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路加福音2:41-52"耶稣说: '为什么找我呢? 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么? '" 路2:49 约瑟和马利亚不见了他们的儿子, 必定感到十分不安和担心, 即使只是很短的时间。当他们最后在圣殿里找到祂, 马利亚问: "我儿, 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 看哪......
------------------------------------------------------
"在我父的家里"
路加福音2:41-52
"耶稣说: '为什么找我呢? 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么? '" 路2:49
约瑟和马利亚不见了他们的儿子, 必定感到十分不安和担心, 即使只是很短的时间。当他们最后在圣殿里找到祂, 马利亚问: "我儿, 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 看哪, 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出人意外地回答说: "为什么找我呢? 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么?"
这是儿子与父母应有的说话态度吗? 耶稣是一个没有礼貌、没有教养的孩子吗?
路加刻意记载耶稣度过的首个逾越节, 是有重要原因的。因为耶稣到了这个年纪, 意味着祂明白自己真正的身分了: "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么?"在耶稣出生时, 天使宣称祂是神的儿子(路加福音2:11), 现在, 耶稣为自己确立这身分!
但作为天父的儿子, 表示祂是被差遣去完成天父的使命的。对, 耶稣来到世上, 是要成就神的旨意, 所以祂说: "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么?"这话也可解作: "你不晓得, 我要为我父作工吗?"
那么, 我们今天要怎样生活, 才配称为神的儿女呢? 我们因信基督成为父家里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 什么才是重要的呢? 若我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倚靠神的大能, 不论环境或顺或逆, 都会看见神在我们的生命里作工。
祷告
圣洁的父, 感谢祢, 因为藉着祢的爱子, 我们能成为祢家里的人。求祢帮助我们更像耶稣, 明白祢在我们身上的旨意, 并且努力去完成祢的旨意。奉耶稣的名求, 阿们。
今天经文: 路加福音2:41-52
41 每年到逾越节, 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
42 当他十二岁的时候, 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
43 守满了节期, 他们回去, 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
44 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 走了一天的路程, 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
45 既找不着, 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
46 过了三天, 就遇见他在殿里, 坐在教师中间, 一面听, 一面问。
47 凡听见他的, 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
48 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 "我儿! 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 看哪, 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
49 耶稣说: "为什么找我呢? 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
50 他所说的这话, 他们不明白。
51 他就同他们下去, 回到拿撒勒, 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
52 耶稣的智慧和身量, 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 都一齐增长。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苏丹被囚基督徒母亲:戴着铐链生下的女儿身体残疾
ByKatherine Weber
苏丹基督教妇女梅里亚姆·易卜拉欣(Meriam Ibrahim)被判死刑后,最近从监狱中释放出来。现在说她在监狱里戴着铐链刚生下的女儿身体残疾。
易卜拉欣从监狱被释放,现在试图离开苏丹。她接受《卫报》(The Guardian)采访时首次谈到5月27日孩子出生时的情况。由于她的基督教信仰,怀孕八个月的易卜拉欣因叛教和通奸罪被判处死刑。接着在北喀土穆(North Khartoum)的苏丹恩图曼联邦女子监狱(Omdurman Federal Women's Prison )被迫戴着脚镣生下女婴。
易卜拉欣还有一个21个月大的儿子,她说因为生育时双腿被铐,女儿玛雅出生时姿势罕见,导致现在身体残疾。易卜拉欣补充说,因为玛雅现在年纪不大,不知道她长大后是否需要协助行走。
易卜拉欣回忆那个充满创伤的生孩子场景时补充说,“我生孩子的时候铐着脚链,脚上铐着的不是手铐,是脚铐。我不能撇开双腿,接生婆接生不得不把我从桌子上拉下来,我不是躺在桌子上生下孩子。”
当卫报问易卜拉欣是否担心这种情况会影响她孩子健康时,她解释说她的女儿因为出生环境,身体残疾,她说,“宝宝已经出事了,我不知道她将来走路是否需要辅助 。”
上周,上诉法院发现下级法院判的死刑毫无依据后,易卜拉欣从监狱释放出来。易卜拉欣和丈夫都有苏丹和美国公民身份。他们接着就前往喀土穆机场,试图离开该国飞向美国,但在机场被捕,指控他们伪造旅行证件出境,易卜拉欣拒绝此次控告。
易卜拉欣和丈夫在派出所调查后释放,他们现在被迫留在苏丹,直到他们按程序得到旅行证件后才能离开。据说易卜拉欣使用南苏丹发行旅行证件旅行,苏丹政府表明她需要有苏丹发行的护照才能离开该国 。
易卜拉欣告诉卫报说,“我有权利使用这些文件和南苏丹护照,因为我丈夫是苏丹南部公民,他有美国护照和南苏丹护照。” 并补充说,“我从来没有伪造过任何文件。”
据说这位基督徒母亲和家人现在在喀土穆避难,直到他们决定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才会离开。易卜拉欣告诉CNN说,她目前所在的地方很安全,这个地方虽然不是很舒服,但绝对很安全 。”
易卜拉欣很诚实地说,上个月的经历让她没有办法做出最好的决定,以将家里受到的风险降到最低。 “我甚至不能确定现在要做什么,我想四处走走,却又不想。 但我在现在所处的环境意味着我是被迫去做一件事情。针对我的离开,每天都有新的问题出现。”
尽管苏丹政府称易卜拉欣不能使用南苏丹旅行证件离开这个国家,但美国国务院表示这位基督教妇女拥有出境需要的所有证件。上周,美国国务院女发言人玛丽·哈尔夫(Marie Harf)表示,“她能不能离开这个国家,主要是看苏丹政府是否允许。”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 题: 7 月04日
经 节:...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吗?
有一位主内弟兄找我,希望从我这里得一些鼓励,他说:「我渴望寻求这样的福,已长达三十年。」
我安慰他:「弟兄,你就快得到了!」
这些年来,他不断地求:「给我!给我!给我!」主却对他说:「来领受吧,我早已预备好给你了!」假如我听见女儿向我要求一块面包,我岂会吩咐她再哭一小时,然后答应她的要求呢?
反过来讲,如果女儿不肯接受我给她的面包,仍然继续哭闹。你是否会认为:「这个孩子真傻!」
坦白说,在天父的家中正有许多傻孩子,他们年复一年吵着说:「给我!给我!」而天父说:「孩子,拿去吧!我早就为你预备好了。」愿我们不要一味哭求;开始学习领受吧!相信神已经垂听了我们的祷告,照我们所求的赏赐给我们了。
─麦克尼牧师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 题: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经 节:我为我葡萄园所做之外,还有什么可做的呢?我指望结好葡萄,怎么倒结了野葡萄呢?
先知以赛亚提到一个在肥美山岗上葡萄园主人的故事。那个人刨挖园子、捡去石头,好让所栽种的葡萄树自由生长。他只种最上等的葡萄树,并在园中盖了一座楼,好守望侵略者与野兽的侵入。他又凿出压酒池,指望结好葡萄。然后,他等候结实。最终他却未收成好葡萄,反而在葡萄园里长满没用的野葡萄。这个故事说明了神与祂百姓的关系。神已经为我们做了所有能做的事,好帮助我们结出丰盛属灵果子的生命。祂把我们由绝望中拯救出来。祂赐给我们圣灵,好在我们生命中结出果子(加拉太书五:22~23)。祂除去我们的罪,使我们能够自由地事奉祂。我们拥有无数版本的圣经,以及前所未有的丰富属灵资源,像:基督教书籍、音乐、录影带、福音聚会或培灵会、教会学校、福音电视及电台、属灵杂志和研讨会等。我们有各类大小不同的教会,有教师及牧师的教导与鼓励。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以祷告来到神的跟前。耶稣说,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 题:7月 04日
经 节:『因为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虽然迟延,还要等候。因为必然临到,不再迟延。 』(哈二章三节)
有一本美丽的小书,名叫『期望所』(Expectation Corner),里面讲到斯罗门(Adam Slowman)在异象中进入神的储藏室,在那里他看见了许多柯异的东西。在许多奇异的东西中间,有一间『延福室』(Delayed Blessings Office).里面藏着人们向神求告的一切东西,神将那些东西留在储藏室内,等候相当的时日赐给人们。
许多人不明白,『迟延』不是『拒绝』。他们不能领会『迟延』是神的慈爱和智慧!以赛亚三十章十八节说:『耶和华必然等候,要赐恩给你们。 』你遭遇的患难,祂都知道;祂必定不是叫过于你能忍受的炼临到你;祂必须等到你里面的废物都烧尽了,才来救助你。
读者,你不要怀疑神的慈爱来伤神的慈心。你应当为着正在途中的拯救抬起头来赞美祂;这样,你一定会得到更丰富的报偿。 -选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需要生孩子吗?
古代社会需要耕种和捕猎来维生,孩子代表了家庭的生产力,所以婚姻的大前题是要传宗接代,增加家族的人口。现代社会结构转变,不须为加强家庭的劳动力而生孩子,加上节育、避孕观念普遍为社会接受,生养孩子成为夫妇两人的意愿而已。
有些夫妇喜爱二人世界,不想顾虑孩子的教养问题,更可以全心发展个人理想,所以决定不生小孩;另外有些夫妇喜爱孩子,婚后首要任务就是生个小宝宝,弄儿为乐。无论如何,男女婚前需要取得生育的共识,切勿婚后才各持己见,不欢而散。
成为爸爸妈妈是要肩负教养的责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抚养孩子的喜乐,却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说明。未有生育计划的夫妇,实在要一起为家庭的未来方向好好筹算。
----------------------------------------------------------------------------------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陈钧陶著
--------------------------------------------------------------
“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弗五26)
关于神对教会的最高启示,可从这封书信看出来。教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不是起始于罪人蒙拯救;相反的,它是起始于信徒在基督里蒙拣选。因此以弗所教会向我们揭示了某种超凡脱俗的东西。我们看到教会在世界的根基奠定之前,就已在基督里蒙拣选,从祂而成形,且注定永远要彰显祂的荣耀。
然而以弗所教会同时也向我们显示,人的罪及人的堕落乃是不可磨灭的事实。每一个属基督的人,固然拥有得自基督的新灵。但除此以外,在他里面还有许多事物是不属基督的。这也是为什么这节经文要特别强调基督如何洁净我们。祂希望恢复我们的纯全,直到我们完全符合神所设计的永恒样式。因此,神确实计划把我们带到一个境地,在那里,我们就不再需要洁净了。但在那天没到来之前,我们仍然需要被洁净。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克制意念 作者:查思博牧师 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
马太福音5∶28 真正的试探来自放纵脑海里的私欲,也许你会想∶“既然无人知道我在想甚麽,为何还要管它呢?”因为你心里想甚麽,你最终就会变成怎麽样的人。经上说∶“因为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箴言23∶7)。撒但要令你沉沦不是先支配你的行为,而是思想。
撒但会撒下各种意念,假如你发现脑海涌现这些意念,那并不是来自你的;但一旦你接受它,并任由歪念改变你的思想,那就成了你的意念。
这些歪念会在你的脑海里蔓生,以你经历的伤痛维持生命,好像病毒一样散播;私欲长得越 盛,你就会越虚弱,直至你精疲力尽为止──千万不要让这悲剧发生在你身上。请细读∶“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麽德行,若有甚麽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立比书4∶8)。
快快将这节经文付诸行动吧! 春风得意
黃瑞西牧师著
这时微微起了南风,他们以为得意,就起了锚……(徒27:13)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名叫孟郊,性情十分耿介,因此很少人和他合得来,只有大诗人韩愈和他一见如故,故后人有「韩孟」之称。孟郊的遭遇很不如意,这从他的诗里那些特多的怨、苦、伤、愁、病、饥、恨……之类的字句很可看得出来。他曾两次考进士不第,直至贞元十二年,才考中了进士,那时差不多己五十岁了,穷困的生活,把他磨失了旷达的气度,到这时才开始开朗起来,他高兴地作了一首「登科后」的绝句,表达他当时愉快的心情,那首诗说:「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
后人便将该诗中的「春风得意」引申为一句成语,来将它当作官场得意或其他事情如愿以偿的颂词。
【灵训】
人生的境遇有顺亦有逆,处逆境勿气馁,处顺境亦勿得意而忘形,当以接受神旨意的心情泰然面对之。保罗说:「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腓4:12)许多人学不会「处丰富」,常常失败于「春风得意」时。
当保罗跟其他一些囚犯被解押上船,要送往意大利去。保罗预感此行不利,因此向大家提出警告。可是押解保罗的军官宁愿相信船长和船主的话,而不相信保罗(徒27:10–11)。这倒也合乎常情,保罗不过是一个手带锁链的囚犯,他懂得什么?他的意见又算什么?这时候,经文说:「微微起了南风,他们以为得意,就起了锚。」,「一阵南风」吹来,恰似人生道上有人走上了一段坦途,事业顺利,自觉前面头头是道,颇为得意。没想到一时的成功反而把他带进危险的境地。经上接着又说:「不多几时,狂风从岛上扑下来。」(徒27:14)。主是掌管明天的,当我们平顺时,更应存谨慎之心,谦卑向主感恩,勿骄矜得意傲人。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在花园里
黃瑞西牧师著
In the Garden
C. Austin Miles, 1868-1946
抺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 ( 约 20:18 )
神的教会如同一个花园,我们每个人在神的手中,按照祂的所赐的恩赐,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些人可能是园中的一棵大树;有的人可能只是朵小花,但是我们都需要栽培。
栽培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主耶稣,祂是园主,也是大园丁,祂知道我们每个人的需要,祂及时的灌溉,也常常按照祂自己的心愿,把我们修理干净,使我们能开花结果,使我们能互相配搭,成为一个美丽的花园,吸引更多来欣赏及归向祂,荣耀祂的名字。
但多少时候,我们肯甘心情愿的顺服在神的旨意之中,任凭祂来修剪管理我们呢?作为受造之物,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呢?我想那就是一颗谦卑及完全信靠顺服的心,如此必成为一个四季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美丽花园了。
此首「在花园里」,系Homer Rodehaver 帐幕布道会开始使用它而出名,仅次于「古旧十架」一诗。
据作者兼谱曲者C. Austin Miles 称,此诗的产生背景是,在1912 年3 月某日,他坐在放摄影器材及风琴之暗房中。圣经正好打开在他最喜爱的约翰20 章。当他那天读的时候,仿佛置身其间,复活节早晨的一幕,历历在其眼前。马利亚在园中与主面对面交谈的画面带出灵感,使作者拿起笔来写出了此不朽名歌,当晚,谱上曲子,此诗就誔生了。
1. 独步徘徊在花园里,玫瑰花尚有晶莹朝露,
忽有温柔声,传入我耳中,乃是神子主耶稣。
2. 我主慈声何等甜蜜,小雀鸟停歌屏息倾听,
主使我听见,天上美妙音,叫我心快乐苏醒。
(副歌)
祂与我同行,又与我共活,对我说,我单属于祂;
与主在园中,心灵真快乐,前无人曾经历过。
*唯一能使你有辨别力的方法就是借着一个被洁净的心思。 ── 吴汉斯-----------------------------------------------------------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浴火凤凰──吴维杰的故事
吴维杰 当时,说好是假离婚的,却假戏真做,孩子的爸爸避不见面,孩子也被他带去藏了起来,争了几次以后,原来的生命价值全然崩溃。在这个世上,还有谁是可以信任的呢?两位最亲爱的人都给了她最深的伤害。一位是要她到舞厅上班赚大钱,而逼得她十六岁即离家出走的母亲;一位是与他生小孩,却设计骗她失去儿子、婚姻与家庭的丈夫。
尝试自杀没死,连哭都哭不出来。
那天,台上的讲员见证他以前是如何如何,而现在接受耶稣之后,生命又有怎麽样的改变,当他引用圣经「若有人在基督里,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五:17)这段经文时,她的心好像被搅动一般。接受耶稣可以得著新的生命,成为新造的人?这不正是心底最深的需要与呐喊吗?眼泪像决了堤,跑到前面回应台上的呼召,接受代祷与祝福。尔后,开始很认真的参加聚会、读经、祷告,专心的等候。迫不及待的要看自己将会是什麽样的「新」?转眼几个月过去,她仍认真的祷告,如飢如渴的听道,遇到人就传道讲她从讲台听来的信息,她也去找了个工作,生活填得满满的,好似很积极、很充实。然而每当夜深人静,常因想念儿子而泪流不止,因见不著他,就对他父亲生出怨毒的恨。
似乎信仰没有改变她,甚至好像比以前更糟。舌头彷彿是黄莲做的,吐不掉又吞不下去,真是苦不堪言,只能哭著祷告耶稣,赐她新生命,但似乎得不著。她常常哭到眼肿心慌,内心不断地呼叫:「难道神的话是在哄骗像我这样的人?难道这份信仰真如有些人所说的,只是人一种心灵上的寄託?」
有一天,她应邀去参加一个家庭礼拜,饭前,女主人率先跪下,请大家和她一同祷告。她也跟著跪下,忽然她的过去一幕幕展现在眼前,她清楚地看见自己的骄傲、自私、嫉妒、怨恨、虚妄、贪婪……,她被惊吓得无以复加,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偏狭与缺失,自己其实是这麽丑陋,又犯了这麽多重罪。她甚至告诉自己:「我若是孩子的爸,我也不要与这样的女人过一生!」她又惊又愧,简直有点恨恶自己。
但突然有很温柔的声音在她里面:「若有人在基督里,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又说:「我的肉真是可喫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喫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里面。」她如同被一双充满慈爱的手怀抱著,心里却充满不能言喻的平安和喜乐。她在心中恳切祷告,一方面自责种种不义,一方面也感觉自己的心灵彷彿有鳞片掉下,变得清明、透亮。
从此,只要有机会,她就要介绍耶稣,使她的家人、同事、朋友、邻居,都能与她一样得著救赎的恩典。谁能想像一个三次企图自杀的人,会在短短的几年后,变得这麽热爱生命。
离婚五年后神再为她预备了另一半。他,是她的吉他老师,当兵前向她求婚被拒。再见面,恍如隔世。用了五年时间,他以一个大哥哥身分,试图帮助她挽回这段婚姻,但因为孩子的爸爸不想再被婚姻束缚,在双方同意下,结束了这段婚姻。
这时,这位吉他老师,也是她的初恋情人再度向她求婚,她答允了。他们在一九八九年开始了「多加福音中心」,专以服事失婚妇女为主。其间已带领许许多多人重获了新生。
若你愿意可以这样祷告:「亲爱的主,我愿意接受你作生命的救主,求你带领我、指导我,演好自己的角色,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阿们是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生命探索》
--------------------------------------------------------- 
《旷野的筵席》 7月4日
「你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路6∶35)
主的仆人除了应该学习接受,还应学习给出。我记得有一次,我决定星期五要搭船往闽江上游一个地方去传道,那时我手头仅有十五元,我必须为旅费仰望神。我一直祷告,但钱仍没有来。星期五早上我再祷告,不但钱没有来,里面反觉得我应该送五元给一位同工。我想起主曾说过「你要给人,就有给你的。」我向来不是爱钱的人,但那天我真是爱惜金钱,觉得很难给出去。我又祷告说:「主阿,若你真要我给出去五元,我愿意。」但里面并不愿意。这是我一生第一次因钱财而流泪。到底我顺服了神,把五块钱给了那位同工。给了钱之后,我充满属天的喜乐。
我预备星期五晚动身。我对神说:「原有十五元已经不够,而你叫我给出五元,岂不是更不够了么?」当时我真不知道怎样祷告。我决意乘小火轮先到水口,再坐小木船转到建瓯。我到了水口的旅程只用了很少的钱。当小火轮将要到的时候,我以为不该照我的意思祷告,并且若是不这样做,结果将会好一点。所以我就向主说:「我现在不知道怎样祷告,求你替我做。」我又说:「若是你不给我钱,请你预备一只费用便宜的船。」抵达水口时,很多小船的船夫来兜生意,其中一个只要七元,这价钱比我所预料的少得多,因为按规矩要多好几倍。我问船夫为什么要得这样少,他说:「这只船已经有一个县政府的人包去,我可以让出后舱另外搭一个客人,所以我不在乎船费多少,但你要自己预备伙食。」我本来有十五元,在我给了同工五元,坐小火轮用了几角钱,小木船船费七元,伙食用了一元多之后,我到建瓯还有一元三角。感谢主,赞美主,因祂的安排总是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