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最难相处的人,也有上帝的形象。
亲爱的
灵修单元:亲爱的
标 题:4月26日
经节:“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创世记十二1-2)
亲爱的弟兄姊妹: 摩西离开法老的皇宫,离开埃及,到神为他预备的地方,结果改变了以色列人历代为奴的历史;亚伯拉罕听命出去,离开本地、本族和父家,结果成为大国,成为世世代代人的祝福。
这两个例子清楚告诉我们,要在主里得胜,都必经历一个割舍的历程,与旧有的、有害的事物切断,与老我诀别……甚至与本家本族敌基督的传统分离,切断。
摩西出埃及,是与那些邪风偶像的罪中之乐决裂,是与强权对峙,这虽不易,但也是理所当然的。何况,他选择站在神一面,从不惧怕人能将他怎么样。
可是亚伯拉罕,他是离开本家本族到不可知的地方;换言之,本来的,也没什么不妥当,甚至是好的。
看!主要人与祂同行,有时候是要你如此带?信心与勇气的回应!试想,如果亚伯拉罕不肯,不听,后果会如何呢?原地踏步,或者丰衣足食仍保,可是最好的------与神同在同行的经历及随后而来的祝福,就一笔勾销了。或许,他与自己一家,仍过?自满自足的生活,却失去上好的,没法把福音传出去,带给别人。
《雅比斯的祷告》的作者魏肯生博士,在成为金牌畅销书作家后,神向他招手,呼召他全家到非洲去。他与妻子经过数月祈祷,终于毅然离开本家、本族和既定的事奉,到非洲去。在非洲,他们一家人全情投入,开拓教会,?与扶贫,他分享他们由无到有成功开垦种植园,解决当地粮食问题;三天里,他关在酒店房内,没有吃食,双膝跪地,向神呼求;你的名字是供给者,你不愿看见人饥饿,请赐食物给这些人民……
三天后,寥寥数十名美国义工,成功开垦超过一千个种植园,解决了当地人的饥饿问题。
今日,主向你发出的呼召是什么呢?或许不若亚伯拉罕、摩西、魏肯生一样,远离本家本族本地;或许不如那些宣教士一样,离乡别井。或许只是简单不过的行动与回应;牺牲早上一个小时的睡眠,早起与主亲近;或者不理会?体的压力,在众人都认为讲耶稣老套的场所,例如办公室、聚会场合中见证主。更简单的,遇见一位满脸愁容的人,跟他打个招呼说:“耶稣爱你。”
思想:“惟有那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行为完全的,他是神。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在高处安稳。”(诗篇十八32、33 )
心语:求主赐我勇气与智慧体贴圣灵,回应主的呼召而行。
列王纪
本书撒母耳记的延续,记录王国在大卫、所罗门的全盛期至沦落到王国分裂、最后灭亡的历史,是从与神立约的角度来描述;国家与君王的福祉,端视他们是否忠心遵行记载于摩西之约上的义务。 大纲:
大卫王离世与所罗门登位 王上一至二章
所罗门的智慧和富强 王上三至四章
所罗门建造圣殿 王上五至八章
所罗门声名远播 王上九至十章
所罗门的堕落 王上十一章
王国分裂 王上十二至王下十六章
亚述攻陷以色列国 王下十七章
巴比伦打败犹大国 王下十八至廿五章
列王纪上十二至十三章
重点:罗波安继位;以色列十支派叛变;耶罗波安造牛犊陷民于罪;神僕违命而死。
钥节:你们给我出个甚麽主意,我好回覆这民。(十二6、9)
所罗门虽从神那裡得著智慧,可惜他得了智慧后,并没有敬畏赐祂智慧的神,而倚仗自己的智慧,放纵情欲,大兴土木,以致作王后期,人民落在苦困中。
百姓在他儿子罗波安登基的时候,前来对他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作苦工,现在求你使我们作的苦工、负的重轭轻鬆些,我们就事奉你。」
罗波安没有从父亲所罗门得著良好的生命教育,面对百姓的要求,他不晓得到神那裡去求问,也没求问先知,单向人求教。
他先向父辈的长者求教,他们建议王用怀柔政策,收买民心。他又请教同辈朋友,这些年轻人从没有治国经验,目空一切,唆使罗波安对百姓说:「我的小拇指头比我父亲的腰还粗。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导致国家分裂。
怀柔或是高压,都是出于人;神的选民需要的是出于神的。因此,任何问题,我们都必须带到神面前,求祂指引。
默想: 自己的事、教会的问题,我们多请教谁?有带到神面前吗?
-------------------------------------------
转载自《读经日引》
---------------------------------------------

活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