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然如水 于 2025-9-30 14:47 编辑
摘要:约翰福音3:11-21"神爱世人, 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 叫一切信他的, 不至灭亡, 反得永生。" 约3:16 不管你是天天阅读这些灵修短文, 还是首次翻开, 我们都想告诉你关乎耶稣和祂的使命, 也就是福音的核心信息: "神差他的儿子降世, 不是要定世人的罪, 乃是...... --------------------------------------------------------- 全然是爱 —— 神之爱 约翰福音3:11-21
11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 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 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 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
12 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 你们尚且不信, 若说天上的事, 如何能信呢?
13 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 没有人升过天。
14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 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15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
16 "神爱世人, 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 叫一切信他的, 不致灭亡, 反得永生。
17 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 不是要定世人的罪, 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18 信他的人, 不被定罪; 不信的人, 罪已经定了, 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
19 光来到世间, 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 不爱光, 倒爱黑暗, 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
20 凡作恶的便恨光, 并不来就光, 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
21 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 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
"神爱世人, 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 叫一切信他的, 不至灭亡, 反得永生。" 约3:16
不管你是天天阅读这些灵修短文, 还是首次翻开, 我们都想告诉你关乎耶稣和祂的使命, 也就是福音的核心信息: "神差他的儿子降世, 不是要定世人的罪, 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
我们不能, 也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帮助我们赢取神的喜悦, 是神亲自寻找并得着我们。祂差祂的独生爱子道成肉身来到世间, 成为罪人的好朋友、弟兄和救主; 而且我们无需丝毫的付出, 一切都是恩典, 全赖耶稣为我们付上罪的代价。
是的, 赦免以及与神和好, 全是神的恩典。"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 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罗马书6:23) 你不用花钱去支取这个礼物, 一旦你接收耶稣作你的救主和生命的主, 神就会赐下爱的源泉, 将这件最美的礼物赐给你。
那么, 如何才能知道你自己已经收到这件礼物了呢?
我回想自己曾经与一个寻求耶稣的人分享过这段话, 而他现在已经是一名牧师。保罗说, 当我们向父神呼求, 寻找祂, 祂的灵就已经住在我们里面, 见证我们是祂的儿女。(罗马书8:15-16)
祷告
主啊, 祢对我们的爱实在长阔高深, 不能测透。求祢叫我们存着感恩的心去接受祢所赐下的救恩、赦免和恩典, 并帮助我们与人分享这一切。奉耶稣的名求, 阿们!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托里·凯莉坦诚多年与人比较,在耶稣里找回自我 第58届格莱美奖“最佳新人”提名歌手托里·凯莉(Tori Kelly)最近发行了福音专辑并向数百万粉丝透露她是一名基督徒。这位歌手分享因为不符合歌手常见的性格类型而多年与他人比较,是耶稣帮她找回自我。 凯利与福音音乐先锋柯克·富兰克林合作的专辑《Hiding Place》(藏身之处)荣登排行榜,与此同时她在“I Am Second”(我不完美)的见证视频也让粉丝们进步深入了解她的信仰,这位歌手在视频中解释了她走到今天所依靠的力量。 凯利在见证中透露,从小到大她一直在“你是很棒的歌手”的赞扬声中成长。这个称赞成为她身份的一部分,但在12岁被一家唱片公司拒绝后,这个称赞很快让她支离破碎。 她开始不断寻找其他的歌唱机会,但一次又一次地碰壁。 她说:“每次与高管面试,他们总有一些不想签我的理由,”凯利在视频中说:“他们希望我活泼开朗,而这正是我性格所缺乏的,就是从那时起,我开 始不断和他人比较。” 当她谈到她是如何最终找回真正自我时,她流出了眼泪。 “总有一天你会变成真正的你,成为上帝所独特创造的那个女孩。因此你不必 与任何人比较,”凯利最后寄语给12岁的自己,以及其他像她一样苦苦挣扎寻找真正自我的人。“我不必改变自己,我只需做回自己。” 当她向上帝“顺服”,大门就开始打开,其他的都成为了过去。她还引用腓利比书 3章 7–8节为她的座右铭。这节经文的内容是:“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我并非每一天都能全心全意这样相信,但回顾我的生活,这就是我人生的目标,‘如果失去一切而只剩下耶稣和他所供应的,我是否仍然可以坦然面对?’我会说‘当然可以’,因为他就是一切!”这位加州人见证说。 凯莉今年早些时候在劳格理牧师加州河滨市丰收基督徒团契教会上,首次公开谈到她的基督教信仰。劳格理对会众说,这位歌手信靠耶稣基督并在教会长大。他还分享说,她的母亲还是在河滨的一次丰收特会上信主的。 凯莉在劳格理分享的视频片段中说:“我9岁开始在教会唱歌;所以教会一直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耶稣一直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时候我会回头问自己‘这只是我童年的一部分还是我真的相信,你知道的?’”她坦言。“我们的信心会上下起伏,这就是这趟旅程。” 然而,凯利讲述了她5岁时的一个时刻,就在那一瞬间她突然明白信仰对她来说是真实的。当时她和姑姑外出,姑姑叮嘱她过马路前朝两边看看,而她的回答使姑姑大为震惊,也坚定了她自己。 凯利对她姑姑说:“没关系,如果我死了,我会去天堂。” 凯利在她的一些音乐会的即兴敬拜中,也谈到她的基督教信仰。 她的专辑《Hiding Place》专辑包括与嘻哈歌手Lecrae一起演唱的《Masterpiece》,以及与福音歌手乔纳森·麦克雷诺兹(Jonathan McReynolds)合作的《Just As Sure》。 (翻译:May)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题:9月28日
经节: ...我就常与你们同在...(马太福音二十八章20节)
孤独吗?是啊,尤其当夜幕深沉,
在幽暗中心灵被寂静所包围,
天使却趁这时进前来看顾,
提供人们温馨友谊的活动室。
疲倦吗?是啊,尤其忙完一天的差事,
夕阳西沉,落到遥远之地,
那时救主却来到我身边,
重新苏醒我的心灵。
害怕吗?是啊,尤其碰到山路陡峭难行,
走不惯崎岖道路的脚很难适应,
然而祂的应许激励我,
害怕顿时化为喜悦的颂歌。
像这样在孤独害怕的情况下,我仍奋力前行,
亲爱主因此和我连系得更紧密,
即使在黑暗最深处,信心的眼睛仍能看见,
因此我祈求:
「愿你的旨意成就!」
─贺尔
祂比呼吸更接近我,也比手脚更贴近我。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题:认罪
经节: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雅各书五章16节)
认罪是神提供给我们的方法,为要除去阻碍我们与神、与人建立关系的障碍物。认罪不只是给予那些愿意承认过错的人,认罪是颁发给每个基督徒的命令。雅各建议,当我们犯罪时,不仅要向神认罪,也要向基督徒伙伴认罪。当我们愿意为得罪人的行为公开致歉时,会得到莫大的自由。倘若认罪不是由悔改中产生,它仅仅是坦白,不是真正的认罪。具体地承认你的罪,且不东躲西藏,是非常重要的。祷告「主啊!饶恕我的罪」是一回事,而痛心疾首、具体地指出自己的罪,更是不同。认罪应该尽可能对着那些你所伤害的人。你不是向其他人认罪,而是向那些你伤害的人认罪。认罪不是软弱的记号,是你拒绝让罪存在自己生命的明证。值得注意的是,雅各把认罪与祷告联结在一起。如果生命中有未认的罪,你的祷告会被阻挡。当雅各提到:「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他所说的应许是在有认罪行动为前提之下。如果你希望拥有大有能力的祷告生活,一定要常常认罪。只有在你与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未受阻碍时,祷告才有功效。骄傲会拦阻你向人承认自己心里的罪恶。渴望讨神喜悦的心会驱使你认罪,使你摆脱罪恶沉重的压制。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题:9月28日
经节: 『在我里面有平安。 』(约章三十三节)
幸福和祝福是两件不同的东西。保罗虽受尽监禁痛苦、损失、患难,但在这一切中间,他却得了祝福。帕甘尼尼(Paganini)是一位善奏小提琴的大音乐家。一天,他出来站在听众面前,在采声之下,忽然发见他手中所提的小提琴有点不对。再仔细一看,发觉了他所提的,并不是他平日珍爱的那架贵重的提琴。他发了一回呆,然后不得不告诉他的听众他拿错了他的琴。他退了下去,在幕后寻思他的琴到底留在什么地方,不久就发觉曾有人把他的琴偷了去,换下一架破旧的留在原处。他懊丧了一回,仍然出来站在听众面前说: 『诸位男女来宾,今天我要证明给诸位看:音乐并不是在乐器,乃是在人心里。 』他就用心来奏;从那破旧的乐器里流出了幽扬悦耳的音乐来;听众个个得到奋激,采声差不多轰穿了屋顶;他果然向他们证实了音乐并不是在乐器里,乃是在他心里。受试炼的信徒阿,你今天的使命就是出来站在这世界的舞台上,向天上地下一切所有的证实说:人生的音乐并不是在环境里,并不是在事物里,并不是在外表里。乃是在你心里。 -选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因他使我们和睦 ,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 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 为要将两下借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 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 在十字架之外,有痛苦、对抗、叛乱、恶意、偏见、贪恋、贪婪、愤恨。在十字架里面,有仁爱、团契、生命、友谊。人类和睦的盼望只能存在于基督的十字架,不管他们是什么民族、种族,都可以成为一家人。 最近一个大学教授感慨地说:有两个问题永远解决不了:种族和战争。我说,这两个问题,以及其他所谓的问题,都可以被解决,但只能在十字架上。十字架不仅是我们的和睦和盼望,也是我们永生的救赎。十字架不仅是完全的白白的赦免,也是改变的生命,与神的团契。所以保罗在两千年前就说,我们传扬钉十字架的基督。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样的信息。这是关于和睦、盼望和友谊的信息。这是世界说是愚蠢,神说是智慧的信息。 诗人 John Greenleaf Whittier说: ------------------------- 转载自《葛培理布道团》 ------------------------
垂青 中国文字充满奥妙,实在是博大精深;就以「垂青」一词作例,充分演绎中文词彙的生动。青是指眼睛黑色的部份,垂青就是用眼睛正面注视人,这样是表示尊重和爱慕。 「垂青」源于《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籍大悦,乃见青眼。」对鄙俗憎恶之人,目光斜视,是为白眼;对喜爱之人,目光正视,是为青眼。故此,爱一个人,必然对他「垂青」,常常把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目光的视线反映出心态,也显露了爱恶的端倪。 每对爱侣皆以「垂青」开始,然后眉来眼去、眉目传情。只是婚后目光慢慢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有些人注视工作,眼睛离不开电脑的荧光幕;有些人重视个人感受,视线只会放在自己的需要上。不少丈夫回家便躺在电视机前做大爷,连妻子也懒得「垂青」一下,两人毫无交流,实在可惜。 《圣经》裡智慧之言:「你的财宝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马太福音6:21)眼睛注视心裡认为宝贵的东西,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只是为何当初视为宝贝的爱人,现在却不屑一盼呢?是她改变了,还是你改变了呢? 朋友,宝藏是不能垂手可得的,是需要细心发掘才可拥有。请留意她为家庭所作出的奉献,努力发掘她的优点,你便会明白「垂青」的奥妙。 -------------------------------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陈钧陶著
------------------------------- 化解困局 雅各就对他家中的人并一切与他同在的人说:「你们要除掉你们中间的外邦神,也要自洁,更换衣裳。我们要起来,上伯特利去,在那里我要筑一座坛给神,就是在我遭难的日子应允我的祷告、在我行的路上保佑我的那位。」(创三十五2-3) 正当雅各为儿子们所闯的祸感到徬徨时,神对雅各说:「起来,上伯特利去。」神的指示虽然简短,雅各却毫不迟疑地回应:1. 顺服起行,不仅自己起来,而且招聚了家人及其家丁一同行动。2. 立刻纠正错误,要求家中各人都要除掉可能是从示剑城掳掠来、用贵重金属铸造、神不喜悦的偶像等物。因他清楚神不能容纳污秽、罪恶和任何不合神旨意的东西。3. 筑坛敬拜,兑现当初向神所许的愿。 雅各的反应值得我们学习,正因这正确的反应,神使示剑城周围城邑的人心中害怕而停止对雅各一家的追赶。即便是我们软弱而偏离正道,当圣灵提醒我们归正时,当立即悔改走在神引导的路上,神必保守我们,让困局得以化解。 ------------------------------- 转载自《灵修静思》 钱志群著 ------------------------------- Apocalypse 末日启示 「耶稣基督的啓示、就是 神赐给他、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众僕人•他就差遣使者、晓谕他的僕人约翰•约翰便将神的道、和耶稣基督的见证、凡自己所看见的、都证明出来。」(啓示录一1-2) 「所以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啓示录一19) 啓示录是新约圣经最后一卷书,由耶稣的使徒约翰被放逐在拔摩海岛时完成,时爲AD90左右。整本书是约翰在异像中看见的末世景像,虽然是二千年前的预言,至今仍未实现,根据耶稣的警告,末世将要发生的事,正如所多玛和蛾摩拉所经历的一样,灾难忽然临到,人类将不能避免或逃脱。啓示录一至廿章都是约翰所看见的大灾难,令人惊骇的情景是任何恐佈电影或大灾难电影莫及。我们现在难以想像这些惊世事件如何发生,比较起啓示录所记载的一切,911恐佈事件算是小儿科了。Doomsday scenario指末世或世界末日所发生的惊世大事,影响全人类。Armageddon(哈米吉多顿)是末日大战中的一个战场。 Nuclear bombs would certainly be used in the Armageddon. To the skeptics, events depicted in the Apocalypse are of unimaginable grandeur. The doomsday scenario of the Rwanda genocide is too graphic to be shown on TV. Some member states of the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fear that changes will be apocalyptic when ten countries join the European Union on 1st May 2004. -----------------------------
摘自《天人灵修》苏佐扬牧师短讲集
----------------------------- “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弗六14) 属灵的争战是防卫,而非攻击,因为主耶稣早已为我们打了这场仗,并且赢得胜利。教会在世上的工作,就是防守,维持基督所赢得的胜利。她无需征服魔鬼,她只要抵挡这位早已被主打败的仇敌。她无需捆绑这名壮汉,因为他早已被主捆绑。她的工作只是不得松掉绳索,让他挣脱罢了。
基督徒无需攻击,只要防守就够了。属灵争战的起点,就是站在基督的得胜之上,将祂已得胜的事实,永远摆在眼前。我们不需要对付撒但,只要信靠主;也无需企盼自己能赢得胜利,因为胜利早已是我们的了。让我们以这个真理作束腰的带子。--------------------------------
转载自《喜乐的心》
-------------------------------- 信仰问答/葛培理(信仰生活252) 问:我们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呢?你怎么知道的?我承认我很担心死亡,但我大多数朋友似乎甚至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是我错了吗?我是一名大学生,我认为 总是思考着死亡这种事不是什么酷事。 答:思考死亡可能不是一件“酷”事,但它却是很现实的问题。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和哲学在解决这个事实:有一天我们的生命将走到尽头,这绝非偶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否认或忽略死亡都是悲惨的。 然而,当我们认识基督时,死亡就不再让我们恐惧---因为耶稣基督已经战胜了死亡!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藉着他死在十字架上带走我们的罪,他做到了。你知道,因为我们悖逆了上帝,死亡就来到了世界---这就是圣经中所说的罪。 但是,藉着他的死和复活,基督战胜了罪和死亡的锁链。我们再也不需要惧怕死亡了,因为基督已经战胜了它!圣经说:“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6:23)。 我邀请你现在就接受这份礼物,请基督进入你的生命成为你的救主。上帝爱你,他不希望你永远和他分开。向他打开你的心和生命,当你这样做时,上帝不仅会赦免你的罪,还会使你永远进入他的家里。一旦你认识基督,你就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彼前1:4) ----------------------------------- 转载自《葛培理布道团》 -------------------------------------   切慕神 作者:查思博牧师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诗篇42∶1 我深切明白大卫对神发自肺腑的呼求,那是一种任何东西都满足不了的“渴”和“想”。每当我走到主的跟前,我的心思意念便会改变∶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周遭有需要的人十分敏感,且有更多的爱心和忍耐。你曾经历这样的改变吗?
有些动物可以数天,甚至数周不喝水,但鹿不行,它必须每天喝喝溪水。同样,新约信徒也好像鹿渴慕水一般切慕神∶虽然教会的事工日渐繁重,但他们决不会牺牲与主相交和查经的时间,因为他们“┅┅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使徒行传6∶4)。“专心”一词按希腊原文解作“沉溺”──他们竟沉溺於神的道及祈祷里!多麽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此外,有些动物可以在山谷或平原居住,但鹿只适合在高原成长。神的儿女,你也像鹿一样∶未出生以先已被拣选,有著尊贵的身分! 今天就走到神的跟前。  众怒难犯黃瑞西牧师
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罗12:17–18)
春秋战国时代,郑国由子孔当政,他建立载书(纪事)制度,以官位的大小来定刑罚的轻重。这一个办法,是不公平的,所以激起各机关的小官吏以及许多人的反对,都不赞成这个法律。子孔被反对,恼羞成怒,想把为首反对的人定罪。子产得到这个消息,连忙去阻止他,并请求把载书烧毁,子孔不答应,说:「制载书是拿来治国的,如果因为反对的人多而把它焚毁,是众人来治国了,我们怎能再办理国家的事呢!」了产说:「众怒是难犯的,一个人的主意是不能成事的。」于是把载书焚毁了。
这故事是说明专制手段,终不会使大多数人服从,无论什么事,如果不得大多数人的同意,是行不通的。
【灵训】
孟子说:用力叫人顺服的,叫做「霸」,但并不是从内心的顺服,不过是力有所不及而已。我们从小说书里,或从电影戏剧中,也常看到有叫做「土霸」的,他们倚仗有财有势,到处欺压良民,所以被人叫做「恶霸」。近代又听到所谓「善霸」的,意即是借着行善的名称去欺负人。
有些专制政权的国家,可称为「霸权」,必定通不过「众怒难犯」之考验,迟早会崩溃的,多数人的愿望和多数人的力量,是不可侵犯的,尤其是现在民主时代,若触犯了众人,引起众人的愤怒,是不可收拾的。
基督徒过教会生活,不单顾自己,也要顾及其他肢体的需要,尊重肢体的感受,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Robert Robinson, 1735-1790 我的心哪,你曾对耶和华说,祢是我的主,我的好处不在祢以外。 (诗 16:2) 发过福音单张的人都知道,凡印有「褔」字的单张,很少被拒绝的,因为中国人特别喜爱「褔」字。尤其过年时特别着重褔字,大门上、客厅里都可看到张贴的「褔」字,甚至故意把「褔」字倒贴,为了取其谐音── 褔到了。
福气是人人都渴望得着的,但是要找到源头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卫说:「主是一切幸福的源头」,并说:「以别的代替神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
让我们先求祂国和义,因为各样的福份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 (雅 1:17)
本诗作者Robert Robinson 1735 年9 月27 日生于英国Norfolk。八岁丧父,家境困乏,其母无力送他入学校,乃于十四岁送他到伦敦一个理发铺做学徒,但生活放荡,好饮酒作乐。
十七岁时听George Whitefield 布道而信主。几年后感觉神的呼召而进入卫理公会服事,后来迁居剑桥,成为浸信会牧师。
闻名遐尔的大奋兴家司布真,是他灵性的孙子,因带领司布真归主的牧师,便是Robinson 在剑桥浸信会工作时所结的硕果。
此诗是他的蒙恩见证,得救的经历,写于23 岁那年。其中第二节取自撒上7:12 「以便以谢── 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 *在跟随祂的每一步中,你都将发现全能神的供应。 ── 罗炳森师母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心与面
古谚云:「知人知面不知心。」许多人把这句话当作金科玉律。其实并不尽然。一个孩子了解,他能从父母的面色,看出父母对他的心意,何况成人呢?
一个心地慈祥的人,从他的行动中会自然的流露出来。假如一个人心裡充满了卑贱的事,他的面貌上必有卑贱的痕迹。有一次,林肯组阁的时候,那时智囊团中有人向他推荐某人为阁员候选人,林肯却不接受,当推荐人问他原因的时候,林肯回答说:「我不喜欢这个人的脸。」推荐人不服气的说:「人的脸长得如何,自己不能负责吧!」
「凡四十岁以上的人,面貌如何,应该自己负责。」林肯说完这话,就转移话题,讨论他事。
这一则小小的轶事实在有很深的涵义。一个人怎样思想就会变成怎样的人。人的面貌儘管与树叶一样,没有两张是完全一样的。但人群有许多面谱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慈祥的面」、「奸恶的面」、「市侩的面」、「老实的面」、「倒霉的面」、「勇敢的面」……人的心意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看到面,岂不就等于看到了心麽?
许多人都承认孩童是快乐的,仔细思想起来真有理,孩童不会忧虑什麽,他们对家长寄以无限的信任。在他们的生活圈子中找不著「重担」这两个字。孩童在世上渐长时,他们要上学了,功课成为他们的重担,跟著时光消逝他们年纪增长,生活的重担、家庭的重担接续临到他们身上。人类似乎逃脱不了重担,因此许多人被重担压制以致不能抬起头来,垂头丧气成为他们的标志。他们心中梦想的事就是得到「安息」,儘管人类努力寻找安息,然而很少人可以得到安息。朋友,神对我们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裡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9)你需要安息吗?接受耶稣作你的救主吧!你的心灵便会得到安息。
亲爱的朋友,你愿意得著基督永恒的生命吗?祇要低下头来,向神祷告:「亲爱的耶稣基督,我相信您是创造宇宙万物,我承认生命中犯了许多错误、许多罪。我愿意接受您作生命的救主。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阿们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生命探索》 ------------------------ 耶和华从天上观看,他看见一切的世人。(诗33:13) 神从宝座上俯视世界,他从天上垂听人的需要,留心人的困苦,恐怕再也没有一句话能这样生动地表达出神的恩光来了。我们爱他,因为他在所多玛、蛾摩拉罪恶满盈之时,将要毁灭那两座城之前,先亲自前往。我们不能不把我们心中的爱情都倾倒给我们的主,因他从荣耀的高天倾听我们,并侧耳听罪人临终时从微弱的心中发出的求救声。当我们知道他连我们的头发都能数算过来,他定了我们的道路时,我们怎能不爱他呢?我们要把这话存记在心,当我们想到他多么留心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他不单留心人今世的事,也关怀他们灵性的事。虽然有限的受造者与无限的创造者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两者也能接近。不要以为他并没有看到你的眼所流的泪,因为“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你的叹息能感动耶和华的心,你的低诉能使他侧耳,你的祷告能止住他的手,你的信心能挪动他的膀臂。你不要以为神在高天上毫不管你的事。要知道不管你多么穷苦缺乏,神仍顾念你。神的眼遍察全地,他必向那心中完全的人显出他的能力。他无时不俯身看你。 “任遭何事不要惊怕,天父必看顾你;必将你藏他恩翅下,天父必看顾你。 天父必看顾你,时时看顾,处处看顾,他必要看顾你,天父必看顾你。” ------------------------------- ------------------------------ 

《旷野的筵席》 9月28日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8)
若是看见了救赎我们的代价是何等重大,我们除了将自己奉献给祂之外,还能做什么呢?保罗在罗马书第十二章一节如此声称;「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当把身体献上」在罗马书开头的十一章里,他一直不断的细述神诸般的怜悯。神的爱如何引领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叫我们可以生活在生命的新样里。而在基督里那同一的爱再一次吸引我们归回到祂那里去。我们面对这个完全无私的大爱,保留自己,就比献上自己为难多了。一个蒙恩多年的基督徒而没有将自己完全奉献给神,那实在是一件令人全然惊奇的事,因为,神岂不是用无可测量的代价买赎我们回来吗?所以我们甘心乐意的选择,就是在我们的身上和灵里荣耀神,因为那「是属神的」(林前6:19-20)。这是神在我们身上的权利,不是我们施与神的恩惠。我不是属于自己的,我岂敢盗取属于神的东西? 「主阿,我所有的,我所是的,和我所盼望的——一切都是你的。」
《竭诚为主》 9月28 日
[去]的无条件认同
你还缺少一件,……你还要来跟从我。 (可十21)
那年轻富有的官有股追求完美的热情,他一看见主耶稣,就像想他。主呼召门徒的时候,从不把个人的圣洁放在首位;他以自我主权的绝对降服,与他完全认同为先决条件——这是一种不夹杂别的关系的关系。路加福音十四章26节与救恩成圣完全无关,这经文是论到与主无条件的认同。很少人真认识降服主的绝对一[去]不回。
[耶稣看着他就爱他。 ]被耶稣的目光触及意味着永远脱离其他任何人或物。他曾否看着你?主的目光改变人??、抓住人。你向神特别柔顺的时候,一定是曾经被主目光看过。你若刚硬坚持己意,自以为义,把过错归咎别人,就表示你天性中仍有大部分未经主目光的注视而改变。
[你还缺少一件……]在主看来,唯一[善美]之事,就是与他联合,没有别的事物在中间阻隔。变卖你所有的……]我必须放下自己,知道只剩下一个意识。我必须彻底舍弃一切,不是为灵魂得救(只有一件事可以救人——就是绝对仰望耶稣基督),乃是为跟从耶稣。 [来跟从我。 ]这道路就是他当日所行的道路。祈祷◆
主啊,我完完全全地来到你面前。我感到自己全然地需要你,我只等候你向我说话,此外我还能向你说什么呢?正如沙漠的沙粒静卧在阳光之下,让我也在你面前坦然躺下。
《灵命日粮》 9月28日 关照他人
读经: 腓立比书2章3-8节
金句: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立比书2章4节)
当我们舍己时,就能彰显主耶稣的本性,因为他的本性就是总为别人着想,很少想到自己。正是如此他才能谦卑自己,而做到「存心顺服,以至于死」(腓立比书2章8节)。
我们的天性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从我们自己的需要及欲望来看一切,但借着主耶稣的帮助,我们可以弃绝这个习性。之后,我们就能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我们能看到他们的想法,感受他们所关心的事,以及他们的切身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会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吗?当我们看到神在别人身上动工和借着他人成就一些事,我们会高兴吗?会不会有像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所产生的那种兴奋和激动呢?当我们尽力帮助人时,我们是否渴望见到他人在恩典中成长并得到认可?看到属灵的晚辈蒙召做工超过我们时,我们是否心满意足?」若是如此,就是达到伟人的标准。
当我们全然为别人着想,不再为自己着想时,我们就更像我们的主。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翰福音15章13节)。 DHR 主啊,赐我一颗怜悯心, 对别人的需要有所负担; 借着态度、言语和行为, 我会向他们彰显你仁慈。 你越爱主,就能越爱人。
  亲爱的 灵修单元:亲爱的 标 题:9月28日
经节:“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路加福音十七19)
亲爱的朋友:
耶稣说上面这句话,是因为祂曾医好了十个麻疯病人,其中九人不知所终,独有一个撒马利亚人回来感谢祂,并大声将荣耀归予神。 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予神吗? 于是耶稣就对这撒马利亚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耶稣一言道破了信心的标记:感恩,归荣耀予神! 其他九个麻疯病人去哪里?今日,我们遇见的许多基督徒,有神学院里的学者,有教会的牧师、领袖,有非常努力事奉的信徒;而我们最要留意一件事:我们到底归荣耀给神呢?我们感谢什么呢?是神学知识、人的学问、自己的努力,还是归荣耀给上帝? 人非有信不能得上帝喜悦。而信心,并不是知识学问律法,甚至宗教传统可以助长的,那十个被医治的麻疯病人,只有一个外邦人(即现代用语的“非信仰族类”)回去感恩,耶稣回答他:你的信救了你了。 昨天我们说起,耶稣呼召人,爱是最重要的。 对人而言,我们会爱一个人,是因认识而起。 对神而言,我们可以爱祂,却因信而起。 静下来,扪心自问,我们每个人在世的历程,都有与主相遇、被主触摸、得主医治、感受主在我们生命里施行神迹的时刻片段。我们愿意感谢,归荣耀予神,与祂建立又真又活、由信而爱的关系;抑或,容让诸多借口理由、繁琐的事务、思虑,把这些美丽真诚的相遇抹掉淡忘呢? 思想:“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善良诚实的心里,并且忍耐?结实。”(路加福音八15) 心语:求主软化我心里的硬石,赐给我信心,领受真道,除去我心里的荆棘,使我以信心继续追寻真理,求主赐我爱慕真理的心,与耶稣建立活泼深刻的关系。 撒迦利亚书 「撒迦利亚」意「耶和华记念」,是被掳归回之祭司易多的孙,除了与哈该一起劝百姓完成圣殿工程外,还指向将来的盼望----弥赛亚国度的建立;书中充满异象及预言。 大纲 : 1) 启示异象的导言及呼召百姓悔改 1:1-6 2) 十大异象: 番石榴树中的骑士,四角,四匠, 持准绳的人,约书亚和撒但,苗裔,金灯台 与二橄榄树,飞卷,量器中之妇及四车 1:7-6:15 3) 历史的讨论: 禁食问题 7:1-3 三重答案 7:4-8:23 4) 二次论基督再来: 第一次 9-11章 第二次 12-14章 重点:劝告以色列人归向神;撒迦利亚见异象;耶和华不悦;撒但敌挡约书亚;金灯台、飞卷和四车的异象;责备无诚意的禁食;不顺服引至被掳。 钥节: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若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命令,你就可以管理我的家,看守我的院宇。」(三7) 神的百姓回归重建圣殿,因遇许多困难而搁置了工程;神兴起先知哈该指责、鼓励他们,又兴起先知撒迦利亚,给他看见八个异象,以消除百姓在建殿事上的一切疑虑,要百姓的眼睛从环境转移到神身上。 第四个异象:天上有个法庭,撒但正指控大祭司的罪----他所穿的污秽衣服。神却责备撒但,并脱去大祭司的污秽衣服,给他穿上华衣,戴上华冠。表明大祭司胜诉,并恢复祭司身分和职分。 然后,耶和华的使者告诫约书亚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若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命令,你就可以管理我的家,看守我的院宇。」 在百姓被掳回归的事上,神不单要重建圣殿,亦要洁淨罪污,赦免罪恶,恢复敬拜,恢复祭司的地位和职分。 感谢主!神拯救我们,赦免我们,同时也给我们职司的位分。然而我们要谨记祂的告诫。我们若取得了祭司的地位,却没有建立祭司的生命,遵行神的道,谨守神的命令,就与身分不符,我们的事奉就会受亏损。 ----------------------
转载自《读经日引》
----------------------
活水 「祸不单行」这话是从经验中来的成语,虽然不是圣经中的一句话,却是大家公认的一句话。为什么祸不单行呢?难道祸患还有伴偶吗?
世上人遭遇的一切祸患,有多半是在今生的报应,并不是偶然而来的。为什么祸不单行呢?因为人所犯的罪不只是一件,犯罪常是接二连三的,因著一件罪又滋生出许多件罪来。比如大卫王犯了奸淫的罪,他为掩饰这件罪就尽了心机,先是用诡诈的方法来遮盖,谁知没能成功,他就进一步用了凶杀的方法。奸淫、诡诈、凶杀,相因而生。
他在神面前虽然蒙了赦免,但神在今世在他身上的管教也是严厉的,祸患在大卫的家中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但祸患在神的儿女身上与世人不同,不再是刑罚而是管教,是叫他们更加圣洁。
以色列人犯了罪,主在他们身上也是七次又加七倍的刑罚他们,好象神的审判在他们身上特别严重,就是因为他们犯罪再犯罪;神天天警诫,天天呼唤,他们总是不肯离开他们的罪,为自己积蓄忿怒,到了惩罚的日子,神不能不七倍而七次的击打他们。
今天我们虽然在恩典中,神公义的审判虽然从我们挪开了,若是我们在肉身中犯罪,神的管教却不离开我们。所以我们若是犯一件罪,就要立刻截止它的发展,不要掩护过失,使它滋生不息。
「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祂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来十二5)
「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箴二十八13) ---------------------------------
转载自张家坤之<<活水>>
--------------------------------- 以利沙僕人的等候──开他眼目,他就看见经文:
王下六8~23
钥节:
耶和华开他的眼目,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王下六17)
参考经文
诗卅四7;六十八17
提要
圣经特别提到这位少年人的经历,是为了使读经的人能从中得到激励,明白在肉眼看不见的范围,上帝对祂儿女的保守和眷顾仍然是无所不在的。圣经记载:「王就打发车马,和大军,往那裡去,夜间到了,围困那城。神人的僕人清早起来出去,看见车马军兵围困了城。僕人对神人说:哀哉,我主阿,我们怎样行纔好呢?」(王下六14~15)少年人眼见敌军压境,吓得惊慌失措,他认为这下完蛋了。少年人会有这样的反应,乃人之常情,因为他用肉眼看见的是敌人和困境,他看不见灵界的争战,他也不明白上帝掌管一切,因此他心中的害怕和焦急是可以理解的。这时他的信心被眼见给矇蔽了,忘了他身旁的以利沙,也忘了以利沙所事奉的上帝,所以他会陷入绝望之中。
以利沙并没有责备他,因为以利沙知道问题的所在,圣经描述:「神人说:不要惧怕,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以利沙祷告说:耶和华阿,求祢开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见。耶和华开他的眼目,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王下六16~17)以利沙转移他的注意力,对他说,不要怕。并且将实际的情况告诉他,接著以利沙为他祷告,求上帝开这少年人属灵的眼目。果然当他的眼目一开,就看见先前所没有看见的火车火马。这个转变的关键在于,肉眼转换成灵眼;注意力从人和环境,转向掌管一切的上帝,如此才能看见以前所没有看见的事。亲爱的,我们若能随时等候仰望主,有圣灵的同在和充满,也能用主所赐的灵眼,看见领会超越肉眼所看见的,这是从等候的信心而得的。
默想
1.起初少年人只看见大军压境、四面楚歌的困境,因此就丧胆失志。后来灵眼被开,看见上帝的同在和保护,也就无所惧怕了。信徒啊,学习在困境中转眼仰望等候主,因祂笑脸帮助我们。
2.保罗说:「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林前二15)属灵的事,必须用属灵的眼才能看见。主的祝福和应许充满在我们生命之中,可惜,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以致不明白主的旨意。求圣灵帮助我们,开启我们属灵的眼睛,用信心仰望等候,必能看见主丰富的应许和满满的祝福。
等候的金言
1.上帝常常藉著等候给我们宝贵的功课。──选
2.荣耀原是从眼泪中出来的。约伯的等候使他更高看上帝,更低看自己。──Chaplin
等候的应许
1.我在急难的日子,求祢向我侧耳,不要向我掩面。我呼求的日子,求祢快快应允我。(诗一○二2)
2.因为祂从至高的圣所垂看,耶和华从天向地观察。(诗一○二19)
3.要垂听被囚之人的歎息,要释放将要死的人。(诗一○二20)
等候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祢的爱是无限的,祢的恩典是够用的,祢毫无保留地爱祢的儿女,即使我们在最艰困的等候中,祢仍为我们承担一切。我们明白信靠祢不是盲目的,而是真正的委身予祢。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
载自<<读经日程>>
------------------------  经文 诗一四O1-13 1耶和华啊,求你拯救我脱离凶恶的人,保护我脱离强暴的人!2他们心中图谋奸恶,常常聚集要争战。3他们使舌头尖利如蛇,嘴裡有虺蛇的毒气。(细拉)4耶和华啊,求你拯救我脱离恶人的手,保护我脱离强暴的人!他们图谋推我跌倒。5骄傲人为我暗设网罗和绳索;他们在路旁铺下网,设下圈套。(细拉)6我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神。耶和华啊,求你留心听我恳求的声音!7主 — 耶和华、我救恩的力量啊,在争战的日子,你遮蔽了我的头。8耶和华啊,求你不要遂恶人的心愿;不要成就他们的计谋,恐怕他们自高。(细拉)9至于那些昂首围困我的人,愿他们嘴唇的奸恶陷害(原文是遮蔽)自己!10愿火炭落在他们身上!愿他们被丢在火中,抛在深坑裡,不能再起来。11说恶言的人在地上必坚立不住;祸患必猎取强暴的人,将他打倒。12我知道耶和华必为困苦人伸冤,必为穷乏人辨屈。13义人必要称讚你的名;正直人必住在你面前。 背景 这是一首个人祈祷诗,求神拯救脱离凶恶仇敌的阴谋和毁谤,使正义可以伸张。 经文浅释 「虺蛇的毒气」(3节)— 恶人说恶毒语言,像毒蛇一样伤人。 「争战的日子」(7节)— 指神审判的时候。 经文默想 在罪恶势力好像得胜之下,诗人仍执着甚麽? 他的信心是基于甚麽? 诗人与神的关係怎样? 人类的文明不断进步,民主的发展也席捲全世界,可是,人类的道德却每下愈况,罪恶的势力似乎完全的得胜,社会上有很多不公平的事在发生,我们愈来愈感到无能为力。 诗人在这一首诗篇表达了他的困苦与哀求,是因为他遭仇敌无情的攻击,他们用言语、计谋、甚至攻击,使诗人身心灵陷入极大的创伤之中。相信最痛苦的是恶言的攻击,或屈枉正直,陷于不义之中,这些无形的心理压力,使诗人感到无力。 这时,诗人只有求他的神伸冤,他坚决相信神是他的神,神要在他身上发出公义的审判,他相信神是他拯救的能力,这股信念驱使他在伤痛之馀,竭力向神呼求。 弟兄姊妹,不要灰心,今日罪恶好像得胜,但神仍是我们的神,他也是一位公义的审判者,只要我们凭信心竭力在他面前呼求,有一日他必要为他自己的公义,发出审判,使无数困苦的人得着伸冤。 神啊,社会上有许多不公不义的状况,好似恶人被高举,贫穷人受屈的事无日无之,孩子都不明白不理解, 只有呼求你的名你的拯救,我相信你是公义的,你将会为自己发出公义的审判,绝对不会让等候你的人失望。奉主耶稣基督名字祈求。阿们!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