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80|回复: 1

[【每日灵修生活】] 每日灵修生活2013年09月19日 平衡的生活

  [复制链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3-9-19 05: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创世记26:17-25 "以撒就在那里筑了一座坛……并且支搭帐棚。他的仆人便在那里挖了一口井。" 创26:25 你是否难于在生活中取得平衡呢?是否难于应付不同岗位的责任呢?或许你工作太繁忙,忽略了家庭和婚姻;又或许你的生活太紧迫,甚至无法挤出一点时间给教会。你开始感到生活出了乱子,因......
---------------------------------------------------------------------------

平衡的生活
创世记26:17-25
   
   "以撒就在那里筑了一座坛……并且支搭帐棚。他的仆人便在那里挖了一口井。" 创26:25
  你是否难于在生活中取得平衡呢?是否难于应付不同岗位的责任呢?
  或许你工作太繁忙,忽略了家庭和婚姻;又或许你的生活太紧迫,甚至无法挤出一点时间给教会。你开始感到生活出了乱子,因你已无法在各方面取得平衡。
  若是这样,你便须从以撒身上学习一个重要的功课。以撒是亚伯拉罕的儿子,他禀承了神对他父亲亚伯拉罕的救世应许,承担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而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作为神的儿女,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
  当我们看到他怎样在别示巴开展他的新生活时,就明白到一个平衡生活的重要了。他在那里筑了一座坛,好让他有个敬拜的生活;他支搭帐棚,为自己建立居所;他的仆人在那里挖一口井,供应他和家人的需要。一座坛、一个帐棚、一口井,我们可称之为他的教会、家庭和事业。而处于这三者之中,他都能取得相互间的平衡。
  现在请审视一下你的生活。你有信心能在教会、家庭和事业三者中,取得平衡吗?有没有哪一样需多加留意呢?别忘记,一个顺服神的生活,其实就是要去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祷告
  亲爱的父神,若我们忘记或疏忽了我们的某些责任,求祢赦免。愿我们在家庭、教会和工作上,都能见证祢的同在。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今天经文: 创世记26:17-25
17 以撒就离开那里,在基拉耳谷支搭帐棚,住在那里。
18 当他父亲亚伯拉罕在世之日所挖的水井因非利士人在亚伯拉罕死后塞住了,以撒就重新挖出来,仍照他父亲所叫的叫那些井的名字。
19 以撒的仆人在谷中挖井,便得了一口活水井。
20 基拉耳的牧人与以撒的牧人争竞,说:"这水是我们的。"以撒就给那井起名叫埃色,因为他们和他相争。
21 以撒的仆人又挖了一口井,他们又为这井争竞,因此以撒给这井起名叫西提拿。
22 以撒离开那里,又挖了一口井,他们不为这井争竞了,他就给那井起名叫利河伯。他说:"耶和华现在给我们宽阔之地,我们必在这地昌盛。"
23 以撒从那里上别是巴去。
24 当夜耶和华向他显现,说:"我是你父亲亚伯拉罕的神,不要惧怕!因为我与你同在,要赐福给你,并要为我仆人亚伯拉罕的缘故,使你的后裔繁多。"
25 以撒就在那里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并且支搭帐棚;他的仆人便在那里挖了一口井。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谷歌中国区前总裁李开复患癌 惊醒国人反思生命

       知名科技企业家、Google中国区前总裁李开复近日宣布患癌,并在微博发表感言,引起国人反思生命意义。
       51岁的李开复曾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担当要职。他因为常在微博上发表世界主流民主生活价值观有关的事情及言论,内容广泛,被誉为“微博达人”,光在新浪微博关注他的粉丝就有5千万,成为“微博大V”。
       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兼新闻发言人王肇辉透露李开复全身有20多颗肿瘤,多集中在腹部,现正在台湾接受治疗。他又指李开复过往运动不多,作息时间不定,加上工作压力大而又没有很好抒发的渠道,可能是患癌的原因。
      而李开复写给员工的电邮中,表示自己正按照医生指示接受治疗,并会减少工作时间,只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以电话处理工作会议及讨论。
      李开复在病中亦不忘在微博发表,他一贯的乐观,对于网友的热情关心和忧心,他不忘幽他们一默,写道:“别老是谈哪些名人因为淋巴癌辞世好吗?其实战胜淋巴癌的也不少啊!比如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武打明星Mr.T、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等人。都康复20多年了好不好?”
      李开复表示在这段让冷静的时间,他对过往的生活有更真切的反思:“在以往的职业生涯里,我一直笃信‘付出总有回报’的信念,所以给自己的负荷一直比较重,甚至坚持每天努力挤出三小时时间工作,还曾天真的和人比赛‘谁的睡眠更少’、‘谁能在凌晨里及时回复邮件’……努力把‘拚命’作为自己的一个标签。现在,冷静下来反思:这种以健康为代价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
      李开复患癌的消息,令不少人亦思考金钱和工作以外更重要的东西,诸如健康、生活方式和生命价值的态度。华尔街日报专栏作者顾蔚写道:“李开复几天前在微博上向5000多万粉丝披露了他患淋巴癌的消息,而引起更多人共鸣的是,他对目前许多中国职场人士都奉行的‘工作第一’观念的否定。”她又引一位与李开复接近的企业家的话说:“‘在中国私人企业,每个老板都是自己拼出来的,他们自己不管家庭,认为下属也应该这样。’他接着反思到,正常企业在一个好的制度下,缺了任何一个人都照样可以运转,但美满家庭缺了一个人,谁来帮你补位?”
      另一个反思者是上海通力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俞卫锋,对他来说工作到深夜是平常不过的事,但“现在他很真实地感觉到,李开复的遭遇很可能明天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不过他又说:“但是对于他来说,陪妻子和两个女儿是件奢侈的事情。他说,在中国要作一个成功的商人很累,因为各种牵扯和应酬实在太多。”
      李开复又谈及宗教信仰的看法,表示他相信有神存在:“宣布生病前的最后一次访谈,演乔布斯的库彻问我:‘你相信神吗?’ 我是这么回答的:‘我并不是虔诚的教徒,但是我相信神的存在,因为我相信世界的奥妙,不是科学可以完全解释的。我相信与一些人的缘分和那种信任,不是友情亲情可以解释的。我相信善有善报。我相信我们所有的遭遇,必有其道理。’”
      在美国信主成为牧师的大陆学者张伯笠在一篇文章中,引了中国11位年龄未超过43岁去逝的亿万CEO的数据,包括:
      2004年11月,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逝世,年仅38岁。
      2005年9月,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猝死,年仅38岁。
      2006年1月,上海中发电气集团董事长南民,因患急性脑血栓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7岁。
      2007年4月,绿野木业公司董事长许伟林,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2岁。
      2007年12月,百度CFO王湛生意外辞世,年仅40岁。
      2008年7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39岁。
      2011年2月,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李学军因病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2岁。
      2011年7月,原凤凰网总编辑,百视通首席运营官吴征游泳时突发疾病,经紧急抢救无效病逝,享年39岁。
      2013年6月,慧聪网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洪广志突发疾病,经紧急抢救无效,年仅43岁。
      2013年7月,御泥坊前董事长吴立君突发脑疾去世,年仅36岁。
      2013年8月,南阳通宇集团董事长王庆来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43岁。
      他写道:“这个世界将会过去,人无法用任何东西,任何代价来对换将来的世界。那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你到现在有赚到了幺?还是你一直都不清楚什么东西,是生命,灵魂,你得到永生了吗?”
     “没有健康亿万财富皆是浮云,没有信仰空活百岁也是枉然!弟兄姐妹们,让我们眼目离开世界,过讨主喜悦的生活。”
-------------------------------------------------------------------------------

转载自《基督日报》
-------------------------------------------------------------------------------


标题:9月19日
经节: ...这场战争,无人能免...(传道书八章8节)

    几年前,尼克爵士(Sir Wm. Robertson Nicol)在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中指出:许多人在退休后的一年半之内就去世,主因是缺乏嗜好。在长期付出劳力之后,他们丧失了生机。一位保险公司的著名医生解释说:退休人员存活不久,是因为他们对休闲的生活方式缺乏心理准备,因此退休对他们而言,简直是极大的震撼。无所事事是老人家的大忌,难怪他们很容易就领到死亡证书。
      我们的工作可像珠宝般的亮丽,
      或像宝石散发光芒。
      然而动力一旦被取消,致命的落潮
      便开始上场了;
     「动脉硬化」「肺炎」和「感冒」接踵而来,
      人一旦无事可做,
      最单纯的「伤心」就可以要人的命!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可能性与成就。一个人若想在每一个阶段得胜,就必须接受改变的事实;并且在所经历的每个阶段有所作为,做出一些美好又有价值的事情。
让我们听听一位著名心理医师的话:「我从未接过一位信仰上帝的老人的个案,因为他们都不怕死并且十分活跃。」这话岂不含有极重要的启示?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题:称恶为善,称善为恶
经节: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 (以赛亚书五章20节)

说服人把神看为善之事当作邪恶,和神看为恶之事视为善,是撒但惯用的伎俩。撒但说服亚当和夏娃不顺服神(而不是顺服神)可以保证他们得到最完美的人生。他们相信了它,就立即开始经历了罪的后果!虽然撒但的逻辑很荒谬,它仍然继续欺骗人们,使人怀疑神曾经清楚讲过的话。扫罗王希望撒母耳能肯定自己所献上的祭品,虽然他根本直接地违背神的命令(撒母耳记上十五:13)。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公然地不顺服神,却希望因着自己的奉献,能够得到早期教会的嘉许(使徒行传五:1~11)。一位亚玛力的军人希望以刺杀神所膏立的扫罗王,来得到大卫的感激(撒母耳记下一:1~16)。我们同样也会面对称恶为善的试探。我们可能会被说服,以不说实话、撒谎的方式来做些好事。我们可能自称是在推动基督徒为某个罪人祈祷,而事实上是在传播谣言。我们可能声称自己在事业上顺服神的旨意,事实上却是在追逐自己的野心。我们也同样会被试探,把神称为美好之事当作邪恶。神说,爱你的敌人是好的,然而,我们可能保持某种姿态,要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把神的话句句当真,是非常重要的。神不要我们为祂的命令找特例,祂要我们完全顺服。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题: 9月19日
经节: 『我父是栽培的人。 』(约十五章一节)

临到我们的各种苦难,都是父神的使者,受父神的差遣,送礼物来给我们的;我们如果知道这个,就会得安慰了。虽然,照属世的眼光看来,苦难似乎是伤害我们、毁灭我们的;但是照属灵的眼光看来,苦难却是产生祝福的。我们永不该忘记:救恩-世上最大的祝福-乃是世上最大痛苦的结果。所以每一次我们受到神严厉的修剪,刀虽然割得深,痛虽然刺得深刻,但是一想到『我父是栽培的人』,立刻会得到说不尽的安慰。闻声博士(Dr. Vincent)在一个挂满了葡萄的花房里讲说他的故事:『我的园丁新来的时候,告诉我说,这些葡萄藤若不一起割光,祗留下藤茎的话,他对它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我就让他去割;两来我们一粒葡萄也吃不到,可是到了今年,竟长得这般丰满。 』让我们拿这个故事来解释基督人受修剪的经过。修剪好像把葡萄藤剪坏了,园丁好像把葡萄藤割光了;但是他所顾念的是将来,他知道修剪的结果会使它的生命更丰盛,它的果子更饶多。有许多祝福,若不出代价,是永远得不到的。 -密勒(Dr. Miller)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赛六5)
      在差遣以赛亚作祂的先知之前,神先向他彰显自己的荣光。在这荣光照耀下,以赛亚只能哀鸣道:“祸哉,我灭亡了。”在遇见主之前,他的嘴唇已经不洁净了,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然而他自己丝毫没觉察到这些,甚至还自认为很适合作神子民的先知呢。直到神的荣光照在他身上,他才看到自己及神百姓的真实光景。
       既然以赛亚的嘴唇是不洁的,他如何能成为神的代言人呢?使这件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的,就是他在面对神之圣洁时的反应——亦即那一声“祸哉!”的呐喊。有了这样的自知之明,他已预备好接受从坛上取下的红炭来洁净他的嘴唇。让我们特别注意这里所提到的先后次序,因这是我们很好的借镜。以赛亚先是不洁净,然后蒙神光照,接着是洁净的手续,最后神才授予使命,差遣他去服事祂。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
萝卜大战
作者:查思博牧师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箴言22∶6

古代的以色列助产士会涂点油在初生婴孩的舌头上,让其有吸吮的意欲。谚语有云∶“当子女还小时,你便要给他们尝尝主恩,好叫世俗的享乐日後也不能满足他们。”

小时候我最讨厌萝卜,但母亲一定要我吃,终於引发了长达十二年的萝卜大战!我们每星期大战最少三场──母亲总会像发连珠炮一般嚷道∶“乖孩子,吃萝卜吧,萝卜对身体有益!”我则以来福枪回敬∶“不用了,我不喜欢。”母亲继而以火箭炮还击∶“儿子,萝卜对你的眼睛有益,你看,兔子从不用架眼镜!”於是我就火气冲天地投下炸弹∶“我讨厌萝卜,吃萝卜等如把我杀掉;要是我死了,眼睛还有什麽用呢?”最後,她有如军官一般下旨∶“不用多说,吃不下去!”

十二年来我们共大战了1,762场,每次我都大败。但有趣的是,现在我甚喜欢萝卜∶喝萝卜汁,吃萝卜蛋糕;这四十年来我也不用架眼镜──家母果然没错!

今天就给你的孩子尝尝主恩,好叫世俗的享乐日後也不能满足他们。

画虎类犬
黃瑞西牧师著
      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罗7:18)
      东汉时代,被封为伏波将军的马援,有一次写信教训他的姪儿说:「我希望你们在听到有人谈及别人的过失时,能够像听到有人说及父母的名字一样注意,… …龙伯高是一个敦厚,谨慎的人,我希望你们能够仿效他的品行;杜季良的为人,豪侠好义,但我却不愿意你们仿效他。因为如果模仿龙伯高不成,仍可以成为一个谨慎的人,像一个刻鹄不成,刻出一只鹜来,仍可以说刻成相类的飞鸟;如果模仿杜季良不成,将会成为一个轻浮的人,像想画一只老虎,却画出一只狗来一样,变成性质根本不同的兽类了。」
     「画虎类犬」这句成语乃从此出处。后人以此来比喻那些有心求上进,但反而陷入堕落的深渊,想做成功一件事,反而澈底失败了等情形。
【灵训】
     「亲爱的兄弟啊,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约参11)
      充满爱心的使徒约翰,晚年时勉励我们要效法善。保罗也鼓励我们效法基督,但怕因标准太高做不到,所以劝我们效法他,好像他效法基督一样。 (林前11:1)
      效法善的行为及效法伟人,都是每个基督徒所追求的。但是在效法或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有人因没有把握要领,以致弄巧成拙,「画虎类犬」,他们只模仿属灵伟人的外表,而没有进入他们的生命中去学习。有人祗学会了美丽的祷词、属灵的口头语、讲道的架式和语调,却让人嗅不出基督的馨香之气。有敬虔的外貌却无敬虔的实意。他们自称为基督徒,却无基督的样式;他们自称被圣灵充满,却结不出圣灵的果子。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众圣徒之歌
黃瑞西牧师著
                                For All the Saints
                            William W. How, 1823-1897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
          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来 12:1)
    在每一个信徒生命中,神都有创造性的作为,因为祂是个陶匠,我们是泥土,为了荣耀祂的圣名,自古至今,同蒙天召的人,都经过祂的熬炼,而成为祂合用的器血。 「鼎为炼银,炉为炼金,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箴17:3)
    历代众圣徒在患难中被神熬炼,震荡心弦。他们不是没有软弱、跌倒、埋怨,只是神永不撇弃祂的儿女,亲自赐下足够的力量,使他们从「挣扎」步向「得胜」,为主的名作出了荣耀而壮丽的见证。他们向主尽忠,撇下一切跟随主。他们前仆后继,同心合意,背起十字架。因着死在他们身上发动,生却在多人身上发动起来,因他们的馨香之气使后来的信徒之生命得到激励和振奋,虽其外体有所毁坏,但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让我们效法众圣徒之榜样,走信心的道路,到那日同样可听见主对我们说:「好!你这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众圣徒之歌」是William W. How 主教于1864 年为安立甘教会的诸圣日所特别作的。一般在11 月第一主日使用,乃纪念去世信徒的聚会,亦可用于追思礼拜、逝世周年等。原著歌名为「众圣日诗── 见证的云彩── 来12:1」歌词以使徒信经第九条「我信圣徒相通」为其精神。
    William W. How 1823 年生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后, 23 岁即任牧师,历任多堂牧师, 1879 年跃升主教,乃一位工作不倦,律己严,待人有爱,谦卑的主教。 1897 年4 月10 日于爱尔兰度假时,安息主怀,享年74 岁。
              1. 昔日圣徒,如今完工休息,曾在人间,到处宣扬圣迹;
                 哦,耶稣圣名,当赞美不止息:哈利路亚!哈利路亚!阿们。
              2. 何等甜美,信徒团契相交!
我在世苦战,先贤已得荣耀;
                 天上和人间,爱里合一相交: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阿们。
              3. 到那时日,从地极至海滨,众信徒聚集,经珠门入天庭;
                 高声的颂赞,圣父圣子圣灵: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阿们。 .
            *神只能祝福一种人,就是在祂面前心存诚实的人。 ── 倪拆声

-----------------------------------------------------------------------------
摘自
《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火中归来(颜面伤残)
       「爱在哪里,上帝就在哪里。」──齐格勤
       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五日,星期六
       这是我们一家人第一次出外旅行度假。那时正当初秋,蔚蓝色的天空,舒爽的阳光,车外两旁五彩缤纷的树叶,看上去像一幅画。
       女儿坐在我身边,我的儿子一岁的小约珥,坐在我丈夫和妹夫中间的儿童座椅上,妹妹开车,我看到约珥的小头,不住地前后晃动着,嘴里伊伊啊啊地唱歌。
       「今天约珥可高兴了,」我心里想。
       突然之间,我听到一阵大卡车紧急煞车的声音,朝着我们这方向直驶过来。轰隆一声,一股三十六吨猛烈的冲撞,我使摔到前面,但是心里面还是清醒的,不好了,出车祸了!
      「马上要爆炸了!马上要爆炸了!」我爬出来,一面跑,一面恐怖地叫。
       我的丈夫一条手臂刮得血淋淋,妹夫,妹妹,我的女儿都出来了。我放下一颗心。
       「约珥呢?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我害怕的大叫着。 」
       「姊姊,」我妹妹的嗓子很低沉,「约珥在那里。」
       我屏息,不敢相信地在草地上。这孩子原本可爱的脸蛋,又长又黑的毛,柔软棕色的头发,全部都烧焦了,面目全非,两条手臂也变成焦炭。我是护士,我知道我的孩子活不成了。
       教会的牧师知道约珥身上百分之八十五的皮肤都被烧毁,医生救不活了,于是,他带领各地的基督徒为这个孩子祷告,终于救活了他的性命,只是约珥已失去所有的手指,脚趾、一只左手,和漂亮可爱的外形。
      在这大患难中,各教会人士纷纷为我们祷告,爱心接纳不成人样的约珥,使我们重新站起来,我感谢上帝把平安的心赐给我们,小约珥能在爱中成长。
      亲爱的小朋友,主耶稣医治了小约珥,祂也爱你。你可以这样祷告:「亲爱的天父(上帝),谢谢你将独生爱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且为我死在十字架上,又为我复活,赦免了我在生命中许多的错,许多的罪。现在我愿意接受耶稣,成为生命的救主,求你帮助我,爱我
,医治我。奉耶稣的名,阿们。 」(阿们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儿童单张
-----------------------------------------------------------------------------

《旷野的筵席》9月19日
     「二人在以哥念,同进犹太人的会堂,在那里讲的叫犹太人和希利尼人信的很多。」(徒14:1)
      当我们站起来讲道了,听众立即可以发觉我们是著重道理或生命。如果是注重道理,我们就永无风险。我们会小心翼翼谨守自己在道理纲目的范围内,以求绝对的安全,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误会:我们按逻辑次序摆出理由,而借着一个归纳的过程,达致在理论上是无懈可击的结论。但如果我们是注重生命,我们宣讲的方法就大有差别了。我们会不大关心那些技巧上的准确性,因为我们自己早已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单凭道理绝不能维持我们。只要我们能够将基督在祂那活泼的身位里摆在听众面前,并让听众面对面的遇见祂,那我们便知道,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我们要用所认识的基督来服事教会。职事是需要我在神面前看见一个东西,神叫这个东西新鲜的在我身上,叫我能够把这个东西拿出去摆在教会面前。


《竭诚为主》 9月19日
你继续与主同行么?
       我在磨炼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们。 (路二十二28)
       我们受试探的时候,主耶稣与我们同在,这是不错的。可是,他受试探时我们与他同行么?不少人一经验到主为我们成就什么之后,就不再与他往前行了。注意神把你的环境转移,看你是否仍与主耶稣同行,还是与世界为友,随从肉体与魔鬼。我们佩戴着他的徽号,可是有没有与他同行? [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 ]耶稣在一生中不断受到试探;那末,神儿子在我们里面的生命,也会不断受试探。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否与耶稣同行?
       我们会有保护自己的念头,以为应该躲避一些神安排在我们周围的东西。千万不可!神所安排的际遇,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必须面对;同时在他的试探里,要与他不断同行。那些试探不是对我们而发,乃是对他,对我们里面神的儿子而发的。耶稣基督的尊荣,系于我们这肉身上,我们是否持守对神儿子的忠贞?
      你不断与主同行么?这条路要经过客西马尼园、城门口,直到营外;这道路孤单寂寞,你不会再看见任何足迹,只剩下一个声音说:[跟从我。 ]
祈祷◆
主啊,为着这个清晨,我能享有与你相交这个珍贵权利,我赞美你;愿你今天在我里面动工,以致我可以[立志行事……为要成就你的美意]。


《灵命日粮》 9月19日
神的信实
读经: 马可福音11章20-26节
金句: 「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神。』」(马可福音11章22节)
       耶稣曾吩咐门徒要信靠神,但他的话却使我怀疑自己能不能在祷告中达到这么高标准的「信靠」。我从来不曾吩咐一座山投到海里,并亲眼目睹此事成就。
      早期到中国宣教的戴德生(Hudson Taylor)曾说,耶稣在马可福音11章22节所说的「你们当信服神」这句话,也可说成是「抓住神的信实」。
      伦敦西敏特教堂的前任牧师钟马田(Martyn Lloyd-Jones)就很欣赏戴德生的解释,他说:「信心就是抓住神的信实,这么做可以保证你不出错。信心就是眼中不看困难… …不看信心本身也不看那有信心的人,信心就是只看神……只专注于神,只谈论神、赞美神、极力颂扬神的美德。到头来,一个人信心所发出的力量有多大,都是取决于他对神的认识有多深……他对神的认识若是够深,就能全心信赖他所认识的神,而这人的祷告也必蒙应允。」
     「耶和华啊,你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你的诚实存到万代。」(诗篇119篇89-90节)DCM
                                                                   圣民们哪,当永远信靠他—
                                                                           他信实永不改变;
                                                                  任何力量欺骗都无法隔绝
                                                                          神与他所爱的人。
                                                   人生不公平的事有许多,但神却永远信实。

幕后的上帝
经文:

       哈巴谷书1-3章
中心思想:
       哈巴谷书1、3章
提要
       哈巴谷书并不全是先知的讲道,而是一个先知深受困扰的故事。哈巴谷环顾他的犹大同胞,观察每一个人的残暴与不义,他所看到的促使他带着重重疑问向上帝呼求:「主啊,为什恶人在祢的国度裹兴盛昌大,而义人却受尽欺凌?为什么你不纠正这个社会的谬误?」上帝的回答竟比犹大国内败坏的情况更令人震惊:「哈巴谷,我正在做呢!我要用比犹大更腐败的国家--迦勒底--洁净我的百姓,要他们离开恶行。」叫这回答令哈巴谷瞠目结舌、百般不信的再问:「上帝啊,祢的圣洁怎会如此行呢?」上帝很有耐心的回答先知的问题后,哈巴&#8203;&#8203;谷的回应是祷告与赞美!
1章
2章
3章
洁净污秽的国家
用更污秽的扫把
有上帝能做到
义人因信得生(哈2:4)
每日与主同行
       不要怕把难题带给上帝,却要有心理准备接受祂回答问题时的震撼,以及接受祂也许完全不回答的可能。
       从人类的观点看,上帝属天的方式似乎总令属地的我们无法理解,如果哈巴谷坚持替天行道的话,审判恐怕早已如大雷雨一般的涌入犹大了--而且是立刻!但上帝的时间则不然,在巴比伦攻陷耶路撤冷前,悖逆不义的情况还要继续一段时日(甚至更糟),上帝并未要求哈巴谷了解藏在祂时间之后的「为什么」:祂只要祂的仆人平静的信靠祂仍在掌管一切,然后凭着信心前行。
       选一种你正面对且是类似哈巴谷的情况,列出所有你想问上帝「为什么」的问题,现在在本页空白处写下哈巴谷书二章四节后半段及三章十九节等经文,这正是你信靠这位拥有-切答案的上帝的另-种表达方武。
默想
       值得引用的哈巴谷名言
       哈巴谷书二章四节后半段极其重要,以致新约裹引用它多达三次(罗1:17;加3:11;来10:38)。你是否也同意这是个值得重覆的思想?
金言
       哈巴谷书以哀哭为开始,却以凯歌为结束。
-----------------------------------------------------------------------------
载自<<读经日程>>
-----------------------------------------------------------------------------
19-9-2013


太六12
12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这是耶稣教导门徒学习祈祷的主祷文。

「债」这是罪恶的意思,是称谓罪恶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1. 求神赦罪与我们宽恕别人的罪有什么关系?
2. 赦罪与祷告又有什么关系?




祷告是我们与神之间关系的表达,所以若彼此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祷告就失去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破坏我们与神之间关系最深的,莫如我们的罪。
       耶稣教导我们祷告时,也要反省自己的罪。 「免我们的债」,「债务」这个字是「罪恶」一字的另一种表达,意思是表示无法偿付所欠的债,或是指未尽应尽的责任。没有一个人敢说他对人、对神已经尽了完全的责任,内心仍是存在无数罪恶的意念,因此我们要天天求神的赦免,保持与神的关系。
       耶稣提到「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按字意是「求按我们饶恕人过犯的比例,饶恕我们。」一个能接受神赦免的人,他必定体会到神的爱,以致他也能赦免别人。故此,我们祈求赦免时,也同时察看自己,我们内心若没有赦免,那么我们的祷告也是虚假、不真实、没有益处的。在祷告中,我们要天天追求在罪中得释放的自由,不单是与神方面,与人方面也是如此。
我每日有认真为自己的生命在罪中得释放,向神求赦免吗?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阿们灵修机,每日灵修必备佳品。立体声、重低音、圣经朗读、赞美诗歌、名牧讲道……
  • dsu_paulsign:ta_mind
    平静
    2015-4-11 07:50
  • dsu_paulsign:classn_01: 773 dsu_paulsign:classn_02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9-19 06: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不公平的事有许多,但神却永远信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加入团契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8-13 05:31 , Processed in 0.09277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