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次求婚》(101回目のプロポーズ)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播出的连续剧,由浅野温子及武田铁矢主演。故事讲述一个外貌平凡的中年男子,经历九十九次相亲的失败,终于遇见所爱。他全凭一颗无怨无悔、诚恳付出的真心,追求心仪的对象,终于感动了美人的芳心,下嫁为妻。拍摄时,连武田本人也曾自嘲配不起女主角,然而该剧却感动了很多女士,当年的收视率一直高企。男主角的一段对白,可作男士的借鑑:「爱是可以改变一个人,当你真正喜欢对方,就会跟喜欢的人一起改变。」
该剧集的成功显露了一个启示:女人盼望嫁给一个怎样的男人呢?可能不是英俊洒脱的美男儿、也不是才气洋溢的富家子,而是能够给她一辈子幸福的男人。
-------------------------------------------------------------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陈钧陶著
-------------------------------------------------------------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彼后一20) 这里的“私意”不是指诠释的人,而是指被诠释的经句。换句话说,圣经的预言不可只凭上下文来解释。举例来说,马太第二十四章应当参照与它相关的其他经文来研读。因为圣经的预言,没有一个是可以独立解释的。往往一段预言性的经文需要参照许多其他相关经文来看,才能领会,否则就容易落入“随私意解说”的陷阱里。
确实,神的道是一贯的,藉着圣经的文字表明出来,因此我们不可以断章取义,而当参照神在前后所说的话来斟酌我们的诠释。无疑的,圣灵会赐给我们新的亮光,对神的旨意有精辟的透视或甚至新的发现,但更周全稳当的办法,还是将我们的解经奠基在神已经说的话上面。千万不可偏离这个原则。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学会独处
作者:查思博牧师
(耶稣)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
约翰福音6∶15
如果你无法独处,你就无法鼓励他人;也许你口若悬河,却只是空泛之谈,因为你空无半点经历。只有先与神独处、领受他的话,你的劝勉才值得让人铭记,保罗说∶“我就没有与属血气的人商量”(加拉太书1∶16)。神委以他几乎无法担当的重任,他不得不到亚拉伯沙漠独处三年。如果你希望与神建立关系、领受某种异象或是确认生命的方向,你必需与神独处。只有听到神的微声,你才能藉此鼓励他人。
杰克斯的祖母曾以采棉花为生,从奴隶一般的苦役中挣扎过来,最终获得学位,更在学院当讲师。杰克斯说∶“她学会独处而不感到孤单,学会凭著理智自得其乐,并藉著与神相交得著信心和安稳。她也能看透眼前的困境,对未见之事欢欣鼓舞,对未来充满信心及盼望。”
你又如何?你是否也有些似乎无法实现的梦想或目标?你可选择坚持或是埋没它,若你选择前者,你就要浇灌它──但只有与神独处才会得著浇灌它的源头。
注重“灵里的”源头,就不需屈从“外在的”枷锁了。
克绍箕裘 黃瑞西牧師
你们既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照着应许承受产业的了。 (加3:29)
箕是一种器皿,多用竹、柳或藤等柔软的植物织成。裘,是用一片片的兽皮,缝合而成的一种衣服。制这两种东西的人,都要经过长期间的学习,运用熟练的技巧,才能够制成完善的箕和裘。 「礼记」一书里,有:「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意即如果父兄是从事铸治金属工作的,子弟们因看惯了冶合各种金属,来把残破的东西修补完善,就会先学用一片片的兽皮,缝合成为一件裘袍,作为学冶金的初阶;如果父兄是造弓的能手,子弟们看惯了家长把筋角挠屈成弓,也会先用竹、柳等柔软的东西编织成箕,作为学造弓的初步。这是循序渐进的方法,因为先学织了造裘袍,然后学冶金会比较容易;先学织了制箕,才学屈挠筋角制弓。 「克绍箕裘」乃出于「礼记」这几句话,用来表示子孙继承先人事业。
【灵训】
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凡属于基督,有信心的人,从属灵的关系来说,都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可以照着应许承受产业,换言之,所有基督徒都是亚伯拉罕的子孙,都继承了亚伯拉罕的信心。
信心的成长,是需要长时期的操练的。信心是与神发生正常关系的基本因素。我们借着信心才能进入基督徒的生活(得着罪的赦免)。信心二字在圣经中是非常重要的,来11:6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信心是我们得救的因素。信心有各种不同的程度,有些人「没有信心」(帖后3:2),还有的人在「信心上不足」(雅2:5),甚至门徒亦曾「小信」(太14: 31)。
要继承信心之父的遗产,就要操练信心。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大地风光
黃瑞西牧師
For the Beauty of the Earth
Folliott S, Pierpoint, 1835-1917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 (传 3:11)
丰盛人生,要不离欣赏大自然之美丽。只顾物质金钱之享受,说来有点庸俗,不能说包括整个丰盛人生。要过快乐满足美丽人生,就要从天父所创造的大地风光中去体会。
大自然的韵律,山川美丽之景色,可令人心旷神怡,忘形物外,在山光水色之优美环境中,见着小鸟啼鸣,旭日初升,花草树木吐出幽香,绿草如茵,清风徐来,令人俯仰天地间,有一种心怀开展之乐,这是美丽世界,良辰美景一切不需要金钱便垂手可得,所谓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赞美创造的主,因祢没有隐藏祢的智慧和能力!赞美主创造大地,便我们有栖身之所,也让道成肉身的主耶稣住在其中,彰显救恩!
本诗作者Folliott S. Pierpoint 于1835年生于英国历史古镇Bath 是一位安立甘教会的平信徒。从剑桥皇后学院毕业后,在Somerset 大学教授古典文学,后来成为一位独立作家。虽然写了不少诗歌散文,歌颂他对大自然的爱,但只有此诗「大地风光」至今仍被采用在圣诗集里。
此首圣诗是Pierpoint 大约29 岁那年所作的,当时住在英国的Bath ,在欣赏神所创造的美丽风光中,有感而写。此诗最早出现在1864 年出版的「赞美的祭」之诗歌集内。最初是为着教会圣餐礼拜之用,后来在感恩节中成为受欢迎的歌,它是一首儿童喜爱之圣诗。 | 1. | 环观大地好风光,仰视美丽好穹苍,想起出生到如今,
主爱时常绕我旁。敬向全能万有神,献上颂扬与感恩。 |
| 2. | 静观昼夜每时分,形形色色美丽中,绿水青山描写巧,
日夜星辰点缀工。敬向全能万有神,献上颂扬与感恩。 |
| 3. | 神赐人间父母爱,兄弟姊妹手足亲,人间天上友朋多,
长享主爱与深情。敬向全能万有神,献上颂扬与感恩。 |
| 4. | 神圣之主恩无量,奇妙大爱无穷尽,白白赐给世上人,
从此天人享安宁。敬向全能万有神,献上颂扬与感恩。 |
*能看见看不见的,才能做不可能的! ── 考门夫人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人生重担几时了?
林宜春
报上记载,现在台湾也有许多肾脏病人,像欧美那些有钱人一样,到大陆、非洲、印度等落后地区,向活人买「肾脏」。由这件事可以看出,人的本性总是喜欢活,希望活,想尽办法也要活下去。人的本性不愿意死,甚至是惧怕「死」,因为不知道死后将往哪裡去。可是,根据一项统计,台湾地区每年约有四千多人的死因是--自杀。为什麽呢?我发现古人的一句话,很适合来形容他们--「生有何欢?死又何惧?」
一个人如果活在世上,没有什麽欢喜快乐的事;相反的,每天却要背负很多重担,日复一日,年复一日,痛苦的活下去,当然,他会有这麽大的勇气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更多的人,虽然没有自杀的行动,却常有自杀的念头。他们并不是没有勇气自杀,只是觉得有责任继续活下去。他们中间,有些人是为了父母,不愿让父母伤心难过;有些人是为了儿女,不愿让儿女没有依靠,所以继续背负痛苦的重担,勉强自己活下去。
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裡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人生在世,因为没有和创造世人的神,有正常的生命连结,所以在魔鬼的辖制之下,必须背负许多重担。有时是事业的重担,有些人事业面临危机,週转不灵,甚至必须向高利吸血鬼(地下钱庄)借贷;有时是感情的重担,所爱的人移情别恋;或是疾病的重担,遍寻良医、吃遍各方良药,病仍不得医治;或是家庭破碎的重担、夫妻感情不睦;或是学业的重担,也曾有人受不了学业的压力而自杀,或是精神错乱……人世间,真是充满了形形色色的重担。
神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只要我们和这个源头接连上,我们心头的重担,便得卸下。我们便得著力量,得以轻省的生活。神的儿子--耶稣,为了救我们脱离魔鬼的辖制,亲自来到这世上,为我们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日复活,升天,回到祂荣耀的宝坐。只要我们来相信祂,祂便能救我们脱离魔鬼的辖制,让我们心中有喜乐、有平安,你就不会再觉得「生有何欢?死又何惧?」了。相反的,你会觉得生命多麽美好,多麽有意义!你也会像我一样,学习诗人来歌颂神,说:「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圣经,诗篇十六篇11节)
朋友,你也可以接上生命的源头,在这个世上得享安息,拥有满足的喜乐和永远的福乐。你可以这样祷告:「天父上帝,谢谢你赐给我救主耶稣基督,我相信祂是你的儿子,并且为我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我的罪得赦免以后,你就赐给我平安和喜乐。奉耶稣的名祷告。阿门。」(阿门是诚心所愿的意思)
-----------------------------------------------------
转载自《生命探索》 -----------------------------------------------------------------------

《旷野的筵席》5月4日
「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约13:17)
我认识一位在日本的老年姊妹,有一次一个小偷闯进她房子里骚扰,她发现那小偷饥饿极了,于是就凭着她在主里面那单纯而实际的信心,为那不速之客预备饭菜,等他吃完之后,她又把自己的钥匙交给他。小偷看见她的所行而极感羞愧,在那时候,神也借此向他说话。因着这位老姊妹的见证,这小偷今天已是一位在基督里的弟兄了。
许多基督徒的脑袋装满了教义,但他们的生活,却与此大相径庭。举例来说,虽然他们知道以弗所书一至三章所说的,但却忽略了四至六章那实际的命令,就如弃绝谎言,彼此顺服,恩慈,饶恕,孝敬父母,爱妻子,听从主人,宽容,怜悯,儆醒祷告等。如果你的生活,与你所领受的教训有违背,那就比你没有受教更不好。神有没有给你一些命令?若是有的话,你就该将自己投靠于祂,并求祂帮助,叫你起来实行祂的命令。

《竭诚为主》 5月4日
替代的代求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 (来十19)
当心别以为代求是把自己的同情心,带到神面前,然后要求他照我们所求的成就。哦我们能亲近神,完全是由于主耶稣作成这赎罪的工作。我们是[因耶稣的血,坦然进入至圣所]。
属灵的固执,是代求中最大的障碍。因为同情心的根据,是我们里面和别人里面那些自以为不必用血来救赎的部分。我们以为还有些好处与德行,是不必用血来救赎的。这观念所产生的障碍,叫我们无法代求。我们没有与神爱人的心合一,我们生神的气;我们总有自己的主意,代求就成为天然同情心的自我吹擂。耶稣自己成为罪,就把人所有的同情心彻底地改变了。替代式的代求,就是立志把我们对人的天然同情心,换上神对人爱顾的心。
我是固执还是作神的代替者?与神的关系是失调还是和谐?在闹意气还是属灵?偏行己路还是与神同心?
祈祷◆
主啊,你最明白在展开未来之前,那种奇异的感觉.此刻极之需要提升我的情绪/思想和心态.求你确证我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