耶稣的辩白很有逻辑性,也直指犹太官长们做事的矛盾。耶稣所行的原本就可以成为证明他是神最好的证据,他所做的也不是为了要荣耀自己的名,耶稣通过一系列的辩白表明无论是从他自身的无罪还是他的作为都可以看出他神的身份。 【约10:39-42他们又要拿他。他却逃出他们的手走了。耶稣又往约但河外去,到了约翰起初施洗的地方,就住在那里。有许多人来到他那里。他们说约翰一件神迹没有行过。但约翰指着这人所说的一切话都是真的。在那里信耶稣的人就多了。】约翰在那里播撒了很多福音的种子,这些相信主耶稣的人,乃是先相信施洗约翰的话;人若有心追求属天的事,至终将导致归向主。 【约11:1-2有一个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马利亚和她姐姐马大的村庄。这马利亚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头发擦他脚的。患病的拉撒路是她的兄弟。】这姐弟三人的故事在圣经中多次出现,也被广为传诵。这里将要讲述弟弟去世四天后复活的神迹。马利亚这个名字在犹太国用得很多,耶稣的母亲也叫玛利亚。她用香膏抹主的事记载在12章。路加福音10章记载了马大忙碌的故事。 【约11:3她姊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阿,你所爱的人病了。】每一个基督徒都是主所爱的人,你跟神的关系有这么亲近吗?你祷告的时候会说,主啊,我是你所爱的人,你也是我所爱的吗?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借着祷告将事情告诉、交托给神,而不应当自己急着替主出主意。你应当相信,你也是主所爱的人,你的祷告主必垂听。也记得为你身边、你所爱的人祷告。 【约11:4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耶稣能看到事件的未来,死并不是拉撒路生病的结局。信徒的患难不是毫无意义,它常是神化装的祝福,借着患难增长我们的信心,透过患难彰显神的作为,使神得着荣耀。死在人看来是一条绝路;然而就是从这条绝路上,才能真正显出神的荣耀来。所以信徒碰到死路一条的情况时,切记:这正是荣耀神的绝佳境遇。 【约11:5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这一家可以说是经历了非常大的困难,甚至是有家庭成员面临生命的危险。你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吗?但是圣经很神奇的记录了这句话,耶稣爱他们。虽然信徒的生活中可能会面临困难、苦难、艰难,但是耶稣对我们的爱一刻也没有收回,他的手臂也没有缩短。我们如果能够在苦难中仍然持守信心仰望神,必将看见神彰显他的能力和荣耀。 【约11:6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然后对门徒说,我们再往犹太去吧。】为什么知道拉撒路快死了,还耽延两天呢?耶稣乃是要等到适当的时机才去;因为早去了,对他所作之事的效果,就会打折扣。神做事有他的时间和安排,所以我们有事固然应该祷告,但不要期待主会照我们所祈求的立即成就。若祷告暂时没有得到回答,请学习等待。时候到了,主所赐的将超过我们所求所想。 【约11:7-8然后对门徒说,我们再往犹太去吧。门徒说,拉比,犹太人近来要拿石头打你,你还往那里去吗?】主耶稣明知再往犹太去有危险,却因着他所爱的人,仍是要去;我们为所爱的主作工,也有可能面临危险,不可因为有危险而不肯去作。主作事从不以自己的安危为念,却处处关心神的荣耀和人的信心。但愿我们也可以顶住压力和危险为主做当做的事,说当说的话,一切为要荣神益人。 【约11:9-10耶稣回答说,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吗?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每一个信徒都有他的白日,我们总会有足够的时间去作必须作的事,却不可浪费时间。主这话告诉我们:信徒若与他这世上的光同行,就不会遭害;一离开了主,不行在他的光中,就有跌倒的可能。所以我们要爱慕主的话、常与主交通、跟从主而行。 【约11:11耶稣说了这话,随后对他们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耶稣称拉撒路为他的朋友,我们信主的人都是主的朋友。耶稣说拉撒路是睡了,在圣经里也有多次提到圣徒睡了之后有复活。基督徒和普通人一样都会经历肉身的死亡,但灵魂是不死的,所以基督徒的死亡在灵来说是睡了。拉撒路这一次的复活是肉身的复活,不久还是会死亡,但灵魂的苏醒就不会再经历死亡了。 【约11:12-14门徒说,主阿,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他们却以为是说照常睡了。耶稣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事情已过去两天,门徒以为耶稣预先知道拉撒路是睡了,那么他的病想必也已康复,他们就不用冒险去犹大了。耶稣照顾众门徒的领悟力,于是加以解释。耶稣也同样会照顾到你的疑问。你有什么疑问、困惑、苦恼也可以祷告问他。他也必回复。 【约11:15我没有在那里就欢喜,这是为你们的缘故,好叫你们相信。如今我们可以往他那里去吧。】看这节经文的现代中文译文意思更清楚:为了你们的缘故,我很高兴我不在那里,好叫你们可以相信我。现在我们可以去了。主耶稣没有及时赶去医治拉撒路的病,是为显明他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使他的门徒们相信他是神的儿子。其实,他的门徒早就相信了,但他们的信心还不够坚固,仍须被加强。 【约11:16多马,又称为低土马,就对那同作门徒的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这话是指陪伴主耶稣进到危机四伏的犹太境域。这样说有种大义凛然的味道,明知有生命危险,但因与主同去,便仍旧要去。还好我们现在传福音的环境不太坏,但是也可能会遇到诋毁、冲突。马太福音记载耶稣说: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我们要敢于面对危险并智慧的解决。 【约11:17耶稣到了,就知道拉撒路在坟墓里,已经四天了。】从这句话可以推定两件事:(1)伯大尼距离主耶稣当时所在的地方至少有一天的路程,这样,报信的人在路上花了一天的时间,主聆讯后仍旧停留了两天,再加上主动身来到伯大尼也用了一天,所以总共“四天”;(2)拉撒路大概是在报信的人离开伯大尼后不久就死去了。耶稣当时得到的消息是拉撒路病了,但他知道拉撒路已经死了。 【约11:18-19伯大尼离耶路撒冷不远,约有六里路。有好些犹太人来看马大和马利亚,要为他们的兄弟安慰他们。】背景:古时犹太人的习俗,丧家在安葬死人之后,哀丧期有的长达三十天之久,通常邻舍与亲友会来探望并慰问丧家。起初的三天最为哀痛,除家人以外,还雇有妇女帮同哀哭。三天之后,哀悼的气氛逐渐减少。犹太人在此指住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 【约11:20-21马大听见耶稣来了,就出去迎接他;马利亚却仍然坐在家里。马大对耶稣说:主阿,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马大似乎相信主若是在场的话,就能够医治她的兄弟,叫他免死;但这话也暗示了她的两个想法:(1)主必须在场,才能医治;(2)人既死了,主就无能为力了。其实,这两个想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对主的信心,多少总是受我们观念的限制; 我们常只相信他能作我们认为可能的事,而不敢相信他会作我们所认为不可能的事。然而,圣经告诉我们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信徒即使是处在完全不可能的情况中,也应当敢于相信神。信徒在悲伤时,也常会像马大般的说胡涂话,譬如:如果某种药物早被发现,我们所爱的人就不至于死了。但我们应当相信,凡事发生在我们身上,都有神的美意。 【约11:22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神求什么,神也必赐给你。】这里马大所用的“求”字,通常是用来形容受造者向创造的主“求告”;由此可见,马大此时只以为耶稣是神所差遣一位伟大先知或神人而已。人们都有一个纯朴的宗教情结就是认为和神亲近的人的祷告神会更加垂听,事实上是因为他们的祷告更贴近神的心意。我们任何人为任何事都可以向神祈求,但神会按照他的心意来成就。 【约11:23-26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犹太人都相信基督再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复活,而耶稣是指马大的弟弟拉撒路立刻就可以复活。永远不死不是指肉身不死,乃是指灵魂必不死,长远活着。耶稣是生命的主,信的人必有永生。 【约11:27马大说,主阿,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这一个信心的宣告,正是每一个信徒所该有的。那要临到世界的指犹太人所期待的、神所要差来的拯救者,即弥赛亚。马大的信心是属于原则性的;她没有现实的、生活的、得胜的信心。基督徒信主的过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和马大一样凭情感相信之后再有经历;一种是经历了神迹之后才宣告相信。你会是哪一种呢? 【约11:28-29马大说了这话,就回去暗暗地叫她妹子,马利亚说,夫子来了,叫你。马利亚听见了就急忙起来,到耶稣那里去。】当教会有需要时你会急忙起来去忙教会事工吗?当有人告诉你有关耶稣的信息时,你会抽空听一下吗?马利亚有一个优点就是始终把耶稣和他的话摆在第一位,我们信徒也应该向她学习。神是生活中的中心,圣经是信仰的核心,所以好的基督徒应该是常常读经、祷告的。 【约11:30-31那时,耶稣还没有进村子,仍在马大迎接他的地方。那些同马利亚在家里安慰她的犹太人,见她急忙起来出去,就跟着她,以为她要往坟墓那里去哭。】马大去村口迎接耶稣,她的心情应该是复杂的,有一点埋怨,想求耶稣帮助,却又不知道耶稣能否帮助自己……这里说的犹太人是丧礼时请来哭的职业哭手,他们看到丧家有行动,职业敏感告诉她们应该跟去哭泣。她们也将看到神迹。 【约11:32马利亚到了耶稣那里,看见他,就俯伏在他脚前,说,主阿,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之前马大也说过一样的话,我们常听讲道都是听到夸奖马利亚是如何在主脚前倾听主教导,马大却忙里忙外又发怨言。这里给我们展现了姐妹俩的相同之处。其实我们应该知道,无论是怎样的信心伟人都有他软弱的时候,榜样也会有错误的时候。圣经告诉我们,人始终是人,只有神是无误的。 【约11:33-34耶稣看见她哭,并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便说,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他们回答说,请主来看。】关于耶稣悲叹及忧愁的原因,解经学者有这样的分析:1)他对人间的疾苦,感同身受,故在此与人们表同情,也体现了耶稣的行动与教导一致,他曾教导人要与哀哭的人同哭;2)他对那些“职业哭手”的伪造哀恸和犹太人假惺惺的安慰大大地反感。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7-4 07:29 , Processed in 0.0570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