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时候说谎话是错的,什么时候可以隐藏一点点事实?我承认自己不是全部都讲真话,但是通常只是在无关大碍的情况下才会说谎。 答:谎言可能在我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上帝眼中甚至一个毫无伤害的谎言也是事关重大的。旧约所记载的十诫之一是,“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出20:16)。新约中说,“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弗4:25)。
这是为什么呢?我先来问你另一个问题:你是否曾想过为何要说谎,即便是无关痛痒的事情?原因之一可能是希望自己能在他人眼中有一个好形象,比如说让自己看起来更重要,或者是让别人喜欢你。还有你可能之前因为在某件事情上失败了,因此不想再使自己陷入这样的困难之中。
但无论是何原因,你是否曾想过,一旦别人发现你对他人说谎的话,会是何种结果?答案显而易见。他们不会认为你很好,而会鄙视你,意识到你是不可信的。你不会赢得他们的爱和尊敬,只会得到他们的批评。圣经说,“实行仁慈的,令人爱慕,穷人强如说谎言的”(箴19:22)。
今天就开始新的生活,将你的生命交给基督,求祂进入你的心。求祂鉴察你的舌头,帮助你讲真话。
--------------------------
转载自《葛培理布道团》
--------------------------


别骗自己
作者:查思博牧师
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
假如你违背自我价值观,你就会受到众人的排斥;假如你言行不一致,就连你自己也会看眨自己,更何况与人相处。人人都会受诱惑,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处理试探,它就会像压路机那样在你身上碾过。譬如说∶虽然瞒税这种罪行较易令人接受,但你犯了之後又会有甚麽感觉?如果你因省了钱而失去正直,你究竟有甚麽益处呢?金钱对你来说真的那麽重要吗?
看看约瑟的经历吧!他不止一次,而是一连好几个月被波提乏的妻子引诱,她不但貌美如花,而且很开放,但是约瑟不随从肉体的意思而行,而是求告神。他不是盘算能否胜过试探,而是思想犯罪对他造成的影响。你明天入住的就是你今天所盖的房子,而每当你拒绝试探、遵行神的话,就等於在那道属灵素质的墙上多添一块砖。
今天就求神让你遇上那些能领你靠近他的人;毕竟,你只有一次机会夺取生命的冠冕,别错失!
刎颈之交黃瑞西牧師
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 (箴17:17)
战国时代,赵惠王因为蔺相如立有大功,派他做了上卿,地位在旧臣廉颇大将之上。廉颇因此非常嫉恨,说要当面侮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这情况后,每当上朝时就假装有病,不愿意和廉颇争先后位次。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让廉颇的车先过去。蔺相如的随从认为他害怕廉颇,非常气愤。蔺相如解释道:「现在强横的秦国所以不敢侵犯赵国,乃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颇将军二人的缘故。如果我和他闹起来,仿佛两头老虎相斗,必有一伤。那时,秦国就会趁机侵犯赵国。我所以对廉将军避让,乃是为了国家的安全,而不计较私人的怨恨。」随从们为这些话感动了,从此遇到廉颇的随从,也处处忍让。但廉颇却更加骄傲。赵国有个名士叫虞卿的知道了这回事,便征得了赵王的同意去见廉颇而晓以大义,廉颇听了十分惭愧,便脱去上衣,背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蔺相如家跪着请罪,并沉痛地悔悟前非。蔺相如见他这样,便亲自给他拿去荆杖,请他坐下,谈得十分畅快,从此成了割头也不变心的好朋友。后来的人就引「刎颈之交」这句话,说明朋友之间的深厚而巩固的友谊。
【灵训】
百基拉和亚居拉是保罗的同工,也是保罗生死之交,根据罗马书16:3–4「他们在基督里与我同工,也为我的命,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这种甘心为朋友牺牲的友情,千古下犹令人赞叹不已。
在今天讲求功利的社会,交友讲势利。可以彼此利用时,大家称兄道地;没有利用价值时,便利尽交绝,甚至卖友求荣。难怪我们感叹「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人如此,连基督徒和教会同工也如此,怎不令人心伤?
主耶稣「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15:13),基督留下榜样,百基拉和亚居拉留下榜样,足供我们今天学习。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岂独主背十架
黃瑞西牧師
Must Jesus Bear the Cross Alone
Thomas Shepherd, 1665-1739
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
来跟从我。(太16:24)
难道耶稣要独自背十字架吗?又有谁愿意作古利奈人西门呢?
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十字架,就是神要放在我们肩膀上要我们背的(太
这首「岂独主背十架」一般公认为乃几世纪以来由多人提供著作的。设为了第17人世纪再由来自国家英国的反国教的传道人:托马斯·谢泼德将之编入于1693年其出版之悔罪呼喊内。
作曲者乔治·纳尔逊·艾伦系欧柏林大学的音乐教授,1844年将该诗配曲并收集于所著的奥伯林社会和安息日学校赞美诗图书圣诗本中。
1。岂能让主独背十架,世人竟得安详吗?
信徒都当背负十架,当以主为榜样。
2。我愿献身背我十架,一生总不舍下,
忠心到底直到天家,主必亲自接纳。
3。荣耀宝架荣耀冠冕!荣耀的复活日!
天使前来接我升天,在彼永享安息。
*那拒绝接受十字架的人得着什么益处呢?他们乃是增加了十字架的重量。──亚丰索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你孤单吗?
大光宣教福音中心出版部
你感觉在人际关系上受排斥吗?
置身人丛中,你仍感孤单、寂寞吗?
让耶稣成为你最好的朋友,祂能瞭解你心中的孤单,并要填补你所有的空虚。
有一次,耶稣离开犹太,往加利利去,必须经过撒玛利亚。到了撒玛利亚的一座城,在那裡有一口雅各井,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时约是正午。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那妇人回答:「你既是犹太人,怎麽向我一位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因种族问题一向不相来往。)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给了你活水。凡喝这井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裡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麽远打水。」耶稣说:「你去叫你的丈夫也到这裡来。」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她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裡去,对众人说,你们来看,有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说出来了……。
在第一世纪的中东地区,妇女们总是在早晨或傍晚时分打水,以避开白天的烈日,并藉此机会交谊。但这位撒玛利亚妇女为什麽必须顶著正午的骄阳,孤单一人到城外打水?原来她因道德上的瑕疵,被人排斥、被人看不起。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她找了一个丈夫,却被丈夫遗弃,再找一个丈夫,又被丈夫遗弃……,她渴望爱情能填补空虚,最亲近的人能除去她的孤单,换来的却是无止尽的失望,心中依然乾渴,人们依然拒绝她。
然而,耶稣跨越种族的隔离,突破人际关系的禁忌,向这位妇人走来。因祂降生世上的目的就是要除去人与人之间一切的隔阂,解决人心中孤单、寂寞的问题。
在你的生活裡是否也遭遇人际关系上的孤立?你需要别人友谊的手,需要别人分享你的喜怒哀乐,你掏出赤诚的心,得到的却是一再被排斥、一再被拒绝。你曾否因为学历、职业或出身而被人看不起,好像犹太人对撒玛利亚妇人一样?赶无数场MTV,打多少次小钢珠,找多少个男朋友、女朋友,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若你没有得到真正的活水,你仍会感到心中乾渴。
耶稣是创造生命的主,祂更乐意将生命活水白白赐给口渴的人。祂道成肉身来到世上,曾遭受同乡人的排斥、同族的人的厌弃,最亲近的门徒不瞭解祂,在十字架上时,连天父都要暂时离弃祂……,祂深刻体验过人间的孤单,因此祂能瞭解你心中的感受。无论你的性别、省籍、国籍、阶级,祂都愿向你走来,一如祂走向那位撒玛利亚妇人,伸出友谊的手,给她活水,使她与神、与人都和好了!
亲爱的朋友,别再一人忍受孤单,让耶稣成为你最忠心的朋友。你可以这样祷告:「亲爱的耶稣基督,我相信你是上帝的儿子,是创造天地的主,求你进入我心中,作我生命的主,成为我最好的朋友。奉耶稣的名,阿们。」(阿们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生命探索》
----------------------------
凡看见我的都嗤笑我,他们撇嘴摇头……(诗22:7) 嘲笑也是使我们的主悲痛的一大原因。犹大在园中侮慢他;大祭司和文士嗤笑他;希律轻视他;仆人和兵丁捉弄他,残忍地凌辱他;彼拉多和他的同僚以君王的尊称来讽刺他;在十字架上各样骇人听闻的笑柄和丑恶的辱骂都集中投向他。讥诮是很难忍受的,当我们在极端苦痛时,笑骂实在太残忍、太惨酷了,简直能刺透人心。救主钉在十字架上所受的痛楚是超乎人类所能想象、所能猜测的,再看那些包括各阶层的乌合之众,都撇嘴摇头,极其轻蔑那位正在受苦的无辜者!那位被钉者一定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而是他们所看不见的,不然他们是不会这样一致轻视他的。邪恶似乎大得胜利,但至终他们不过是嘲笑那在十字架上得胜为王的善良之主罢了!“被轻视,被人厌弃”的主耶稣啊!你怎能为恶待你的人而死呢?这就是奇妙的爱,神圣的爱,也是不能测量的至爱。我们在未重生时也曾轻视过你,就是当我们得了新生命之后,我们还是把世界放在我们心中的高位上,但你流血为的是使我们得医治,你钉死为的是使我们得生命。我们怎样才能把你放在人心的最高的宝座上呢!我们要在陆地上海洋中大声赞美你,直到使那厌弃你的人一同来崇拜你。
至善之主啊!你所造的恶待你,你得不到他们的爱戴,因为他们不了解你;
忘恩负义、追求邪恶的虚妄的人们并不看你的慈面,多么使我忧心如焚!
-----------------------------
-----------------------------


亲爱的
灵修单元:亲爱的
标题:4月14日经节:“我曾寻求耶和华,他就应允我,救我脱离了一切恐惧。凡仰望他的,便有荣光;他们的脸,必不蒙羞。”(诗篇三十四4-5)
亲爱的弟兄姊妹:
除了安逸和罪,还有什么拦阻我们过得胜生活,活出基督的丰盛荣美呢?
是恐惧!
圣经甚至提到,恐惧的人不能进天国!为什么呢?
恐惧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验吗?
当然,我们生命中都会有些东西使我们害怕、恐惧;恐惧若被正面、适当地处理,却可以成为一股叫我们警醒得勉励的力量。
比如说,对罪以及带来诱惑的人事物心存惧怕、戒备而远离之;对危险的动作行为与地方存有恐惧和提防意识,因而谨慎小心;更重要是,对神心存敬畏。
对神心存敬畏,并非是对神敬而远之;反之,是信靠亲近神,讨神的喜悦,而不去讨人的喜悦。 耶稣说:那杀身体的,你不要惧怕。却是要惧怕那能杀你灵魂的。
接?耶稣又说:凡要相信,不要惧怕。原来,相信耶稣,靠近耶稣,与主同行,我们在世上便可除去惧怕。
诗人说:“耶和华的眼目看顾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爱的人,要救他们的命脱离死亡,并使他们在饥荒中存活。”(诗三十三18-19)
你倚靠耶和华,又何用害怕人能将你怎么样呢?当我们要从安舒地带走出来,往更高之处前进,除了是眷恋旧我旧事物的心态叫我们犹疑不决,更大的难处往往是恐惧-----对未知之地、未知之事的恐惧。
胜过恐惧的惟一方法,就是耶稣说的:信!
亚伯拉罕被称信心之父,因为他听了神的命令,便立即凭信心往未知之地进发。
对未知之事与景况恐惧是人之常情。圣经上许多属灵领袖强者都曾经恐惧,耶利米被召,神说:不要惧怕,我与你同在。摩西被召,神说:不要惧怕,我与你同在。约书亚被召,神也说:不要惧怕,我与你同在。
在(以赛亚书)四十四章8节,神透过先知说:“你们不要恐惧,也不要害怕,我岂不是从上古就说明指示你们吗?并且你们是我的见证。”
今日,神也同样对我们说:“不要惧怕,我与你们同在。”
思想:我们的心必靠他欢喜,因为我们向来倚靠他的圣名。 (诗三十三21)
撒母耳记下 《撒母耳记下》记载神权政体下理想君王大卫的事蹟,以色列国得以兴盛,神的应许得以实现。其中也记录了大卫的软弱和犯罪,在神的恩典下,大卫治国之道成为日后列王的标准。
大纲:
大卫作王一至十章
大卫犯罪与悔改十一至十二章
押沙龙的事蹟十三至十八章
大卫重登王位与临终之言 十九至廿四章
撒母耳记下四至六章
重点:伊施波设被杀;大卫作全以色列的王;大卫攻陷耶布斯(耶路撒冷);大卫打败非利士人;大卫迎运约柜;米甲藐视大卫。
钥节:耶和华今日为我主我王在扫罗和他后裔的身上报了仇。(四8)
押尼珥是扫罗家的柱石,他的死讯令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和以色列众人惊惶。伊施波设的两个军长巴拿和利甲,也趁机刺杀君主,向大卫邀功,说是奉神的谕旨行事。
甚麽是神的旨意?大卫受膏作王,就是神的旨意;那麽,在巴拿和利甲来说,他们刺杀伊施波设,岂不帮助神的旨意得达成麽?
就扫罗家与大卫家整件事看来,他们是除掉扫罗家,使大卫作王;然而大卫看出这不是达成神旨意的方法,弑君并非神的旨意,是他们假借神旨行自己的恶谋。
对大卫言,他不断在神的旨意和应许上受试探。因他敬畏神,不但知道神的旨意,也深知神的旨意是神自己去达成,人不能插手(亚伯拉罕在此事上跌倒了);故他一再拒绝下手害扫罗王;凡以弑君来领功的,他都视为恶行而严惩。
教会的事奉,福音的广传,当然是神的旨意;然而达成神这旨意,并非不计较手段和方法。凡不以神心意的方法达成神目的的,都不为神认同;想得赏赐,反遭惩罚(参太七21-23)。
默想: 我们留意神的旨意,有否留意达成神旨意的方法?我们是否在凭己意行神的旨意?
--------------------------
转载自《读经日引》
--------------------------
活水 主信徒在今世受苦难;如同妇人的生产,在痛苦中却有极大的喜乐和盼望,不久的时候痛苦过去了,所剩下的只有喜乐。
耶稣也是这样对门徒说过:「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痛苦、哀号,世人倒要喜乐,你们将要忧愁,然而你们的忧愁,要变为喜乐。妇人生产的时候,就忧愁,因为她的时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记念那苦楚,因为欢喜世上生了一个人。你们现在也是忧愁;但我要再见你们,你们的心就喜乐了,这喜乐,也没有人能夺去。」(约十六20至22)
妇人为要得著孩子,她情愿忍受生产的痛苦,她生了一个,她不惧怕,她还要得第二个,她得了第二个还要得第三个,她得了第三个还要得第四个,有一妇人已经生了九个孩子她还想要第十个,成为完全的数目。十次的痛苦她愿意忍受,因为她在十次的痛苦中就能得著十个孩子。
为什么保罗受了许多苦难,又饥、又渴、又赤身、又挨打、又没有一定的住处,自己还不惧怕,忍受了还要忍受,因为他知道他所受的苦是有价值的;他知道将来有荣耀和冠冕等候他;他知道他将来要与基督一同作王;他知道他是为谁受苦,所以他对所受的一切苦难毫不介意,因为喜乐和盼望已经消灭了苦难的权势;我们的信心若是构到主那里,我们的信心若是构到永世里,这至暂至轻的苦楚与我们究有何害?也太不足介意了。
「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为要得著更美的复活。」(来十一35)---------------------------
转载自张家坤之<<活水>>
---------------------------
亚撒利雅的等候--没有捆绑,火中游行经文:
但三1~30
钥节:
王说:看哪,我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但三25)
参考经文
出廿4,5;申六5;诗四十六1;五十六4;但一;太廿二37,38;来十一33,34
提要
亚撒利雅(Azariah)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曾帮助(Jehovah has helped)」,当他们三人被捆起拋入火窑中时,上帝与他们同在,圣经描述:「那时尼布甲尼撒王惊奇,急忙起来,对谋士说:我捆起来扔在火裡的不是三个人麼?他们回答王说:王阿,是。王说:看哪,我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於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窑门,说:至高上帝的僕人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出来,上这裡来罢。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就从火中出来了。」(但三24~26)何等奇妙,藉著人等候的信心配合上帝的旨意,祂以大能施行拯救,见证了祂是超越一切掌管万有的上帝,惟独祂是至高至大的上帝。特别注意,那位在道成肉身之前的神子也显现、参与其中,印证信徒在火炼的试验中总有主同在的恩典,这是奇妙的神蹟,对於在等候中事奉的信徒而言意义非凡。
接著,圣经提到:「那些总督、钦差、巡抚、和王的谋士,一同聚集看这三个人,见火无力伤他们的身体、头髮也没有烧焦、衣裳也没有变色,并没有火燎的气味。尼布甲尼撒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祂差遣使者救护倚靠祂的僕人,他们不遵王命,捨去己身,在他们上帝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别神。现在我降旨,无论何方何国何族的人,谤讟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之上帝的,必被凌迟,他的房屋必成粪堆,因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那时王在巴比伦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但三27~30)他们三人為歷代信徒立下美好信心等候的好榜样,他们见证在患难中等候的恩典,见证信心的等候必看见上帝的荣耀。亲爱的,愿这真实等候的见证能帮助鼓励你,在任何境遇中,仰望等候这位全能的救主吧!祂是配得你用信心来等候祂。
默想
1.我们已一连三天读同一章圣经,你是否每天有不同的领受呢?上帝允许火窑的试炼,為的要提昇他们等候的信心,使他们更亲近上帝,更有能力,更圣洁,也在外邦的王面前荣耀见证他们的主。让我们特别注意他们对王回答中的几个关键词:(1)我们不必回答你。(2)即便如此,上帝必救我们。(3)即或不然,我们绝不事奉你的神。他们对上帝等候的信心,对信仰的坚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即便如此」的信心,是大的,他们相信上帝必要拯救;「即或不然」是更大的信心,「没有神蹟」仍然遵照、顺服、等候上帝的旨意而行(太廿六39),这是主耶穌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亲爱的,你等候的信心如何?「神蹟」固然可贵,「没有神蹟」时仍信主、靠主、爱主、等候主到底,这是上帝行在你身上极大的「神蹟」。
等候的金言
1.祷告加忍耐加信心加等候,就绝不失望。──牛顿
2.最难等候的祷告就是告诉上帝:「愿祢的旨意成就!」──Daily Walk
等候的应许
1.王说:看哪,我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但三25)
2.那些总督、钦差、巡抚、和王的谋士,一同聚集看这三个人,见火无力伤他们的身体,头髮也没有烧焦,衣裳也没有变色,并没有火燎的气味。(但三27)
3.尼布甲尼撒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祂差遣使者救护倚靠祂的僕人,他们不遵王命,捨去己身,在他们上帝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别神。(但三28)
等候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祢应许:那等候祢的,必从新得力。疲乏软弱的,祢必赐力量。我们等候祢,祢必带领我们到达旅程的终点。奉主耶穌基督圣名,阿们!
---------------------------------
载自<<读经日程>>
---------------------------------
经文:
可14:3-9
3耶稣在伯大尼长大痲疯的西门家裡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4有几个人心中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5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賙济穷人。」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6耶稣说:「由她吧!为甚么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7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8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9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甚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记念。」
默想
预苦期进入圣週,也是思想耶稣基督受难前最后几天的事蹟,这一晚,长大痲疯的西门为耶稣和一众人摆下筵席,此时,耶稣已经三次向门徒预言了他受苦受死的事,大家都显得愁眉苦脸,不过,即使感到快有大事发生了,门徒除了暗地裡争大,也就没甚么反应;只有这女人献上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浇在耶稣的头上,让耶稣基督面对十架之前,得到最高级别的厚葬,于是成为一件美事。
这件美事得到主的讚赏,因为若有人爱主,这人是神所知道的。
神的儿子愿意为人类死,但耶稣最爱的十二门徒都错失了向主感恩的机会,那些贪钱的人更是为了三十多两银子而发怨言,他们爱主的心真的远远不及这女人。我们由旧约看到新约,人若甘愿自动自觉,为神去做一件美事,真是寥寥可数,幸好还有这女人献上香膏,她也可算是代表了全人类做了一件美事。
我们记念到主耶稣为我们死,他愿意踏上最艰辛的苦路,这份恩情极大,让我们此刻向主感恩,他配得最尊贵的礼物;让我们以感谢他,讚美他,及祷告成为主所悦纳的礼物。
亲爱的主耶稣,你是宝贵的主,你的牺牲大爱激励我,我愿意以爱回应你;我向你献上感恩,有如香膏的香气,我以祷告亲近你;我主我神啊,我感谢你,我爱你,主耶稣啊,我们思想十架苦路时,也记念世上许多活在苦难中的人,求主同在,求主施恩怜悯;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