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有一神圣的角色和地位,即是「有君尊的祭司」( 彼前 2:9 )。祭司乃人与神之间的桥樑,将神介绍给人,将人带到神面前。而「代祷」是祭司的职责。换言之,是信徒的天职。
从旧约到新约,不断提醒我们代祷的重要。撒母耳在从领导地位上退下来时,他宣称一件事:断不停止为以色列民代祷,否则他就是「犯罪得罪耶和华」了。保罗也教导我们,服事最重要的,首先乃为「万人」代祷,如果尽上代祷本分,就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也可蒙主悦纳」( 提前 2:1-3 )。
大祭司主耶稣为我们立下榜样,祂长远活着,替人祈求( 来 7:25 )。当彼得软弱时,主耶稣为祂代祷,「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 路 22:31 )今天的世界已被恶魔弄得一团糟,我们当迫切地举起圣洁的手,尽代祷之责,使神的国降临!
「为航海者代祷」是一首着名的「海军圣诗」,在英语世界乃被公认为旅行者最喜爱的诗歌。1860 年由 William Whiting 所着,至今已经过多次的修订。
William Whiting 1825 年 11 月 1 日生于英国伦敦。其生平事蹟不详,仅知他是一个安立甘教会的信徒,曾担任 Winchester 学校校长之职达 35 年。1851 年出版一本诗集,其着作之圣诗多首,但现今不再採用,1878 年 5 月死于 Winchester。
本诗是作者唯一至今仍被使用的诗歌,特别在英国和美国。1963 年 11 月 24 日甘乃迪总统之丧礼中,海军乐队即演奏此诗。
1. 永恆圣父,恩能无边,创造宇宙,星球悬天,
圣手指挥,怒涛狂澜,导引洪流,划分界限,
今为海上众人呼求,使彼安然,无险无忧。
2. 圣子耶稣,权能无偶,曾发片言,浪静风收,
深渊波上,泰然行走,怒涛之中,高枕无忧,
今为海上众人呼求,使彼安然,无险无忧。
3. 三一真神,爱光普照,恳求怜悯海上同胞,
明险暗礁,逆浪惊涛,均蒙福佑,畅顺安好。
水陆同声,感恩献祷,颂主大德,讚美声高。
*祷告是灵魂的呼吸,是迎接基督进入我们枯燥心灵的工具。 ── 哈列斯比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旷野的筵席》 6月9日
「祂的眼目如同火焰,脚好像在炉中?炼光明的铜,声音如同众水的声音。」(启1:14-15)
在启示录这本书里,神向我们显示祂儿子的一方面,是与在福音书里所表明的各有不同。在福音书中,祂是救主,在启示录里,祂是君王。前者流露祂的慈爱,后者彰显祂的威严。在大楼上,耶稣以手巾束腰,为着服事,在拔摩岛上,祂是束上腰带,为着争战。在福音书里,祂那柔和的眼目,溶化了彼得;在启示录里,祂的眼目却如同火焰。在福音书那里,祂的声音是温柔的,按着名字呼召祂自己的羊,并从祂口里发出柔爱的恩言,在启示录里,祂的声音可畏如同众水的声音,而祂的口里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为要击杀祂的仇敌。我们若仅仅认识耶稣是神的羔羊和世人的救主,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认识祂是神的君王和神的审判官。当我们看见祂是救主时,我们讚叹:「何等可爱!」并挨着祂的胸怀,当我们看见祂是执政者时,我们却呼喊:「何等可畏!」并在祂的脚前俯伏敬拜!
《灵命日粮》6月9日
得自由的真理
读经: 以弗所书1章3-10节
金句: 「这恩典是他在爱子里所赐给我们的。」(以弗所书1章6节)
有位未婚的宣教士姊妹,一向自视甚低。她不但觉得自己一生乏善可陈,更不喜欢自己灵命低落的光景。
有一天早晨,她仔细看着镜子裡的自己。接着,她轻轻地说:「 神啊!我感谢你,我就是我,不用做别人。」
就在那一刻,她接纳了自己,得到了释放。她终于明白:是 神把她造得这麽独一无二,是 神让她得蒙基督救赎,是 神让她无可取代。
而你呢?你会因为不够属灵而自惭形秽吗?你会因为没有恩赐,又缺乏爱心,更不像别人那样会祷告、能作见证、肯服事、处处可以作榜样,就觉得自己是次等门徒吗?千万不要这麽想。把自己交给耶稣吧!他牺牲的爱,能让你胜过自我弃绝的感受,进而满心感恩,真正接纳自我。因为「我们藉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以弗所书1章7节)。所以,是 神接纳了我们,拣选了我们(4-6节)。
既然 神都已经接纳我们了,我们当然可以接纳自己!这就是叫人得自由的真理!VCG
赞美归羔羊,接纳我本相,
信靠我救主,他名配颂扬;
因他流宝血,因他受鞭伤;
痛苦为我嚐,生命为我丧。
凡接受耶稣白白救恩的人,都能接纳自己。

不要忘了你的护照和机票
王建瑄
圣经上说,你们是在世寄居。这话一点也不错,人的寿数无论多长,最后都将离开这世界。所以人来到世界上生活七、八十年,与赴美国作七、八天的观光没有两样。在美国观光结束后要搭飞机回台湾的家,而上帝让我们到地球上来玩一趟,平均七、八十年后也是要回家的,不过这个家是在天上,是属天家。天家美好无比,地上一切的痛苦,在天家均不存在,所以天家又称天堂。
有个故事说,一位先生回到了天家,觉得天家实在太好,因此就在天上找他的太太,找到后就对她说,都是怪妳,为甚麽在地上的时候把我照顾得那麽好,以致晚了十年才到天家来享受这美好的福份。
天上的家是绝对美好的,你相信吗?如果你确信无疑,那你是个有福的人,因为你已战胜了死亡,万一有一天当医生告诉你,你有恶性肿瘤,来日无多时,你就不会像晴天霹雳一样不知所措,而会轻鬆愉快的对医生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消息,我可以回那美好的天家了,世上的劳苦愁烦皆将与我远离。」在遇有亲友离世时,我们也不必悲伤逾恆,因为大家还会在天家见面。
讲到出国观光,我每年几乎都利用春节的假期,与内子到世界各地旅游。出国旅游最要紧的事,就是不能忘记自己的护照及飞机票。可是有的人偏偏十分大意,在国外临上飞机时突然发现自己的护照及机票不见了,因而不能随旅行团返回台湾。
各位朋友,我们有一天回天上的家时,也是需要有护照及机票,否则你是回不了天家的。主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甚麽叫藉着主耶稣呢?藉着主耶稣就是说:「你口裡认耶稣为主,心裡相信上帝叫他从死裡复活。」这样你就可以得救,就可藉着主耶稣到天父所在的天家去了。所以相信主耶稣就是我们回天家的护照及飞机票。
圣经上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有一天当我们肉体倒下时,甚麽荣华富贵一样也带不走。可是我们常常为这些带不走的东西,花费了太多力气,甚至勾心斗角,拼得你死我活。但是对于永生的事,也就是回天家的护照及机票的事,却一点也不加注意,想起来真是不智。
我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千万不要忘了你回天家的护照及机票。
亲爱的朋友,你也可以取得天家的护照及机票,你只要这样祷告:「天父上帝,谢谢你藉着耶稣基督使我可以到你那里----天上的家。我相信耶稣基督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我愿意接受祂做我的救主,奉耶稣的名祷告,阿门。」(阿门是诚心所愿的意思)
---------------------------- ----------------------------------------------------
转载自《科学与信仰》
-------------------------------------------------- --------------------
提摩太的苦难(二)--要为真道,打美好仗 经文:
提前一~六
钥节:
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已经作了那美好的见证。(提前六12)
参考经文:
西四16;来十三23
提要
在提摩太前书保罗称提摩太为「亲爱的属灵儿子」,这卷书是保罗写给提摩太的私人书信。大约主后63至65年间,当时保罗第一次在罗马被囚(徒廿八)释放后(提后四16~17),开始第四次宣教旅程中,他派提多留在革哩底(今克里特岛)牧会,并把提摩太留在以弗所负责牧养教会,自己则前进希腊北部(马其顿)的腓立比,就在那裡写成提摩太前书及提多书。之后,他继续前往罗马,第二次被囚,在狱中写成提摩太后书,不久保罗就为主殉道了,而这三卷书也被称为教牧书信,主要教导提摩太及提多如何牧养关顾教会、捍卫真道、传讲纯正的福音,激励他持守圣洁的生活……等等。今日钥节是保罗对他属灵儿子提摩太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它也是对每位圣徒的期盼:「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已经作了那美好的见证。」(提六12)这裡提醒信徒在世尊荣主的三个途径:(一)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坚定不移忠心于基督,捍卫福音(参弗六11~17)。(二)持定永生,这是上帝在基督裡赐给我们的(参提后一9)。(三)要在许多见证人面前作美好的见证。作见证意指公开承认基督是主,将荣耀归于祂(参林后九13;来三1;四14;十23;约壹二23)。?
提摩太前书中,保罗提醒提摩太,基督徒纯正的信仰及好行为在教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首先他教导提摩太要警告信徒防止虚假的教训(提前一),接着他在第二章强调要为万人祷告,在第三章教导教会的监督、执事当如何为人。在最后二章中,他进一步的鼓励提摩太以身作则作信徒的榜样,有个人的见证。在保罗对提摩太的劝戒和命令中,将祷告摆在首位,可见祷告在保罗事奉中的份量了,他说:「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提前二1)他认为传道人的首要之事,乃是「为万人祈祷」,这是急需并且是不可少的事奉。从教会的历史中,可以证明,那些愿意在祷告上下功夫花时间的人,他工作的果效必然跟随着他。全书流露着这位福音沙场的老兵,在人生尽头之时,呈现出成熟谦和的灵性,他何等盼望将传福音的棒子交给下一代,而提摩太果然没有辜负了保罗对他的期望,因着他热切诚恳的鼓励,提摩太一生「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不偏左右。亲爱的圣徒,当知道能服事主,是主所赐最大的恩典;能被主验中来传扬救恩之道,是基督徒最大的荣耀,能为主受苦捨己背十字架,更是信徒最好的福分。
默想
1.保罗提到有关祈祷的四个层次,(1)恳求(requests)指人在需要中向上帝祈祷。(2)祷告(prayers)指着那些坦然无惧地来到上帝面前的人,将自己所要的陈述出来。(3)代求(intercession)乃是为别人来到上帝面前祈求。(4)祝谢(thanksgiveing)是指人因上帝的怜悯和应允从心中发出感谢来。亲爱的,扩大你的眼界,开展你的祷告,你将发现为人代求,是信徒脱离苦境的秘诀。(伯四十二10)
2.提摩太前书的开始(提前一11)及末了(提前六15),保罗皆使用「可称颂的」来称呼上帝,其原文「makarios」之意:「有福的(the blessed)」,指明上帝是一切福份的源头。我们的生命若与祂连结,必能享受祂在创世之前,为我们所预备永生的安息(来四3;彼前一20)。亲爱的,将你的一切忧虑痛苦,交托给这位可称颂,独有权能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将万无一失。
苦难的金言
1.牺牲最大的一刹那,就是祝福最大的一刹那。──F.B.Meyer
2.复活的生命,和升天的荣耀,是从客西马尼、十字架和坟墓裡来的。──F.B.Meyer
苦难的经文
1.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这是好的,在上帝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提前二1~3)
2.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因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二4~5)
3.祂捨自己作万人的赎价,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我为此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师傅,教导他们相信,学习真道。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提前二6~7)
苦难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当我们察觉祢没有改善这逆境,我们就明白,祢将改变我们,使我们适应这处境。有此认知,旷野就不再是痛苦难熬之地,它将与天堂为邻;丛林也不再是可怕危险之处,它将成为可安歇之所。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
转载自《读经日程》
------------------------------------------------------------
 | 09-6-2012 |  |

约壹一5-10
5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6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裡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7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淨我们一切的罪。8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裡了。9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淨我们一切的不义。10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裡了。

约翰指出与神相交之道,这段的重点是认罪。

1.「光」和「黑暗」(5节)— 象徵真理和邪恶。
2.「相交」(6、7节)— 即「分享」,意指在信仰上同享一些福气、经历、使命、拥有……

1.怎样才能与神及信徒相交?
2.约翰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裡了。」试默想约翰的话。世人有没有无罪的人?

醉酒之徒,多辩称自己没有喝醉;带罪的人,多不肯承认自己有罪。
人贵自知,但鲜有人自知己罪,人总爱向自己说谎,但谎言永远不能取消事实,谎言只能掩藏事实,当我们自称无罪,不是正好说明自己是有罪吗?
关于罪这个无情而令人不愉快的事实,拒绝承认是最自然的反应。但一日我们不肯承认自己有罪,一日我们都没法从罪中走出来,自欺的谎言,后果是严重的。
不要再自欺,不要再说谎了,那不是解决罪恶的有效法门。约翰呼吁人向神认罪,惟有认罪,我们的罪和不义才能得到赦免和洗清。
我们当拒绝的是那些自欺的谎言,当然要拒绝便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代价包括:不能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善行;要洗心革面,将自己的过犯一一对付;对付不了还要承认自己的失败;失败了还要加倍付出努力再行对付……然而,愿付大代价者,方有成功之望。
相信神的拯救,便不能在罪这个问题上有半点自欺的谎言。我有甚麽罪是不肯向神悔认的?我要彻底拒绝自欺的谎言。

我有甚麽罪是不肯向神悔认的?我要彻底拒绝自欺的谎言。
-------------------------------------------------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