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
慈爱的父神,愿我们都能在今天经历祢饶恕的奇妙大能。帮助我们饶恕别人,像祢饶恕我们一样。奉耶稣名求,阿们。
今天经文: 创世记50:15-21
15 约瑟的哥哥们见父亲死了,就说:"或者约瑟怀恨我们,照着我们从前待他一切的恶足足地报复我们。"
16 他们就打发人去见约瑟,说:"你父亲未死以先吩咐说:
17 '你们要对约瑟这样说:从前你哥哥们恶待你,求你饶恕他们的过犯和罪恶。'如今求你饶恕你父亲神之仆人的过犯。"他们对约瑟说这话,约瑟就哭了。
18 他的哥哥们又来俯伏在他面前,说:"我们是你的仆人。"
19 约瑟对他们说:"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
20 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21 现在你们不要害怕,我必养活你们和你们的妇人孩子。"于是约瑟用亲爱的话安慰他们。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华理克牧师:七种方法保护你的婚姻
俗话说,家花哪有野花香。但如果你浇水并好好培养的话,家花会更漂亮。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婚姻是在成长和发展当中,否则,我们可能会失败。如果你想有美满的婚姻,那么你不得不维护它。
雅歌书1章6节中说:“他们使我看守葡萄园,我自己的葡萄园却没有看守。”你在事工中花时间帮助他人修复婚姻关系,却不要忘了你自己的婚姻。我在自己的婚姻上非常努力。凯怡和我已经学到,即使是在事工中也不能各自独立地生活。如果你不小心的话,独立的生活可能会导致你在婚姻上的失败。
以下是7点提示,帮助你避免婚姻上的失败。
1,让你的配偶了解你的事工。
您需要让你的配偶及时了解你事工的进展如何。我曾经把在马鞍峰教会收到的所有个人邮件带回家给凯怡一起分享。我希望她知道教会里发生了什么事。秘密会导致彼此分开的生活。你一定要无情地消灭在你们婚姻中的秘密。让你的配偶成为你所做的事工的一部分。
2,让家人们的提醒环绕着你。
我有一个抽屉,里面装满了我家人们的提醒。无论你家人的何种提醒(图片或纪念品等),都可以使用它。这样做会提醒你,如果你的婚姻出轨,你会失去些什么。
3,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我在一次调查中看到,49%的事工人员很少或从来没有跟他们的配偶谈过性诱惑。那是自寻烦恼。要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许多问题都是从应该却没有跟配偶分享的共同感受和挫折开始的。他们说,“我不能告诉我的丈夫或妻子,但这个人了解我。”胡扯!问题是从感情纽带开始的,并继续在保密和不诚实中变大。 4,被你的配偶所吸引。
你可能会被其他人所吸引,即使那是短暂的。但你需要重新将你的吸引力定向于你的配偶。
5,跟你的配偶约会。
你和你的配偶需要定期的约会。把这约会放在你的日程安排中。不要让任何事情打扰它。约会不必昂贵。如果你住的地方天气很好,那么你们可以在某个地方野餐。可能教会中会有人愿意帮助照看一下孩子。无论怎么安排,你需要预备这次约会。
6,将你婚姻的大部分呈现在公众面前。
你所服侍的人不应该对你的幸福婚姻有任何疑惑。我曾多次地告诉我们会众,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凯怡。我希望人们知道这一点。我尝试积极地对教会大家庭谈到她。我曾经在教会人群前给她鲜花。公开表达感情很重要。
7,永远不要跟任何异性讨论你的婚姻问题。
如果你那么做,你就是在自找麻烦。要跟你的同性朋友探讨问题。在马鞍山教会,我们只允许我们的事工人员辅导异性一次。那之后,辅导的事情就转交给别人做。我认为这是明智的忠告。当你的婚姻受伤害时,你太容易将倾听你的那个人看成是答案。
你的婚姻很重要。它的重要程度足以让你来保护它。保护你婚姻的最好方式就是持续地维护它。永远不要停止亲近神和你的配偶。你不亲近的那一刻,就是你远离的时候。
不要认为你的婚姻不如你的事工重要。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题:标题: 9月30日
经节: ...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 (启示录二章10节)
那份荣耀绝不会落到我身上,
得胜者在街头上接受热烈欢呼,
情况热烈万头钻动,
我的名字和那份光彩无缘,
戴桂冠的人绝不会是我。
没有高音的喇叭声浪,
没有配上响亮的铃声,
更没有在风中招展的一片旗海,
也听闻不到任何赞歌
在空中飘荡,
我毫无功勋配受这一切。
没有万人空巷的庆祝场面,
没有美妙动听的旋律
我仅拥有墓地,上面覆盖一片土,
我一生的事迹非常平凡,
没有美名值得流传,
我只是靠主进行所有的争战。
─辛生博士
神若只派小差事叫我们去做,我们也应当甘心乐意把小事做好。我们若说:「请给我大一点的挑战吧,好让我英雄有用武之地;为什么偏偏只叫我去扫地呢?像这种事根本不需要什么恩赐。」如果讲这种话,未免显露出人的骄傲自大。
─金斯利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题:与神同感
经节:亚拿尼亚听见这话,就仆倒,断了气;听见的人都甚惧怕。 (使徒行传五章5节)
当神审判某人时,我们倾向于同情那位被管教的人。然而,当神实施审判时,我们的同情心应该与神站在同一边。只有神知道所有事情的利害关系,也只有祂知道整个情况,惹动祂的怒气,惩罚那个人。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经历,是新约记载中最令人费解的故事之一。神的救恩是给全人类,祂对这对夫妻的处罚似乎太严酷了。然而,这整个欺诈事件是有其背景原因的。当时的教会正处于成型时期。亚拿尼亚和撒非喇曾经目睹许多神迹,并且亲眼看见几千人加入教会。但他们公然地对神及对教会撒谎,他们不尊重神的灵。如此非礼、大不敬的态度,对靠着圣灵指引与同在的教会,带来极大的破坏力。神严肃地提醒后世的人,祂并不宽容罪。在太多的情况之下,基督徒的罪严重地影响其他人。有时候,神选择严厉地审判某人的罪,成为其他人的警惕。不要试着保护某人不受神的审判,落在永生神的手中是非常可怕的(希伯来书十:31)。然而,祂在一个人身上的审判,最终可能救那个人和其他许许多多人。当神审判其他人,我们要留心注意,检查自己的生命,引以为鉴。神知道事情的利害关系,祂非常爱祂的儿女,所以愿意严格地警告罪的危险性。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题: 9月30日
经节: 『如鹰扰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扇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这样,耶和华独自引导他,并无外邦神与他同在。 』(申三十二章十一节,十二节。)
我们全能的父常喜欢将祂保护下的雏鹰引到绝壁顶,推他们下去,好使他们知道自己有飞行的能力;倘使,他们遭到了险,他便立即猝然下降,把他们;背在两翼之上。所以,信徒阿,神如果把我们放在一个非常困难的地位上,我们只要大胆依赖祂,因为我们深信祂的拯救就在旁边。 -译自胜利的凯歌(The SongVictory)什么时候神放一个重担在你上面,祂必放祂自己的膀臂在你下面。有一枝小花,生长在一棵高大的橡树荫下;这枝小花非常尊重那庇护它的树荫,也非常宝贵它所享受的安静。不久,来了一个樵夫,把橡树砍了去。小花非常伤心,哭道:『啊,我的保护失去了;从此狂风会把我吹倒,大雨会把我打倒! 』小花的天使安慰它道:『不,不,太阳会照耀你,甘霖会滋润你;你弱小的身躯将长得更其可爱,你张开的花瓣将欢笑于日光之下;人们也会称赞你说:「这枝小花长得多快啊!橡树砍去以后,长得更其美丽了!」』亲爱的读者,你不看见吗?神挪去你的安慰、你的利益,为要叫你长得更美丽。神训练祂的精兵,不能在柔软的床上训练,祂必须领他们出去,强迫他们行军,强迫他们服役;使他们涉河、游江、攀山、负荷。这样,才能把他们练成精兵-并不是给他们穿上精致的军服,叫他们在营门前高视步,也不是叫他们在公园里闲荡逍遥。神知道精兵是在战争中造成的,不是在平安中造成的。他们必须饱火孳气味,饱经枪林雨。信徒阿,你的神要把你造成一个精兵,你愿不愿意呢?祂把你投在战争的火焰中,你岂不该穿上祂给你的全副军装来运用祂的得胜呢? -司布真(Spurgeon)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约一14)
在历史上有一段时间,神化身为人的样式,以拿撒勒人耶稣的身份,住在人类中间。在道成肉身之前,神的丰富没有限量。一旦祂道成了肉身,祂在世上的工作及能力就会投注于这个肉身之上。人子耶稣基督到底是限制了神或彰显了祂呢?从圣经,我们看见,祂不仅没有限制神,反而奇妙地彰显神的丰富。
后来时候到了,基督必须将祂的生命分给祂的门徒。我们也许觉得从那时候起,限制就真的开始了!将近两千年来,神一直都在教会中做工,直到有一天将至,祂的荣耀又将完全不受限制。我们是否了解这点?如果是的话,我们岂不当举目向祂,呼求道:“神哪,我们一直都这样冥顽地拦阻祢!限制了祢的能力和荣耀。请现在就透过我们,开辟出一条路;好让祢的荣耀自由地彰显出去!”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装饰与器皿
作者:查思博牧师
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
路加福音2∶49
不知是从何而来的谬误∶我们承认耶稣是拯救者,却不把他看作生命的主。当我们邀请别人同作主工时总会说∶“要是你有空的话┅┅”或是∶“┅┅请你考虑一下。”简直荒谬!耶稣说∶“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保罗也呼喊∶“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哥林多後书5∶14),也有译作∶“神的爱叫我别无选择。”
事奉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职责。要知道你的身分不只是神的儿女,更是他的仆人。假如神赐给你一副好嗓子,那麽你便应自荐当诗班员,而不是等待别人动员;假如神藉著金钱祝福你,可要紧记这些金钱并不属於你,因为你的责任只是好好管理神的财产∶“┅┅万物都从你而来,我们把从你而得的献给你”(历代志上29∶14)!
神的儿女,你明白这个信息吗?请细读耶稣在马太福音二十一章28节所说的话∶“我儿,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工作。”
这并非建议,而是诫命,也是神对你的呼召──事奉的呼召。
割席绝交
黃瑞西牧师著
不要其反覆无常的人结交。 (箴24:21)
东汉灵帝时有三个读书人,一个叫华歆,一个叫邴原,一个叫管宁,同在一个地方读书,又很要好。当时的人说他们三个人好比是一条龙:华歆是龙头,管宁是龙肚,邴原是龙尾。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起在院子锄菜地,忽然发现一块金子。当时管宁仍然挥动锄头,并没有把金子看得和地上的砖瓦有什么不同,而华歆就不禁动心了,立即拾起金子,摔在一边。又有一次,管宁和华歆正一同坐在席子上读书,忽然有坐着轿子的官员从门前过去。管宁仍然照常读书,华歆却忍不住地放下书本跑了出去看。管宁看他这样不专心读书,又羡慕做官的人,加之上 次发现他见金子动心的事,于是马上坚决地割断坐着的席子,分开坐位,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这故事载于「世说」。后人凡遇朋友之间因为意气不投,而感情破裂,断绝往来,则称为「割席绝交」。
【灵训】
圣经上说:「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箴13:20)指出朋友对我们的影响是何等深远,许多人一生的成败,常受所结交的朋友所左右,良友促进我们成功,损友使我们堕落。俗语说:「泉挂岩而成瀑,云映日而成霞,所托着异,而名亦因之。」择友不可不慎。
箴言中,提到三种人要与他「割席绝交」:
1. 说话伤人的一「往来传舌的,泄漏密事,大张嘴的不可与他结交。」(箴20:19);
2. 暴怒的人一「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箴22:24);3.反覆无常的人一「不要与反覆无常的人结交。 」(箴24:21)。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向高处行
黃瑞西牧师著
Higher Ground
Johnson Oatman, Jr., 1856–1922
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
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腓 3:13–14)
灵程要进步,有一件极重要的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这话含有「悟既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意思。既往的事,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都要全然忘记。记念以往的成功,很容易令我们自满和骄傲。记念以往的失败,很容易令我们丧胆和灰心。最重要的事,还是追求长进。
一个基督徒在得救之后,还要追求很胜和得荣。在有了生命之后,还要追求成长和生命的丰富。在蒙受救恩之后,还要追求生活表现。在领取灵粮​​之后,还要追求与人分享。彼后1:5–8 的经文乃提醒我们,基督徒的灵程,是一个无穷的加法,有了一样品德,又要再接再厉加上更高的另一样。
这首「向高处行」作者Johnson Oatman, Jr. 1856 年4 月21 日生于New Jersey 州的Medford ,是圣公会会友。
十九岁被按牧,但无牧会经验。早年,活跃于家庭所经营的事业,直到其父去世,乃改行保险业。 1892 年开始写福音诗歌,终其一生,共作了约三千首诗。平均每周写四至五首。他的诗歌经常是因受福音诗歌布道家之托而作,如: Kirkpatrick, Excell 以及Charles Gabriel 等。
本诗作者其他著名杰作如:「数算主恩」和「无友可比」等。
1. 我今直往高处行,灵性地位日日高升;
我行天路有时软弱,求主扶助进入乐境。
2. 世上时有疑虑恐布,非我安然久居之处;
别人或愿宫室久住,我惟注目更高之处。
3. 我愿跳出世界范围,魔鬼利剑非我所畏;
我今因信常闻天歌,妙音佳乐使我快乐。
(副歌)
求主扶助使我坚立,因信站在属灵高地,
使我逐日所处地位,较之往日有进无退。
*有目标的人们成功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往那里前进。 ── 奈丁格尔
-----------------------------------------------------------------------------
摘自
《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也是突变
陈淑英
我家住在彰化田中的小镇,自幼与吃斋的父亲习礼敬佛、顶礼膜拜,是在典型的佛教家庭中长大。
国中时面临升学压力,每个同学都战战兢兢,为联考繁忙,但我隔座的一位同学却安之若素,依然预备功课,依然笑口常开,有时还教我们唱诗歌,后来我才知道她跟我们不一样,是信耶稣的。放榜时她考取镇上有名的高中,我却负笈中部读高职。长相的平庸,使我想用功课来博取同学及老师的爱戴,以满足我内心的虚荣,于是我读得很苦也很勤,毕业时被保送技术学院及台北工专,但因经济的拮据及对考试的惧怕,所以放弃了。
带着失落的心情挥别了学校,来到台北谋职,日子平淡而乏味,于是我常参加登山、结伴旅游、写信交朋友及约会。但每次登山游玩回来,除了满身的疲惫,内心仍无法感到满足。而交朋友只是想从他们那儿得到友谊及好处,是相当自私自利的。
由于从小即有百日咳,长大依然生病不断,因而内心没有安全感,想法也偏激,每当看到别人亲切和蔼、嬉笑平常,内心常会充满嫉妒及怨恨,所以外表看来的活泼好动;但当我独自一人,许多的伤心往事、孤独饥渴,都会一齐涌上心头,使我眼泪潸然……。我呼求那冥冥中的神帮助我,让我过得快乐一点,但是我不知道这个神是谁?于是我想起了国中同学,想起了她说的教会,忧伤饥渴的心灵迫使我赶快去寻找满足及庇荫。就这样我来到教会,借着一位姊妹的带领,又知道公司内有一个爱的基督徒团契,从此我常拨空去参加他们的聚会,
也慢慢的去认识耶稣的信实与慈爱。渐渐的知道祷告(跟上帝说话)、读经(了解上帝的话)。信主之后,我的确变了一个人。以前我只知道去苛求别人,去获得,现在却知道怎样去付出、去关怀别人、去爱,以前思想偏激、爱钻牛角尖,现在却能处处替别人设想,包容、体谅别人,这实在不是我所能做的,乃是生命里头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帮助我做,而上帝就是这股爱的力量、爱的源头。还有一向体弱多病的我,因为信耶稣,心里满有平安喜乐,从小就有的百日咳竟不药而愈。正像圣经所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是的,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上帝不仅医治我肉体的病痛,更医治我心灵的忧伤,你若一心寻找祂,祂就必帮助你。
朋友,你若愿意得到祂的帮助,获得新的生命,你可以这样祷告:「耶稣,我愿意相信你,求你进入我心中,做我生命的主。奉耶稣的名,阿们」(阿们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人物见证》
-----------------------------------------------------------------------------

《旷野的筵席》9月30日
「有施散的,却更增添。」(箴11:24)
神对物质的管理原则,乃根据收吗哪的原则,就是「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出16:18以及林后8:14-15)这意思是说,如果少收的不致于缺乏,那么多收的就必须甘心乐意的不要有余。我们有许多人已在经历中证实这个原则的宝贵。若我们关心那些少收的而对他们有负担,神也必同样的关心我们,使我们多有收获。但如果我们单只顾念自己的需要,那么我们最高冀望所能得着的,也不过是仅获些微而不致缺乏而已。
能够帮助主里弟兄们的需要,是神儿女的一种特权。甚至将我们收入的大部份摆上去也不为过分。那些只懂得收取的,就难得有机会从主更多的接受,但那些学会了常常施出的,就必常常有机会从主而接受,以致他能有更多的给人。你越是将财物用在别人身上,你的收益就越发加多,你越是尽力储存,那你就更加受到「锈」和「贼」的破坏。
《竭诚为主》 9月30日
呼召的使命
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快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一24)
我们在自以为是的分别为圣上,自己制造出呼召来;但当我们与神的关系和谐无间,他就把一切挪开,把我们接驳到我们从未梦想过的东西。这过程痛苦得可怖,但就在金光闪耀得一瞬,却看出神得心意。就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这呼召与个人成圣无关,乃是要我们成为破碎得饼,浇奠的酒。若拒绝神的挤压,酒永远不会成酒。但愿神用自己的指头,用特别的方法来是我成劈开的饼浇奠的酒就好了!但他往往用我们不喜欢的人,或用我们曾说死也不依顺的环境来做压器,于是,我们就抗拒了。我们千万不可自己挑选殉道的场景。若要成酒,就必须被压榨;葡萄是不能喝的,必须被挤压才能成酒。
我不知道神用什么样的指头来挤压,而你就像弹子一般滚避开去。若神在你尚未成熟时压榨你,那酒就会苦涩得可怕。分别为圣的意思,就是天然生命的每一部分,被神破碎。在事奉中,有神自己的临在。我们若要在他手中成为劈开的饼,就要先与他配合。要与神有正确的关系,让他可以随意而行。这样你会发现,他要用你做出对其他儿女有益的饼和酒来。
祈祷◆
噢,主啊,愿你今天是我脱离慌张忙乱让我保持平静和单纯属你。愿你使这个地方成为神的居所,以及人灵魂进入天堂的门槛。

《灵命日粮》 9月30日
别再划桨
读经: 以弗所书3章14-21节
金句: 「求他按着他丰盛的荣耀,借着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以弗所书3章16节)
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奥和未婚妻贝丝在威斯康辛湖旁野餐,他的未婚妻很想吃冰淇淋。于是,这个年轻的挪威新移民高兴地来回划了5英哩的船,精疲力竭地带回一罐融化了的冰淇淋。当时奥就想,一定会有更好的办法,于是他就开始运用自己在机械方面的才智。一年后,也就是1907年,奥·埃温鲁德(Ole Evinrude)实地测试了可用于小船的轻型分离式发动机。后来他娶了贝丝。当舷外发动机投入商业生产时,贝丝写了一句广告词:「别再划桨!把桨扔了!」
埃温鲁德不是一位偷懒的年轻人,但他深知人类能力有限。每天我们都使用机器来完成我们生活中的工作,但我们在事奉神时,却是顽固地倚靠自己。在以弗所书第3章,使徒保罗讲到一种更好的方式:「求他按着他丰盛的荣耀,借着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16节)。使徒保罗敦促信徒不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却要从神那里支取力量,因为「 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20节) 。
别再划桨!请领受并运用 神的能力。 DCM
心灵肉体若脆弱,
痛苦难忍挑不动;
压伤芦苇主不折,
反而坚固又支撑。
若我们倚靠神​​的能力,必能按他旨意行。
石心
经文:
玛拉基书1-4章
中心思想:
玛拉基书1、4章
提要
玛拉基阖上旧约先知书的帘幕。先知玛拉基与建​​造者尼希米是同一时代的人物。尼希米面对的问题也成了玛拉基所传信息的根据。腐败的祭司、与外族通婚、麻痹的良心--这些都是玛拉基书的背景。作者用问答的型式来强调上帝百姓的骄傲与麻木不仁。玛拉基发出审判定罪之声后,接着展开了四百年的沉寂,上帝不再借着先知说话。但旧约的最后一卷书也作为新约第一卷书的先声--约翰打破此漫长的沉寂,宣告「预备主的道,修直祂的路」(太3:3)。
第1章 | 第2章 | 第3章 | 第4章 |
祭司的罪 | 百姓的罪 | 百姓的获报日 | 耶和华的日子 |
刚硬的心 | 柔软的心 |
每日与主同行
今天你将读完旧约圣经九百廿九章、二万三千二百一十四节的最后一部分。恭喜你!你已在娴熟上帝话语--并让祂的话语掌管你--的目标上抵达一个意义重大的里程碑。
玛拉基最后以「罪必须对付」的提醒结束了旧约。明天当你开始读新约时,你会发现上帝对人类罪疾所作的预备--弥赛亚基督。或许你已经听过,也接受了这个好消息。如果没有,现在不就是你相信这位救主最好的时候吗?邀请一位尚未信主的朋友与你一同开始新约之旅。这也是将救主介绍给别人的妙方。
默想
来自造物主的话
在玛拉基书的五十五节中,有四十七节出自上帝口中--在所有先知书中占最高的比例。玛拉基也是唯一以审判,而非希望结束其书的先知(注意本书的最后一句话)。这是旧约适切的结语,因为它强调出人类陷于罪中的景况,并为上帝借着弥赛亚洗净人罪的解决之道铺路。
金言
福音不是一场讨论或辩论,而是一项宣告。
-----------------------------------------------------------------------------
载自<<读经日程>>
----------------------------------------------------------------------------- 

太七24-27 24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25雨淋,水冲,风吹,撞?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 26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27雨淋,水冲,风吹,撞?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
耶稣以两种根基来教导门徒要遵守主的话。

1. 人是靠着什么来面对我命中的种种冲击?
2. 什么是生命的磐石?

不同的生命追求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耶稣在房子的比喻中,明确地对我们的生命追求有所警惕。
同是建造房子,而且两间房子是完全一样没有分别的,只在于建在不同的根基上,一是磐石、一是沙土,两间房子都要接受考验,结果就出现两种不同的后果。问题在哪里呢?一、在建造者本身。一个是聪明人,另一个是无知的人,聪明人建造房子会细心计划及安排,也耐心接纳人的意见,细意地把房子慢慢建造。但无知的人只是冒急,不听任何指示,??把房子盖好。这就是人对待神话语的反应,认真去实行者,他就是聪明人。
二、在根基上。聪明人的屋子建在磐石上,无知人的屋子则在沙土上,没有稳固的根基,房子就是脆弱的。人生命的建造,若不是在神完全的话语上,也是如此。有些人只选择他自己喜欢听的道来接受,否则就不理会,这就如建在沙土上一样。
面对登山宝训的信息,你怎样去接受呢?
我对神的话有什么反应?会不会认真地实行以建立自己的生命呢?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