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 陈钧陶著
-----------------------------------
永在的父(以赛亚书九章6节)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6节)。
有一位传道人到访与我攀谈,题起教会中有一位多年慕道而未加入教会的弟兄,某天来探望他,对他说:「这节经文很矛盾,难以接受,因为以赛亚先知既然在他所写的预言中称基督为『婴』、为『子』,何以又称祂为『永在的父』?父与子岂能同为一人呢?」后来这位弟兄离开了教会。我听了十分难过。因此,对那位传道人根据原文解释给他听,他才恍然大悟,然后再设法向那离开教会的慕道者解释,希望他重返教会。
这节经文是预言基督的身份与任务。以赛亚用了七个名称:
婴孩:耶稣是由童女马利亚所生(赛七14),所以和我们一样,出生后便过婴孩生活,这是指耶稣的人性而言。
子:耶稣是神的独生子,这是指祂的神性而言。
奇妙:祂一生行神蹟奇事,故此堪称为奇妙。
策士:是指祂所讲的道能解答人的今生与来生的许多问题。
全能的神:基督是「三位一元」神的一位,祂也是全能者,与圣父、圣灵相同。
永在的父:祂是永在者。
和平的君:指祂将来在世上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时,是一位和平的君王,因祂将以公平和公义立国及治国。
早期圣经翻释「永在的父」,只译出原文其中一些意义。英文圣经译为 THE EVERLASTING FATHER,也不正确。
希伯来文「永在的父」的「父」字,原文是AB。圣经中不少旧约人名都有AB字,有时译「神」或译「亚伯」(伯音与下一音相连),如押沙ABSALOM, 押尼耳ABNER,亚伯兰ABRAM,亚伯拉罕ABRAHAM。「AB」( א ב )字原文最少有下列意义:
父。(发音似中文的亚爸)(创二24父母之名字,申卅二6)。
祖师。首创之人(创四21)。
祖。祖宗(创廿八13)。
法老的父。代理人(创四十五8)。
支派的「首领」(书廿二14)。
族长(书十四1)。
父。对长者的尊敬(民众尊称祭司,士十七10;子民称王,即如大卫尊称扫罗,撒上廿四11;以利沙称呼先知以利亚,王下二12;乃缦的僕人尊称乃缦,王下五13)。
父。监护人(伯廿九16;赛廿二21)。
既然AB字有多种意义,如果把上述的意义都译出来,那一个比较适合,又不会矛盾,乃是彼此作最佳的配合呢!(1)永在的父。(2)永在的首领(或译为永在之首)。(3)永在的族长。(4)永在的始祖。(5)永在的祖师、永在的创始者。(6)永在的监护者。(7)永在的长者、永在的将军、永在的祭司、永在的先知、永在的王等。
综观以上七个译名,不会与「婴孩」和「子」有抵触的,时实上「永在之首」(永在的元首)最佳。保罗对歌罗西信徒曾发挥这一点思想,祂「是首生的」。「祂也是教会全体之首」。「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西一15、18节)。保罗既然称基督为「首」,创造万物之首,教会的元首,则「永在的父」一名应改为「永在之首」或多译一个字为「永在的元首」,比较符合原文。以赛亚书在此预言基督的七个名衔,可以重译为:「祂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之首、和平的君」。
-----------------------------------
摘自《天人灵修》苏佐扬牧师短讲集
-----------------------------------

“这些事都归到我身上了。”(创四十二36)
我们不要以为:自从在毗努伊勒与神面对面之后,雅各就不再需要神的管教了。他需要,而且也得着了。自从毗努伊勒之后,雅各的家迭遭变故。先是西缅利未对示剑的报复引为使他的家族蒙了臭名。继是利百加的奶母底波拉死了。接着是他最挚爱的妻子拉结因产难也死了。又是他的长子流便大大伤了老父的心。然后约瑟也失踪了。雅各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的爱儿已死,并且预期自己也将伤心至死,“悲悲惨惨地下阴间去了。”如今连他身边的幼子,他最后的一个宝贝便雅悯,也要被带走了。似乎每一样事情都与他过不去。
事实上,雅各不久就要迈进他一生中最荣耀的时期。他的晚年,不是衰微黯淡;相反的,足以和彼得、保罗、约翰相匹,越来越绚烂光辉。就某种角度来看,亚伯拉罕与以撒的晚景是相当凄凉的,而雅各的晚年却是祥和、蒙福、丰收的。
--------------------------------
转载自《喜乐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