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埃及记12:21-30 "你们的儿女问你们说∶'行这礼是什么意思?'你们就说……" 出12:26-27 家父常常把我和他一起工作的那些日子挂在嘴边。那时,我还是初生之犊,总在他忙于工作之际,没完没了地向他发出问题,例如∶"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个有什么用?"相信......
---------------------------------------------------------------------------
家事问题
出埃及记12:21-30
"你们的儿女问你们说∶'行这礼是什么意思?'你们就说……" 出12:26-27
家父常常把我和他一起工作的那些日子挂在嘴边。那时,我还是初生之犊,总在他忙于工作之际,没完没了地向他发出问题,例如∶"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个有什么用?"相信许多父母都有过相同的经历。 我相信神创造小孩,就是要他们提出许多的问题,而家庭就是他们问问题的地方。神亦定意要父母为小孩解答问题,若试图制止孩子发问,只会更添麻烦。 在神为人类安排的生活中,总有大大小小的事务和仪式,这些都一再刺激小朋友的好奇心。因此,在解答他们的问题时,更应向他们论及神的伟大作为。 若旧约时代的父母需向儿女们讲论神,那么,我们今天既已认识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和祂在加略山上的死,岂不更应急切地把这些有关神的事告诉他们吗?我们要讲论的事情可多着呢! 你有没有给子女尽情发问的自由呢?你鼓励他们发问关乎人生的重大问题吗? 当然,如果他们向你提出问题,你也得准备好回答他们。你准备好了没有? 祷告
父神,感谢祢藉耶稣基督向我们彰显祢的恩典,又感谢祢叫孩子们藉着他们所问的问题,对祢有更多的认识。求祢赐我们智慧,让我们能明智地解答他们的问题。阿们。 耶和华所定的日子,就是匠人所弃的石头成了房角石的日子。一块石头是否合用,是由谁来决定的呢?当然是匠人。如果泥水匠说某块石头不适合用来盖房子,你就不必拿它再去请教别人了。但有一件顶稀奇的事发生了:匠人所弃的石头,竟然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神把最重大的责任加在其上了。这在我们眼中的确看为稀奇。 接着的一节经文更是稀奇。神指定的那特别的日子,乃是根据神拣选耶稣基督成为房角石的计划而拟定的。让我们来看看,这日子究竟是那一天?这可由使徒行传第四章第十节看出来。那天就是被人所弃绝的基督从死里复活的日子。这观念不容混淆。圣经清楚言明,神所定的这日子,就是主复活的圣日。因此让所有神的儿女在这一天都奉神子的名聚集,并高兴欢喜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 把自己钉死 作者:查思博牧师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约翰福音12∶24
自我追求、自我满足、自我中心──这些词汇道出了“以人为本”文化的核心。要是我们继续为自己而活,最终只会落在失落、不安、恐慌、对人存著介心,以及其他种种困境里。如何才能得释放?只有把自己钉死!试想,当那些穷毕生精力追求一所更大的房子、一辆更好的汽车、更多名利的人得悉这答案时,他会有甚麽感觉?请细读这节经文∶“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罗马书6∶7)。罪只能附在肉体,当你的肉体被钉在十字架时,你在属灵层面上就得著重生,更能展开得胜的新生命;关键在於,你必须“天天冒死”(参见哥林多前书15∶31)。
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但假如麦子死了,就能培殖。你不结果并不是因为缺乏爱的滋润,而是欠缺目标;找一个比自己更大的目标,并为此献上生命吧!例如支持宣教事工、或当主日学导师┅┅只管作一些荣神益人的事,看看你能结出多少子粒!
今天就行动,准备领受你从未尝过的喜乐。
舐犊情深
黃瑞西牧师著
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祂的人。 (诗103:13)
东汉时代有一个叫杨修的人,他很有学问,又有很高的才智,曾给曹操当主簿。有一次,曹操领兵打到汉中,驻在斜谷界口,想再去打刘备,但心里盘算当时的情势,既不能进,又不能守,退又要丢面子,正在为难时,杨修知道曹操会下令班师回去,后来果然被杨修猜中了曹操的心思。曹操对杨修本已疑忌,就借此机会说他惑乱军心,把他杀了。杨修死时才三十四岁。一个是聪慧超世,但因猜中了人的心思而丢掉性命;一个是疑忌过人,竟因此微小事故杀害一个人才。
后来曹操见到杨修的父亲杨彪,问他怎么瘦得这样厉害,杨彪流泪哀声说:「我很惭愧没有金日磾那样能对事情预有见地,还深深地怀着『老牛舐犊之爱』哩!」(见「后汉书」:「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老牛因为非常爱它的小牛,总是用舌头去舐小牛的身体。后人便根据杨彪所说的这句话,引伸成「舐犊情深」之成语,用来形容父母热爱儿女情感的深挚。
【灵训】
很多人形容母亲的恩情,似山高如海深。十个月的怀胎以自己的血液,养活胎中微弱的生命,凸出的肚皮、浮肿的双腿,使美丽的容颜、苗条的身材变得粗肥臃肿,为了生育子女所作的牺牲,也许算不了什么?但这小生命十个月在她身体上所知沉重的负担及麻烦,除了母亲以外,谁又知晓?
子女离开母体以后,母亲哺乳养育,日夜不休关心照顾,母亲的爱永不变质,母亲的爱万古常存。一代英雄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以后,被驱逐到圣希伦岛时,朝夕看海涛之涨落,日夜与诗书为伴侣,使他对人生的感悟极多,曾有人问他:世界最需要的是什么?他很快的回答:母亲。这位英雄的脑海中,可能觉得世界上只有母亲才是最可靠的、最值得尊重敬爱的。回应父母的「舐犊情深」,勿忘父母慈爱的养育之恩,切记经上明训:「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箴23:25)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信靠耶稣
黃瑞西牧师著
Trusting Jesus
Edgar Page Stites,1836-1921
倚靠耶和华,以耶和华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
他必像树栽于水旁,在河边扎根,炎热来到,并不惧怕,
叶子仍必青翠,在干旱之年毫无挂虑,而且结果不止。 (耶 17:7-8)
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区别并不在于有无信心,而在于将信心建立在何处。非基督徒是倚靠他自己,也就是耶利米书十七章五节中所说:「倚靠人血肉的膀臂」;而基督徒乃将信心放在基督手中,一心倚靠神。
这种不同的倚靠所得的结果是相反的,倚靠自己的人会把他的生命落在沙漠里,经上说:「因他必像沙漠的杜松,不见福乐来到」。而倚靠耶和华的人,必像一棵结果子的树,在干旱炎热来到时不惧怕,毫无挂' 虑。
今天你到底倚靠谁的膀臂── 你自己的呢?还是神的呢?
这首诗歌提醒我们每天要像小孩子般的单纯信靠主耶稣。
作者Edgar Page Stites 是一个很活跃的卫理公会平信徒。其祖先John Howland 是乘五月花轮抵美国的清教徒。 Stites 亦为福音诗歌作家Eliza E. Hewitt 的表兄弟。
服役于美国内战后,任职于船帕驾驶员,并有一段时间为卫理公会差派至Dakotas 的国内宣教士。 1921 年1 月7 日死于他的出生地:New Jersey 州的Cape May。
本诗之曲调乃慕迪的同工音乐家Ira D. Sankey 作于1876 年。
1. 我平时当靠救主,遇难事求主救助;
我信心虽还不足,惟要信靠我救主。
2. 求圣灵照亮我心,叫我心满得光明;
求主领我走正路,惟要信靠我救主。
3. 靠耶稣渡过今世,靠耶稣能行万事;
我离世即往天堂,惟要信靠我救主。
(副歌)
靠耶稣渡过今世,靠耶稣能行万事;
我不论走何险路,惟要信靠我救主。
*我的孩子,要信服神,不要疑惑祂,神是值得信靠。 ── 慕安德烈(临终语)
-----------------------------------------------------------------------------
摘自 《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全班只剩下我一个了
王建瑄
有一年我在大学当班长,班上有位同学结婚,大家非常羡慕,我们连女朋友都还不知道在那里,他居然这样好命,已经娶得娇妻了。因为我是班长,所以就负责向同学收礼金共同买了一个纪念品送给他,因此我对这位同学的结婚,虽然时隔三十余年,仍然记忆犹新。
学校毕业后结婚的同学多起来,起初当我们收到喜帖时,就从相反的方向计算,还有那几位同学尚未结婚。
有一天大家很诧异,因为我们收到一位同学的讣闻。大家议论纷纷,非常惋惜,为什么这么早就走了呢?现在我已经五十几岁,走掉的同学虽然不多,但也有了好几位。我在想现在有同学走了,我们就会算一共走了几位。当我们更老迈时,走的多了,我们一定会反过来计算,还有那几位同学还健在尚未离世。如果命长的话,有一天在殡仪馆参加同学告别式,发现全班同学只剩下我一个了,那时的心情想必是十分空虚而复杂的。
人生是空虚的。圣经上说,「空虚的空虚,凡事都是空虚」。这话一点也不错,现在不管你拥有多少,也不管你有多健康,有一天我们必定会两腿一伸,就此倒下,在世的荣华富贵​​都将成为乌有,这怎能不感到空虚呢?
其次我们再想想,这种空虚我们有办法将它补足吗?靠人,这种空虚是永远填不满、补不足的,因为无论你如何努力的赚钱,最后还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两手空空。不管你如何注意健康,哪怕你成为人瑞活过一百岁,最后你还是会两腿一伸的躺在那里。
因此人生要想不空虚,靠人是不行的,必须把这位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全智全能的上帝接到我们的心灵深处,在我们的心中做主,我们就​​会豁然开朗,生命出现新希望。那个新希望就是当我们相信了上帝,接纳了他,有一天我们肉体倒下去时,我们的生命会从死亡的肉体中跑出来,到天父那里去,这个新生命就是圣经上常说的永生。当我们有这样的把握后,我们的人生就会充满了喜乐,因为我们终于知道,有一天离世时我们会去那美好的地方,而我们在世的日子里,也会受天父的看顾与带领,享有平安、喜乐与盼望。
朋友,你的人生空虚吗?何不邀请上帝到你的心中。你可以这样祷告:「天父上帝,我相信您是创造宇宙的主宰。我也相信耶稣基督是您的独生子,为我们的罪被钉十字架。我也要接受耶稣基督到我心中做我的主。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门。」(阿门是诚心所愿的意思。)
-----------------------------------------------------------------------------
转载自《 青少年单张》 ----------------------------------------------------------------------------- 
《旷野的筵席》9月13日
「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来10:22)
我们除了借基督的宝血以外,还能凭什么胆敢进入至圣所呢?但我必须自问,我是否实实在在的靠着宝血,抑或借着其他的方法进到神面前?我说「借着宝血」,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乃指着:第一,我认识自己的罪;第二,承认自己需要宝血的洁净,第三,我亲近神是根据主耶稣所成全的工作。我只靠着祂的功劳来到神面前,而永不能凭着我自己的德行。例如:今天我特别仁慈或忍耐,或者今天我为主做了一些工等等,都无济于事。我也许看错了,但我还是担心我们中间有些人会如此想:「今天我比较谨慎一点,今天我做得更好一点,因此,今天我能更有把握地亲近神,并能祷告得更好!」不是的!绝对不是的!一个清洁的良心,永远不是根据我们的德行或成就,只能根据主耶稣所流宝血而成功的救赎工作。
《竭诚为主》 9月13日
顺服之后又怎样?
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 (约十七4)
顺服不在于外在生活的顺服,而在于意志的顺服,这点一旦达到,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在人一生中,要面临的决定性时刻并不多;其中最决定性的时刻,就是意志的顺服。神从来不强逼人顺服他,也不会苦苦哀求人顺服,他是等候人甘心情愿把意志降服。这场仗是一次过的,打完就不必再打。
得释放的顺服。 [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得安息。 ]只有再我们明白了救恩得意义后,才会把意志降服主,得着安息。任何叫人心思困惑的事,都是对意志的呼唤——[到我这里来。 ]这是出于自愿的行动。
献身的顺服。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 ]这里的降服,是指把己交给耶稣,成为一个有他安息的己。 [你若愿作我得门徒,就把你自己的主权交给我。 ]这样,你余下的人生,就是这个降服的彰显。一旦这样降服了,就不再有什么[假如]。我们不比再理会环境,因为耶稣就是一切。
至死的顺服(约二十一18-19)。 [……别人要把你束上……]你懂不懂什么叫做视死如归?当心在狂喜中对神许下顺服的愿;你很容易会收回的。要紧的是你与耶稣在他的死上联合,直至他不感兴趣的东西,你也一点不再感兴趣。
顺服之后又怎样?顺服之后的整个生命,就是渴求与神亲密无间的契合。
祈祷◆
主啊,我恳求能够看见你。我一直被外院的生活所占据,远离了你;求你宽恕我,吸引我靠近你,以致我能再次与你共用罕有的相交。

《灵命日粮》 9月13日
奇幻马与小孩
读经: 箴言16章18-25节
金句: 「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智慧。」(箴言11章2节)
在《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之《奇幻马与传说》(The Horse and His Boy)一书中,噗哩这匹会说话的马,一直觉得小男孩夏塔像小马一样,需要多加训练,因此噗哩总会说些狂傲自大的话,来表现自己的优越。它自认是一匹英勇的战马,不但技能高超且胆识过人。但是当噗哩听到一头雄狮的吼声时,它却马上溜之大吉,弃同行的伙伴于不顾。
后来噗哩遇到了纳尼亚的国王──狮子亚斯蓝,它才向亚斯蓝承认自己是个既自大、又胆小的失败者。但亚斯蓝却称赞噗哩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短处。
圣经说:「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言16章18节)。在人生中,浮夸的人总有自暴其短的一天。但我们若能学会「骄傲在败坏以先」这个深奥的功课,就会带来转变,使我们能转移焦点,不再一心一意只想自抬身价。一旦在神和人面前能拥有谦卑的灵,我们就能成为传递智慧的管道。 「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智慧。」(箴言11章2节)
自抬身价会使我们的脚步绊跌,惟有一心荣耀神、满足人的需要,才能使我们拥有智者的眼光。 HDF
恩典主,使我谦卑,
带走一切罪恶浮夸;
若靠自己必然绊跌,
助我紧紧靠近你旁。
谦卑和智慧同步,骄傲和羞耻随行。
审判后的应许
经文:
阿摩司书8-9章
中心思想:
阿摩司书9章
提要
如果「一幅画胜过千言万语」,那今天的经文是阿摩司审判预言中最雄浑有力的一篇了!他描绘以色列正如一篮夏天的果实--熟透而且即将腐败。随后在一个不祥的预兆中,先知看见上帝站在祭坛旁边,而灾难就要临到以色列徒具虚文的崇拜上,同时上帝的管教必要开始,但终有一天以色列会复兴也会更新,上帝将再度兴起他们,重建他们的国家,把他们栽种在大地之上。
第8章 | 第9章 | 审判即临的以色列 | 1上帝审判的理由10 | 11以色列受审后的复兴15 | 在篮子里 | 在祭坛旁 | 在大地上 | 每日与主同行
也许你曾经看到这个很受欢迎的标语:「在上帝凡事都能。」但更正确的说,有些事就是上帝也不可能!读完阿摩司书最后一章之后,看看你有多少方法完成这个句子:「_______是不可能的。」
在今天的经文中,你会发现真理不可能离开上帝而被隐藏起来。阿摩司书九章与诗篇一三九篇在描述上帝那使人无法逃避的了解与审判上,有显著的雷同之处。由于今天的经文很短,何不也读一读诗篇一三九篇呢?特别是七到十二节,在这段经文中,诗人是否考虑,然后企图逃避上帝呢? (你至少可以发现五种方式。)他对在黑暗中躲避上帝有什结论? (诗139:12)
上帝的同在使你觉得安慰(如果你顺服),也使你知罪(如果你不顺服) 。今天能够最贴切的描述你和上帝之间关系的,是安慰还是知罪?如果答案让你心烦意乱,找个时间与上帝独处,好好的审视自己的生活。切记,想和上帝玩捉迷藏的人永远都是输家。
默想
「致富速成计画」已经失败
阿摩司书六章四到七节说明以色列奢华宴乐生活的真​​象,以及谁过这种生活:八章五到六节则描述困苦的日子、淡漠的道德观和虐待贫苦的人。这成为一个提醒,金钱只能买到出售的东西--快乐却是非卖品。
金言
上帝不可能做违反祂本性的事。
-----------------------------------------------------------------------------
载自<<读经日程>>
-----------------------------------------------------------------------------


太五27-32
27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28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 29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 30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
31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32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 
耶稣纠正犹太人对奸淫和离婚的事的看法,真正的律法意义是由心而出,并且要常常慎防自己的软弱。
 「休妻」(31节)与妻子解除婚约。

1. 淫念是什么意思?是怎样引起的?
2. 耶稣要求人在两性关系中有怎样态度的?
3. 禁止情欲对生命有什么意义?
 犹太人视奸淫为极严重的罪行,犯事者可被处死刑(参利廿10),犹太人当然不会冒险犯这罪,可是他们就蔑视婚姻,随便休弃妻子,以达到可以与不同女子发生关系而不致犯上奸淫的罪,违背诫命。
耶稣指出奸淫不但是指禁绝的行为,也指禁绝的思想。按照原文的字意,一个男子看见一个女人时,故意有色欲的企图,他就被定罪了;故意用他的眼唤起她的色欲的也被定罪;看女人的时候,目光表现欲望与占有欲的也被定罪。真正的道德要求乃是追求清洁的心,因此耶稣要求人正视内心的淫念,祂坚持要把任何足以引起或勾引人犯罪的事物,从生命中彻底割除,为的是不叫全身陷入罪中,丢在地狱里。
正视内心的淫念,并不是用禁制的方法,乃是追求心灵的转化,积极参予更多良善的行为或事奉神的机会,此外还要使脑中充满好的思想,多让神的话充满内心,渐渐就会远离不洁的淫念。
我的心灵是不是常充满淫念呢?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