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98|回复: 2

[【每日灵修生活】] 每日灵修生活2013年10月02日 我蒙神喜悦吗?

  [复制链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3-10-2 06: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罗马书12: 1-3 "也就为你们不住地祷告祈求, ...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 西1: 9-10 我们与生俱来便爱讨人的喜欢。当你走进一个里面有很多五岁大的小孩的房间时, 总会遇到至少一个小孩一面跳跃或翻筋斗, 一面说: "看, 我可以做到这个啊! "又或者有另......
---------------------------------------------------------------------------

我蒙神喜悦吗?
罗马书12: 1-3
      "也就为你们不住地祷告祈求, ...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 西1: 9-10
  我们与生俱来便爱讨人的喜欢。当你走进一个里面有很多五岁大的小孩的房间时, 总会遇到至少一个小孩一面跳跃或翻筋斗, 一面说: "看, 我可以做到这个啊! "又或者有另一个小孩送上一幅图画, 说道: "看, 这是我画的呀! "而我们这些成人呢? 我们尝试讨上司的欢心, 我们喜欢讨配偶的欢心。原来我们被造时便已经有渴望讨别人欢心的本性了。
  人起初被造时本来是美善的(创世记1-2章), 但我们竟然堕入罪中(创世记3章)。接着圣经更记载了一个沉痛的消息, 就是神"心中忧伤", 因为祂看见我们变得罪大恶极, 我们的思想、言语、和行为是那么邪恶, 以致祂后悔创造了人(创世记6: 5-6)。
  直至耶稣来到世上, 神终于可以说: "(祂是)我所喜悦的"(马太福音3: 17)。这位神的儿子耶稣, 祂曾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人, 并且祂完全地讨得神的喜悦!
  耶稣喜欢讨祂天上的父的喜悦, 祂说: "那差我来的, 是与我同在; 祂没有撇下我独自在这里, 因为我常做祂所喜悦的事"(约翰福音8: 29)。
  耶稣曾怎样讨祂天上的父的喜悦呢? 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
  在哥林多后书5: 9, 保罗这样说: "我们立了志向, 要得耶稣的喜悦。"在每天结束时, 如果我们都听到耶稣对我们说: "你是我所喜悦的! "我们将会多么心满意足啊! 不如现在就想想: 今天有什么是我可以行, 以致我能讨祂的喜悦呢?
祷告
  耶稣啊, 但愿我们每天的言语行为, 都能讨祢的喜悦, 就像祢当日在世上的言语行为, 讨祢父的喜悦一样。奉耶稣的名求, 阿们。

今天经文: 罗马书12: 1-3
1 所以, 弟兄们, 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 将身体献上, 当作活祭, 是圣洁的, 是神所喜悦的; 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2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 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 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3 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 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 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 看得合乎中道。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如何拔出孤独空虚痛苦心灵的毒根?
    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就把情绪上的依附感放在人的里面,因此,每个人都渴望爱和被爱,渴望与人相连,建立亲密的关系。但是当人堕落后,人与神的关系破裂,以致于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孤立起来。所以,渐渐的,孤独、空虚在人的心灵里面像毒瘤一样种下来。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很容易感到孤独和空虚,不知道自己到底缺少什么,在《改变带来医治》这本书中,作者详细解释了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失去了相连的关系。
    相连是在情绪上对人产生依附感的能力。是在最深的层面和别人产生关系的能力。当两个人有相连时,他们会分享他们最深的思维、梦想、感觉,而并不怕被对方拒绝。
    相连是生命中最基本的理念之一。这是人类基本的需要。上帝创造我们,并赋予我们一个饥渴——要与他自己及别人建立关系,我们的内心深处是一个看重关系的人。
    没有和人建立起相连的关系,人的灵魂就会陷入心理和情绪的问题中。不和人有相连的关系,心灵无法欣欣向荣。上帝是一位有关系的上帝,他创造的宇宙也是有关系的。每个事物的存在都跟别的事物有关系,每一个活着的东西都和别的一些东西相连。
  “关系”或“相连”,是上帝性格的基础,既然我们是照上帝的形象被造,“关系”则是我们基本的需要,是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基础。没有关系,没有与上帝和人相连,我们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我们不能成为真正的人。
    如果我们的生命之树要成长并茂盛,我们必须根植于爱中。我们需要上帝的爱和人的爱作为长大结果的“养分”。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可以供应一切生长所需,不需要别人。以为在情绪及灵性的孤苦中,我们仍然可以成长。这个与宇宙的基本性质相背的想法,会造成严重的问题。
    起初,亚当夏娃被造时,是和上帝及彼此互相有关系的。他们所有的需要都满足了,他们存在于一个完美的关系中。然而亚当夏娃违背上帝犯罪时,他们就落入与上帝隔绝的境况。他们二人也分开了,不再有所需要的基本人际关系,这使得他们被推入一个孤立的情况中——孤立于上帝,孤立于彼此,成为在痛苦中生活的人。
    从这时候开始,疏离就成为我们最主要的问题,本来有完全的爱,现在则是孤立和恨取而代之。破裂的关系成为我们最主要的问题。
    孤立有许多不同的面具,表面问题的背后常常是缺乏关系所带来的真正问题。陷入孤立中的人会有沮丧,悲伤、害怕亲密、不真实感,觉得生命没有意义,还有一些扭曲的思想,并且会觉得空虚。人若与上帝与人没有相连,就会感到非常空虚。
    空虚是人类最痛苦的一种情绪。空虚的人不能感觉自己对爱的需要,也不能感觉别人对他的爱。只有当他们感觉爱的需要并回应时,他们内心的爱才会开始成长。
如何拔出孤独空虚痛苦心灵的毒根?那就是需要耶稣基督的救赎,使我们与神和人的关系得以恢复和好。这点从《圣经》中的救赎可以看出。《圣经》称之为“和好”。“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既然借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借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你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他为敌。但如今他借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西1:19-22)
     福音是关系的重建,这就是相连所包含的意思,相连使我们与上帝、与人、与自己连结。当人与上帝及他人有了相连的关系时,孤立、空虚、痛苦的毒瘤就会连根拔起,从此充满平安和喜乐。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题:10月2日
经节: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 . (箴言十七:22 )

    喜
乐的人生,绝不是仰赖外在环境,乃是靠内心的世界。
每天清晨恭读圣经,把心门向着主的应许敞开,并向主迫切祷告,每日所接触到的人,就善待其中的一、两位,如此将使你容光焕发,脚步轻快一如母鹿的蹄。
      你若想把痛苦、试炼排除在外,把它们藏在神的怜悯之下,那么你每天就得与主一起出发,然后跟随主的脚步,朝着天家前进;不管走在粗糙的石子路,或是顶着猛烈的狂风,都不要退缩。每日为主而活,日日如此,直到你抵达天城那日。 「羔羊作他们的亮光,」那里永远没有黑暗。
      勇敢的意念,可以击退一大堆的烦恼。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题:当祂祷告时
经节:众百姓都受了洗,耶稣也受了洗。正祷告的时候,天就开了,圣灵降临在祂身上,形状仿佛鸽子;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是我的爱子,我喜悦?。」(路加福音三章21~22节)

基督徒最伟大的时刻,是经由祷告而来的。当耶稣祷告时,天开了,圣灵降在祂的身上。在五旬节那一天,门徒群集在一起祷告,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使徒行传一:14,二:1)。五旬节过后,门徒在一起祷告,他们祷告的地方大大被震动,他们放胆在整个城市宣告福音(使徒行传四:31)。祷告并不是努力工作的代替品──祷告本身就是工作!要让神在我们的生命中或借着我们的生命作工,祷告是惟一的办法。当我们祷告并且全心注意神的时候,我们会变得愿意让自己的生命更合乎神的心意。当我们匆忙地投入下一个任务时,神不会以祂的大能装备我们!如果对神的话不以为意,圣灵不会给我们足够能力的。在祂以祂的灵,大能地同在、充满我们时,祂需要我们全心注视祂。若要学习如何祷告,当以基督为榜样。耶稣的祷告不见得都被应允,然而,祂每个祷告总是蒙垂听,并且总是蒙回应(马可福音十四:36;希伯来书五:7)。如果不能感受到圣灵在你身上的大能,你可能花在祷告的时间不够长。也许你正追求自己行事历上的活动,而不是寻求天父的旨意。也许你在神的回答临到之前,就放弃了祷告。如果你愿意持续地祷告,求神的国降临。神会在你身上作工,诚如祂在耶稣和门徒身上所作的工。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题:10月2日
经节: 『耶稣就带他们暗暗的离开那里,往伯赛大城的野地里去。 』(路九章十节直译)

我们如果恩典上长进,必须多有单独的时候。与人交往并不一定会叫我们的灵得到多大长进。一小时安静的祷告所给我们的进步,比一整天与人的交往更多。野地里有新鲜的露珠,有清洁的空气,让我们退到那里去呼吸罢! -彭纳(AndrewBonar)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因我所遭遇害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诗三十九9)
    这句话显示一个爱神的人应持有的人生态度。神使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那么凡临到我身上的遭遇,既然是出自神的作为,就必然对我有益。所以我应当毫无怨言地顺从接受,甚至连质问神说,我的命运为何与他人不同都是毫无必要的。
    唯有当我的爱,不导向神,却贯注于我所追求的事物之上时,神期盼我获得的好处才可能被耽延。缺乏解释、不明事由,其实并不要紧。认识神的方式是透过爱,而非透过知识。主耶稣曾说到小麻雀,“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想到这一层,我岂不当默然接受一切出于神的遭遇?因我明白那是神基于爱所安排的。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他必看顾
作者:查思博牧师
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你们。
彼得前书5∶7
神不仅看顾你,还看顾你所爱的人,包括那些你为之而担忧的人,多麽有力的後盾!是神的大爱和眷顾,引领那位浪子从猪圈里平安归家;纵使别人放弃你,神永不撇下你!四十年来,神每天赐给以色列人温饱,引领他们的每一步,天天如是!因此,“你也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在旷野引导你┅┅”(申命记8∶2)。他是多麽伟大的神!

还记得《足印》这首诗吗?这首诗起初描述有两双足印留在沙滩上,後来只剩下一双,当神被问到∶“你不是应许永不撇下我的吗?”他回答∶“当然,乖孩子。开始时的两双足印是我俩并肩而行所留下的,但当你看到只剩下一双足印时,那不是你的,而是我的足印;那段正是你没有力气继续前行,被我撼著你走的一段路。”

神的儿女,你们不是凭运气,而是靠著恩典才走到此刻的境地!故此,花点时间赞美那位配得称颂的神吧!

强词夺理
黃瑞西牧师著
      当得的理必在耶和华那里。(赛49:4)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大夫名叫高阳应,是一个强辩的人,没有理由的事情,他也要强辩硬说,别人虽然嘴裡说不过他,可是心里就是对他不服。有一次,高阳应要建一座房子。一位有经验的木匠看了盖房子的材料向他说「现在还不能动工,木头还没有乾呢!用这样湿的木头做柱子,不久会有裂痕。木头一有裂痕,就会支撑不住房子了,将来房子会倒塌的。还是等木头风乾以后再动工吧。」高阳应却反驳说:「根据你的说法,恰恰相反,用湿木头做柱子,房屋不仅不会倒塌,反而应该更坚固。……」木匠被他这麼一驳,无话可答,只好依著主人的意思去做。房屋很快盖起来了,但是没有多久,不出木匠所料,房子果然倒塌了。
     「强词夺理」比喻那些人无理强辩。

【灵训】
       真理只有一个,而且永不改变。即使人们否认之,视而不见,或欲强辩,仍然无济於事,因為真理永远是真理,不因你善辩,就夺去理,耶穌基督是真理,当得的理必在耶和华那里。
      无神主义最爱强辩的就是以「没有神」或「不可知」作结论。事实上,人凭著有限的智慧活在局部的时间里是无法明白那无限的神。但这并不是说有限的人不可以明白无限的神。神在歷史裡早已用了很多方法啟示祂自己给人认识,圣经便是神在歷史裡的啟示记录。还有从宇宙之距离,庞大,秩序,能力,设计这几点的奇妙就可以使我们看到神的存在。因為圣经说:「自从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然眼不能见,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諉。」(罗1:20)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救赎
黃瑞西牧师著
                                 Redeemed
                        Fanny J. Crosby, 1820–1915
              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祂本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愿耶和华的赎民说这话,就是祂从敌人手中所求赎的。(诗 107:1-2)
   「救赎」这两字有很深的意义,特别是指著被买出来,脱离奴隶的地位。罪人本在撒但邪恶的权势下作奴隶,受了律法和罪的咒诅,现在已经凭著寳血得赎,耶穌為罪人还了罪债,败坏了撒但和罪的权势。
「救赎」包括神為罪人所成就的一切,从赦罪起一直到身体得赎、复活、圆满了救恩。
    我们既被主耶穌所救赎,表示我们已被接纳属於祂,被祂所宝贵,因祂已付上了永恒的代价。祂用自己的血,买回我们归於神,换言之,肯定了祂将保护看顾我们的确据。基督徒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明白自己是属主的,让主耶穌在我们身上彰显祂用宝血买来的主权,每时每刻成為我们生命的主宰。我们当信靠祂,不论生活或工作,或任何思想,都让祂来掌管,完全将自己交託给祂,因我们已经属於祂。
    这首著名的「救赎」由被誉為圣诗皇后的 Fanny J. Crosby 所作。而由 William Kirkpatrick,以喜乐欢呼的音调配上曲。此诗最早出现於 1892 年出版的 Songs of Redeeming Love 诗集中。
Fanny J. Crosby 乃眾所週知美国盲眼女诗人,一生写了八千多首圣诗。
                         1. 救赎的恩典我爱宣扬!得赎全靠流血羔羊;
                            因神怜悯我已蒙救赎,做神儿女恩福永享。
                         2. 蒙救赎在主裡真喜乐,这喜乐口舌难述说;
                            我深知祂常与我同在,慈爱光辉常引导我。
                         3. 我深知必见祂的荣美,我喜爱我王的典章,
                            祂亲切的保守我脚步,使我在黑夜中歌唱。
                                (副歌)
                            救赎,救赎,得赎全靠流血羔羊。
                            救赎,做神儿女恩福永享。
               *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刚强,那便是他软弱的时候。 ──葛卢
-----------------------------------------------------------------------------
摘自
《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重活一次,真好!
郭美玲
     因为我家很穷,所以我最喜欢拜拜的日子,那时会有很多东西可以吃,是平常吃不到的。我也喜欢妈祖的生日,照例可以大吃一顿。令我奇怪的是,妈祖的生日好像不在同一天,光是台中一地就分成二、三种日子,或许还不止呢。我家供奉的是福德正神,也就是土地公。父亲将拜拜的差事交给我,每天早晚我都很诚恳的去拜,以求保佑全家平安。
    但是我父母亲却在一场车祸中,双双离开人世。我一直相信他们仍活在我身旁,家里的神桌上多了他们的牌位,我常点燃一柱香对着他们说话,可是这么做也只是在欺骗自己罢了,他们死了是事实啊。我仍然偶尔到庙里去祈求,我是那样全心全意的求,可是却得不着平安和喜乐。
    在台中潭子加工区工作多年,那时加工区对面有一个基督教礼拜堂,我却从未想要进去。我的一位好朋友偶然参加那里的活动,她回来告诉我,在那里可以认识好多朋友。一次那里举办庆生舞会,经好友一再的邀请,我因为好奇就去了。
    当天晚上大家唱着歌,还有一位德国籍姊姊教我们跳德国土风舞,大家虽然不相识,但却手拉着手不断的跳着舞,我完全被那里的爱和活泼的友谊所吸引,就常常参加每周五的聚会活动。
    后来有一位姐姐要讲解圣经,请我参加,我说:「不要,我要看电视。」我想,我又不要信基督,为何要听?那时,我一方面喜欢去福音中心;另一方面又讨厌他们总告诉我;世界上只有一位真神,就是上帝。那我以前所拜的,岂不都是假的吗?我不相信!我不要耶稣!
    不久后,我以帮朋友还书为借口,到福音中心参加周三查经班,那天讲的是:「如何恢复人的尊贵」,我才知道原来神看人极为宝贵,是人自己堕落犯罪离开神,而罪的代价就是死,所以人人都有一死。这也证明每个人都有罪,并不是杀人、抢劫才是罪,偷、骗、拐、自私、骄傲……这些都是罪。
    小时候我常偷别人的东西,我虽然知道偷窃是不好的行为,但是却控制不住仍然会去偷,这就是罪性。既然偷了东西,当然不承认,于是开始说谎。可是说谎的日子好苦,因为愈说愈大,到最后就不可收拾了。我常想,现在虽然已不再偷窃或说谎,然而以前的污点一直存在着,我害怕被人家知道。如果能够重活一次,多好。
   「相信耶稣基督,祂为我们钉在十字架上,祂的宝血要洗净我们一切的罪污。」这些话在我心中使我挣扎着:要不要信?经过一段时间查考圣经,我就决定信主。
    当我开口祷告说:「主耶稣,我承认我是个罪人,请你的宝血洗净我的罪,作我的救主。」日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晚上睡觉也没有作奇异的美梦。可是我的生活却能感受到平安和喜乐。神把信心赐给我,用圣经的话引导我往前走。圣经上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
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祂洗净了我一切的不义。真好!
    朋友,耶稣也爱你,把你的罪和重担交给祂吧!你可以做这样的祷告:「亲爱的耶稣基督,我相信你是上帝的儿子,是创造天地的主,求你进入我心中,作我生命的主。奉耶稣的名,阿们」(阿们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人物见证》
-----------------------------------------------------------------------------

《旷野的筵席》10月2日
    「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路17:32-33)
      如果我没有弄错,这是新约圣经里一段叙述我们对被提呼召的反应。在那时刻,我们将要发现我们心里的真实财宝是放在哪里。如果主耶穌自己是我们的至宝,那我们必不用回头向后看。哦!多少时候,我们爱慕神的恩赐,过於爱慕那赐恩者。让我再说一句,我们甚至会爱慕神的工作,过於爱慕神自己。但「当那日,人在屋顶上,器具在屋里,不要下来拿。」(路17:31)举例来说,我正在忙著写一本书,我已完成八章了,并开始為著餘下的九章,在神面前心血交加的要去圆满的卸释这个负担,而假定就在这时,被提的呼召忽临,并有声音说:「你上来」,但我的反应却是:「那我写的书怎麼办呢?」这样一来,我好像是在「屋顶上」而却下去关心我所写的那本书——这项似乎是宝贵的工作,就好比一个钉著的木椿,把我牢系在地上了。这岂不是一个可怕的可能吗?对於这个问题重要的关键乃是:到底我的心在哪里呢?

《竭诚为主》 10月2日
谦卑的领域
    你若能作什么,求你怜悯我们,帮助我们。(可九22)
    每次高峰经历之后,神会突然把我们带下山去,面对既不美丽,也不诗意,更无兴奋可言的现实。山峰的高度是以山谷中单调的生活来量度的,但正是这山谷的生活,才是荣耀神的生活。我们在山顶上看见神的荣耀,但却永不会在那里为荣耀他而活。在谦卑低微的境地中,才真正显露我们对神的价值,显出我们的忠贞。在英雄的高台上,多半人都可以大显身手,因为我们心中有自私的天性;但神却要我们处身在枯燥平凡的境地,要我们在山谷中,单凭与他的关系而活。彼得以为留在山上最好不过,可是主耶稣却把门徒从山上带下山谷,在那里,山上的异象才得以启露。
    [你若能作什么……]在山谷的卑微中,才能把我们多疑的根拔掉。试回想你的经历,在你认识主耶稣是谁以前,你是一个奸狡的不信者。在山上的时候,你什么都相信,可是在山谷中面对现实时又如何呢?你大可以作见证,说成圣之道,可是对那如今令你屈辱的事,你如何处理?上一次你与神在山上,看见天上地下权柄都在耶稣手中;如今在卑下的山谷中,你有没有疑惑?

祈祷◆
主啊,昔日我在你面前的生活,仿如四处漂流、黯淡无光,直至你在我里面出现。因着我相信你大能的救赎,我称颂你,可是,噢,能察觉你的感动竟然会带来如此的分别!

《灵命日粮》 10月2日
耶穌排他吗?
读经: 约翰福音14章1-12节
金句: 「耶穌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章6节)
     有一次,我看到葛理翰牧师的女儿安娜出现在新闻访谈中。主持人问她:「您是否相信耶穌是独一无二的(此词在英文中也有排他的意思),只有靠著耶穌才能上天堂?」接著他又补充说:「您也知道,近来这种说法让很多人感到受不了!」安娜不假思索地回答:「耶穌并不排他,任何人都可以藉著他的死,到他面前得蒙救赎。」
      多棒的回答!基督教不是一个排他的社团,只允许少数符合资格的菁英份子入会,不论你的种族、阶级、身分地位如何,都欢迎加入基督的教会。
      儘管如此,耶穌在约翰福音14章6节中所宣称的事实,却依然令人厌恶。然而,耶穌的确是通往 神的唯一路径,他是我们唯一有效的选择。在 神眼中,我们都是罪人,无法自救,急需解决罪的问题。而耶穌便以 神的身分道成肉身,受死而偿还了罪债,并从死裡复活。他战胜了罪和死亡,这是没有任何宗教领袖可以做到的。
      有些人因此觉得基督的福音太过张狂,但事实上它却是美好的真理,告诉我们 神爱世人,因此愿意来為我们解决最大的问题──罪。这世界只要还有罪的问题,就需要耶穌!JS
                                                               天堂无人能进,
                                                               因有罪恶阻挡;
                                                               因爱派遣耶穌,
                                                       惟他能将罪偿。D. De Haan
                                       
快接受这好消息:耶穌是每个人的救主。

弥赛亚的教导
经文:
     马太福音5-7章
中心思想:
     马太福音5:1-20,7:1-20
提要
     所有的公仆候选人都必须在讲台上发表政见,争取胜利。今天你要读的经文传统上称为「登山宝训」,就是弥赛亚,犹太人的王耶稣的「政见」──祂的天国宣言(太5:3、10)。与上帝联结(不仅仅是礼仪的持守)及内心的态度(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是这篇信息的重心,唯有在上帝所提供的稳固基石上建造(太7:24-27 ),我们才能过一种超越文士和法利赛人(太5:20)的公义生活!

5章
6章
7章
如何面对律法
如何面对世界
如何面对上帝
圣洁的行为
圣洁的态度
圣洁的审判

每日与主同行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太7:1),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 (太7:20)你怎样把这些看起来十分矛盾的话语放在一起?耶稣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论断」(太7:1)的含意是把自己的想法动机加诸在别人的行为上。你可能会觉得你的邻居很小器或很低俗,很友善或爱管闲事、注意小节或吹毛求疵……等等,全看你对他们有什么想法了!遽下断语和误解的动机只会造成恶性循环而已。
     相形之下,你却有「果子视察员」的基督徒责任,用上帝圣灵话语的客观标准(太7:20)评&#8203;&#8203;估你的行为(以及别人的行为),并以此调整你的举止。找一个水果来,一面细嚼,一面咀嚼马太福音七章一到五节和十五到廿节。读的时候,一旦发现那些「果子」并不属于你的生命,就请求上帝帮助你修整你那过于膨胀的态度与行为。
默想
     慧眼独具
     在圣经中,眼睛常是道德水准的象征。眼睛不仅仅代表视力,也是丰富或慷慨(箴22:9)、高傲(赛5:15)、淫色或贪婪(彼后2:14)、怜悯的能力(申7:16)等的象征。马太福音六章廿二节中的好眼睛是注视着上帝的,当一个有双恶眼的人企图同时看上帝和世界时,什么也看不清楚!
金言
    不论别的哲学家怎么样,耶稣绝对只遵行祂所传讲的信息。
----------------------------------------------------------------------------
载自<<读经日程>>
-----------------------------------------------------------------------------
2-10-2013


来六13-20

当初神应许亚伯拉罕的时候,因为没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着起誓的,就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 」这样,亚伯拉罕既恒久忍耐,就得了所应许的。人都是指着比自己大的起誓,并且以起誓为实据,了结各样的争论。照样,神愿意为那承受应许的人,格外显明他的旨意是不更改的,就起誓为证。借这两件不更改的事,神决不能说谎,好叫我们这逃往避难所、持定摆在我们前头指望的人可以大得勉励。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作先锋的耶稣,既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就为我们进入幔内。

信徒的盼望和充足是可从亚伯拉罕的经验得到佐证,作者亚伯拉罕的事说明神应许的庄严和永不改变,祂说的绝对可靠。

1.「锚」(19节)-----是牢靠妥象征。
2.「幔」(19节)-----是会幕中遮隔圣所和至圣所的一层幕幔。
3.「通入幔内」(19节)-----即进入至圣所,到达神面前。

1. 为什么神要指?自己起誓?
2. 亚伯拉罕怎样才能持定他的希望呢?
3. 为什么作者指我们的指望是坚牢呢?





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中,生命若缺乏终极的希望,就会像失去锚的船一样,只有在海中飘浮,摇摆不定,甚至为汹涛所淹,灵魂至终找不?安息之处!
    希伯来书的作者提醒信徒在这世界里,务要持定人生最大的指望耶稣基督,因这「指望」是那位绝对信实、决不说谎的神所赐的救恩应许。事实上,耶稣基督的舍命、献祭、已实现了神救赎的计划,且为我们展现了不幻灭的希望。这一切就像一只船锚,不但能使我们在这波涛汹涌、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得到安稳,更把我们引进到那至极安全的避难所中,使心&#8203;&#8203;灵得到释放。
    这「指望」既可以把幔子穿破了,就能把我们带进幔内,使我们直达神的跟前,叫我们的生命可说是站在现在的世界和将来的世界之间,现今的我们是持着将来的终极希望。弟兄;姊妹,我们的锚不是抛在有限的时间里,而要我们紧靠?这拴在天上的锚,有一天,我们也必可以进到那里去!
  我有以基督为我的指望,认定祂是我生命的锚吗?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阿们灵修机,每日灵修必备佳品。立体声、重低音、圣经朗读、赞美诗歌、名牧讲道……
  • dsu_paulsign:ta_mind
    平静
    2015-4-11 07:50
  • dsu_paulsign:classn_01: 773 dsu_paulsign:classn_02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10-2 06: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的儿女,你们不是凭运气,
    而是靠著恩典才走到此刻的境地!
    故此,花点时间赞美那位配得称颂的神吧!
  • dsu_paulsign:ta_mind
    平静
    2014-8-22 08:53
  • dsu_paulsign:classn_01: 555 dsu_paulsign:classn_02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10-4 16: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情愿受欺呢?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林前6:7)。
    哥林多教会的不正之风,就是“学基督”的目的,是想拥挤作师傅;好为立门户结邦派预备资本。他们一旦有了《圣经》知识(神学理论)就自高自大,信仰里根本没有主要惩罚作恶的人的信念。放纵或任凭不正当的两性关系发生,为与人之间的感情,对乱伦之事“并不哀痛。”   因此教会内部淫乱、贪婪、拜偶像、辱骂、醉酒、勒索等成风。因重感情轻真理,就对犯罪之事或人视而不见,形成相争攻击越演越烈,甚至彼此告状,求外邦人审案断事。保罗带着“刑杖”和“慈爱,”   对这样的教会提出:对犯诫命行淫的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对犯罪作恶的“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   对受蒙蔽陷入相争的人带到主的十字架面前,叫他们在生命里反省“为什么不情愿受欺呢?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    并阐明将来不义的和犯各类罪孽而不肯悔改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国。
    现在的教会,那些学基督(神学学习或培训)到底是要得知识呢不是要得生命和权能?是要拥有所谓信徒爱戴的资本呢还是要拥有主的形像或基督的心?在教会的服侍中为人际关系对恶人恶事佯为不见呢还是用爱心帮助他悔改?在肢体彼此相争的环境中有否从神领受的刑杖和慈爱吗?若是自己在相争的里面,能情愿受欺吗?能情愿吃亏吗?我们无论站的是哪一个角色,最主要的一件事不可忘,就是将来配不配“承受神的国?”   为此,看看我们的教会,看看我们自己,问问我是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加入团契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9-25 05:14 , Processed in 0.09508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