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71|回复: 1

[【每日灵修生活】] 每日灵修生活2014年04月20日 最激进的教导

  [复制链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4-20 06: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约翰福音5:1-18“并且称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神当作平等。” 约5:18 耶稣临终在十架上引述了诗篇31:5的话时,祂加上“父啊”两个字。当祂祷告说∶“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祢手里”时(路加福音23:46),祂...... 
---------------------------------------------------------------------------
最激进的教导
约翰福音5:1-18
“并且称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神当作平等。” 约5:18
  耶稣临终在十架上引述了诗篇31:5的话时,祂加上“父啊”两个字。当祂祷告说∶“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祢手里”时(路加福音23:46),祂是抓紧神是祂的父亲这个奇妙的真理!
  在今天所读的经文中,我们发现这是耶稣最激进的教导,因为祂“将自己和神当作平等”。而此话一出,立时惹怒了宗教领袖,触动了他们的杀机,因为他们不相信祂是神的儿子。
  事实上,当耶稣在世时,祂作了许多事情,都是当权者视为激进的,例如,他们不喜欢祂在安息日治病。
  但耶稣确是神的儿子,只不过他们解释神的律法时,太过墨守成规,沦为律法主义,以致误解了律法的原意∶要爱神和爱人(马太福音22:36-40)。
  令人诧异的是,耶稣竟然邀请我们也一同称神为我们的父亲,祂对门徒说∶“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6:9)。
  神并非一位严厉的校长,或一位要惩罚我们的员警,也不是一位对我们漠不关心的远房亲戚。通通不是!相反,祂是我们可靠的父亲,向我们流露祂的关心和爱。我们可以信靠祂,正如耶稣临终前在十字架上所说的∶“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祢手里。”
祷告
父啊,我为着耶稣当日这些“邀进”的教导感谢祢,因为这些教导为我和祢带来一个突破的关系 —— 我可以称祢为父!求祢帮助我完全信靠祢,又提醒我,我可以像耶稣一样,将整个生命交托给祢。奉耶稣的名,阿们。

今天经文: 约翰福音5:1-18
1 这事以后,到了犹太人的一个节期,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作毕士大,旁边有五个廊子;
3 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
5 在那里有一个人,病了三十八年。
6 耶稣看见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愈吗?”
7 病人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
8 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
9 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
10 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犹太人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
11 他却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吧。’”
12 他们问他说:“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什么人?”
13 那医好的人不知道是谁;因为那里的人多,耶稣已经躲开了。
14 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
15 那人就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
16 所以犹太人逼迫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做了这事。
17 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
18 所以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神当作平等。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欧斯汀认为“焦虑”是千禧一代信仰减弱的原因
    湖木教会(Lakewood Church)的约尔·欧斯汀(Joel Osteen)牧师提出,千禧一代人生活中的焦虑让他们的信仰越来越弱。
    欧斯汀牧师周四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表示,美国圣经公会下属的最新调查表明,有信仰的年轻人数量在下降,“我对此感到很失落”。
    湖木教会是美国最大的教会之一,每周参加礼拜的人数超过52000人。该教会的牧师说,“我认为现在存在更多的影响因素,比如说分心,今天跟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不同。”
    “有很多人因为这个原因被拉走,它也给我们想要做得更好提出了一个挑战。”
    这项调查由巴纳集团(Barna Group)组织。调查发现,千禧一代(18-29岁)更容易怀疑圣经,64%的人认为圣经是神圣的文学(相对于所有成人的79%);35%的人认为圣经包含人们过上有意义的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相对于所有成年人的50%);39%从来没有读过圣经(相对于所有成人的26%)。
    “美国成年人、青年人和老年人明显意识到了自己国家的道德滑坡,”美国圣经公会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伊·彼得森(Roy Peterson)说。“当他们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希望他们能找到他们的指南--圣经。圣经可以扭转颓势,并帮助读者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欧斯汀认为,尽管民意调查的结果如此,他的教会仍然认为“很多年轻人真的很爱神”,并提出了千禧一代需要看到更多真实活出信仰的人。
    “年轻人能看透虚假,他们更加怀疑圣经,”这位牧师说。“不仅是我,还有更多人都认为,他们希望看到真正信仰的人,不仅仅是遵从法规和宗教,而是爱上帝,做有益于他人的事。”
    他还谈到了即将到来的“希望之夜”大型活动。该活动6月份在纽约市的洋基体育场举行,估计将吸引超过5万人。他指出,许多前来参加活动的人的信仰还没有达到成熟到去教会的程度。
    其他大教会的牧师,比如说在亚特兰大“热忱城市教会”(Passion City Church)的纪里欧(Louie Giglio)牧师等,也纷纷表示年轻人步入成年期的时候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困惑。
    今年3月份,基督邮报就“千禧一代信仰越来越少,并且离开教会”的趋向采访纪里欧时,他分享说:
    “我不想贬低这些调研成果。我觉得当我们自己在19-22岁左右时,都对人生的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疑问和想法,那再正常不过了。教会中的人和教会之外的人都这样。我们质疑自己来自哪里,也试探着曾经抱定的信念。我觉得每个人都是这样。我并不觉得我需要相信很多曾追随耶稣的千禧一代基督徒正成群结队地离开教会。他们也许只是离开他们小时候所在的那个教会,而没有彻底放弃教会。有很多教会并不在统计范围内。”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标  题:4 月 20 日
经  节:我要将暗中的宝物和隐密的财宝赐给你,使你知道提名召你的,就是我─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以赛亚书四十五章3节)

    眼睛失明一如被黑幕遮蔽双眼后,我心里的头一个念头是:「主会怎样使用一个盲人?」我长时间受过专业训练,并且献身担任牧师多年。因此当我发现视力退化,曾试过各种办法以期挽救视力,但都失败。我所担心的事终于来临,医生宣布我视力全失,此后我必须过昏天暗地的日子&#8231;老实说,心灵的创伤较之肉体的损伤,打击更大。
     借着祷告灵修,我终于找到新的能力与平安。我的办法是当我无法成眠时,便默想圣经上的话,结果我竟然学会以往未曾有过的祷告。因此我不再讨厌睡不着,我正可以躺在床上与神交通,而获致平安与自信,等于是让我发现到暗中的宝物!
我下定决心要使每天大半的时间充满勇气与喜乐。我知道那些跟我同住的人,有权享手欢乐,我不能因为自己受苦就剥夺别人的欢乐。我也不能因为残障而放弃享受欢乐的权利,甚至自暴自弃,不再寻求继续走下去的能力与信心。
     我没有闲功夫自艾自怜,也不认为自己丧失价值。正好相反,我确信最好的日子还在前面&#8231;虽然我活在黑暗中,但绝不孤单,因为主与我同行,祂能够使黑暗化为光明。借着祂同在的亮光,使我发现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这正是暗中的宝物,而上帝造我的主,给我能力在黑暗中歌颂赞美祂。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标  题:膏耶稣的脚
经  节: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马利亚似乎被吸引到耶稣的跟前。在所有耶稣的跟随者中,马利亚是那一位去膏抹耶稣脚的人,这并不令人讶异。门徒们似乎也有同样的机会,可以表达自己的爱,但他们的骄傲阻挡他们向耶稣表达爱意(约翰福音十三:12~13)。马大也愿意服事,可是她与耶稣的关系却异于马利亚的。当马大为了伺候耶稣,在厨房忙碌时,马利亚正喜乐地坐在耶稣跟前,聆听祂的道(路加福音十:38~42)。因为马利亚是如此认识及爱上耶稣,她自然能够谦卑自己,强烈地向耶稣表达爱意。如此深刻与诚挚的爱,只有从与耶稣亲密的关系,才能培养出来。我们向耶稣表达爱意的方式,取决于我们与神的关系。除非花时间与祂在一起、倾听祂的声音、体验祂的爱,我们对祂的爱不可能成长。如果发现自己对耶稣的爱减退,或者心里有挣扎不想服事祂,这对我们是一个清楚的指标,告诉我们应该要多花时间到耶稣跟前。我们可能十分活跃于基督教的活动,却忽略了与祂的关系。在花时间与主亲密地相交、聆听祂的声音、接受祂的大爱之后,我们自然预备好要事奉祂。只要是祂的旨意,即使是付上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辞。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标  题: 4 月 20 日
经  节:『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四章六节)

     有一次我在山脚下散步,看见一个小孩骑着自由车上山去。路又斜,风又紧,那孩子用尽了力气,却仍向前不得。他正感力竭的时候,恰巧一辆无轨电车经过,向着山顶驶去。
     那孩子赶紧伸手抓住车后的一根横梗,他一点力气都不用花,似飞一般地上了山顶。此时我就发生了一个感想:
     『我现在这样疲乏、软弱,正向自由车上的孩子一般。我尽力向上而行,可是多少困难、拦阻,接踵而来,使我筋疲力尽。但是在这里有一个力量--主耶稣无限的力量--可以给我使用。
     我只需与祂接触、与祂交通,虽然仅有,占心的一个小指头钓住祂,也已经足够叫祂的力量给我们使用,来应付一切我所不能胜任的事情了。 』
     这一次,我不只得了一个属灵的教训,也把我一身的重压抛去了。 --译自更完美的生命(The Life of Fuller Purpose)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浪漫的事
   「最浪漫的事,是在我不舒服的时候,男人愿意端上一杯热开茶给我喝。」
    这是一位女性在网志发表的心声,她说的「不舒服」正是经痛的困扰。
    男人没有月经的烦恼,从来不会明瞭女人生理上的苦楚,也不懂得体谅女人在经痛时所引发的情绪波动。这时侯,她渴望得到爱人的关怀与呵护,难怪当女士隐隐作痛时,男士若能见微知著,细心地端上一杯热茶,确实值得女性嘉许。
    女人的心灵需要其实很简单,只要在适当的时候,让她有被爱的感觉,她便会感到十分幸福。至于甚麽是适当的时候,你知道吗?原来每个月至少有一次能让你发挥你的浪漫气质,要珍惜机遇呀!
-------------------------------------------------------------------------------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陈钧陶著
--------------------------------------------------------------------------------

“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十三8)
       属灵的实际就有这种卓越的特性——它没有时间的印记。一旦你碰触到那实际,时间的因素就消失了。举例来说,关于预言,从人的观点来看,是有预言这回事,但从神的观点来看,这就是实事,而没有预言这回事。
      我们的主说,祂是首先也是末后的,祂是阿拉法也是俄梅戛;但请记住,祂是两者的合并,祂同时兼有两者。这不是说,祂有一段时间是那首先的,另一段时间是那末后的;祂同时是首先与末后的。这也不是说,祂有一度是阿拉法,后来又变成俄梅戛;祂乃是从永远到永远都是阿拉法与俄梅戛。当然在人的眼光中,祂不是俄梅戛,直到祂将来如此显现自己。但在神的眼光中,祂现在就已是俄梅戛。就我而言,昨日的“我”与今日的“我”已大不相同,明日的“我”也会跟今日的“我”有别,但耶稣基督却永远是“我是”。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怜悯
作者:查思博牧师
要取┅┅菖蒲┅┅调和做成圣膏油。
出埃及记30∶23,25

     制圣膏油所用的第三道香料就是菖蒲,这道香料也可制成“菖蒲乳液”,用以舒缓痛楚及治病,很明显,菖蒲象徵怜悯!请细读∶“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马太福音9∶36)。那位好心的撒玛利亚人并不是从旁看看,感到恶心就走开,耶稣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路加福音10∶33-34)。布斯将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怎能叫一个连温饱也未得满足的人相信神就是爱呢?”
     怜悯之心把我领到罗马尼亚,我曾十九次探访及帮助当地的儿童,他们都是共产主义失败之下最不起眼的受害者。我给他们送上粮食、衣物和关心,有许多儿童更患有爱滋病、乙型肝炎和寄生虫。孤儿院的屋顶又有许多漏洞,每逢下雨,孩子就会浑身湿透。我们就在孤儿院附近发现一座大
教堂,本想邀请当地人民开展事工,却遭拒绝,於是我们就著手修葺孤儿院,并提升他们的生活素质∶盖屋顶、铺水泥车路、增设游乐场、换掉好几百个尿渍斑斑的床铺和床垫,并且送去四十吨的粮食和救援物资。
     怜悯是要付上代价的,但同时带来了神的祝福∶“眷顾贫穷的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耶和华必搭救他”(诗篇41∶1)。

你选择上前,还是从旁经过呢?
作舍道傍
黃瑞西牧師
    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 (雅1:8)
从前有一个没有主张的人在大路旁边造一间住宅。房子快要造好,路人甲从那里经过,对他的房子端详好一阵,大发议论说:「要是我是住宅的主人,我就不是这样造法。」那没主张的人连忙请教:「依你先生的意思该怎样造法?」,「你应该把门窗的方向全都朝东,太阳一出来就射进你的卧房,这样就可以养成早起的习惯,岂不很好!」
   「对对,你的意见真宝贵,我马上照办。」于是房子拆毁了。房屋第二次快要落成的时候,路人乙又来发表意见:「住宅要紧的是冬暖夏凉,而只有向南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现在你的住宅向东,这怎么妥当呢?」「对
对,你的的话很对!」房屋又被拆毁,第三次重建。
出主义的人愈来愈多,每一个出主意的人都有他的一套理由,没主张的人觉得他们的主意都是对的;于是他的住宅拆了又砌、砌了又拆,
三年过去了,没主张的人还没有把他的住宅造好。
   「后汉书」的「曹褒传」中有「谚言作舍道傍,三年不成」就是引这个故事的。
后来的人便把「作舍道傍」作为一句成语比喻没有主见的人,一事无成。
【灵训】
    在基督里成熟的人懂得怎样行路和站稳,而不成熟的小孩子却容易跌倒。雅各说:「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飘摇不定的信心就是表示心怀二意,一个心怀二意的心是一个很危险的心,因为它将导致堕落跌倒,把你的心保守固定在神的道上以及神的恩典上,那你就永远不会堕落跌倒。
    保罗在腓立比书3:13中作见证说:「我只有一件事」这里表示保罗专心一意牢记一件事,没有分心!因此无疑的,他能面对危险而且说:「这些事情没有一样可以动摇我,能行完我的路程,成就从主耶稣领受的使命。」(徒20:24意译)  
    今天,好为人师的人比比皆是,你要有智慧做决定,别人与你是不同的,你是神视为特别的一位。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我曾舍命为你
黃瑞西牧師
                              I Gave My Life for Thee
                           Frances R. Havergal, 1836-1879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
                      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祂是爱我,为我舍己。
(加 2:20)
        曾有人作诗说:「主啊!祢奇妙的爱,我真愿意明白,到底它如何带祢来,受死在加略山,哦!叫我能明白它,使我能接受它,哦主阿!祢为何竟来付上我的罪价!」 每逢想到耶稣基督,神的爱子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我的心就会激动,眼睛亦不期然地充满泪水。我实在无法明白,祂为什么要来,为着我的过犯受害!
      圣经给了我们答案──因为爱! (约3:16-17; 约壹书4:9-10) 祂是甘心乐意为我们舍命的,在临终时,祂把自己的灵魂交在父神手中。祂用自己生命的代价,将我们从罪中买赎出来,叫我们单单归向祂,并且赐给我们权柄作神的儿女,承受一切的丰盛。
这是何等大的救恩啊!
      本诗作者Frances Ridley Havergal 素有「最甜美之圣诗家」之誉,1836 年12 月14 日生于英国Worcestershire 的Astley,排行老幺,其父系英国名牧兼作曲家(William H. Havergal) ,除了天赋之外,她在语言及音乐方面接受很高的训练,但她总是保持一伙童心,单单仰望主,谦卑主前,每一行诗都经过祷告才下笔,惜因体弱多疾
,终于43 岁与世长辞。
      此诗产生背景如下:她在德国Dusseldort 进修时,某日参观博物院,见走廊悬挂着一幅由Sternberg 所作之油画,名为"Ecce Homo" 是一幅耶稣画像,头戴着荆棘冠冕站在彼拉多和犹太人面前。
画像下边写着「我曾舍命为你,你舍何事为我?」Frances 深受感动,就作了此诗。

1.我曾舍命为你,我血为你流出,救你从死复活,使你由死得赎。
为你,为你我命曾舍,你舍何事为我?
2.我曾抛父家庭,并我荣光宝座,凄凉孤身独行,在此暗世经过。
为你,为你天家曾舍,你抛何福为我?
3.我曾将父救恩,从我天上携来,此恩充满你身,即我宽容仁爱。
为你,为你大恩曾施,你将何物献我?

                   *十字架不但结束了基督的生命,也结束了每一个真正跟从主的人的旧生命。 ── 陶恕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祂仍活著(复活节)
大光宣教福音中心出版部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达文西旷世之作,丽莎的神韵被这位大画家捕捉得淋漓尽致。笑有千万种,为什麽独独达文西笔下的丽莎如此令人回味无穷呢?很多专家对此问题发生了兴趣。有人说蒙娜丽莎的美是一种知足的美,是一种纯母性的美;也有人说她的微笑是宁静、安详、和平的表徵……每个评论都有其独到之处,但有一点是绝对肯定的:丽莎的微笑展现了生命的美。其实,春天的花朵,黎明的朝露,也都提醒了我们生的可贵。了解生的定义,对生命执著的人,他的处世是积极、活泼的。
     人在世上不断的追求,基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加丰富生命,延续生命。可惜,人的寿命太有限了。有人说世界唯一公平的便是死亡;凯撒大帝作古、秦始皇西归,历史上各式风云人物似乎都难逃此一劫数,今日的你我也一样会面临死亡的恐惧。
     「七日的头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著所预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滚开了。他们这就进去,只是不见主耶稣的身体。正在猜疑之间,忽然有两个人站在旁边,衣服放光。妇女们惊怕,将脸伏地,那两个人就对他们说,为什麽在死人中找活人呢?祂不在这裡,已经复活了。当纪念祂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的,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裡,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
      这段经文是记载在圣经路加福音二十四章,多麽不可思议,你相信吗?死人复活,并且是照著祂所预言的,不早不晚。
      对一个热爱生命的人而言,复活、重生是何等美好的事。很多法师、道士、修行者藉著打坐、禁食、禁欲来达成不朽身躯。躯体不腐烂就能象徵生命的不朽吗?古人说人之可贵在于气,没有气,焉可谓为生?在这麽多伟大著作、杰出人物中,唯一敢说我是唯一,我是真理,我是复活之主,我是生命之粮的,仅有一位──耶稣基督。经过时间的更迭,这个在二千多年前所说的话,至今仍没有人能推翻。复活与重生也因此显得更加珍贵。                        
      我不知你是否对你的生命产生怀疑、恐惧,孔子虽说:「未知生,焉知死」,耶稣却告诉我们:「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裡去」;又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你愿意尝一尝重生的喜乐吗?复活的主不但在那时代复活,如今也活在我们的生命裡。如假包换,请为自己做个明智的抉择吧!
      朋友,你愿意让复活之主活在你的生命裡吗?你只要这样祷告:「天父上帝,谢谢您赐给我耶稣基督,做我复活的主,做我生命的粮。我现在就接受耶稣做我生命的主。今后我对生命和死亡不再惧怕,并享受重生的喜乐。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阿们是诚心所愿的意思)
----------------------------------------------------------------------
转载自《特殊节日》
-----------------------------------------------------------------------

《旷野的筵席》4月20日
   「神阿!求你鉴察我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诗139:23-24)
    真正的自知,并非从自省而来。自省永不能引导我们进入明确的认识。事实上,当从神而来的光照亮时,我们才能有所看见。我想这是很简单的,如果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脸是否干净,我们怎办呢?我们是否用双手仔细地去摸遍面部呢?当然这是不行的。我们必得找一面镜子,把自己的脸带到光中,在那光里一切都显得清楚了。
    你是否明白「鉴察我」这话的意思呢?这当然不是指着我自己鉴察自己说的,「鉴察我」的意思,是指着「你鉴察我」!这是蒙光照的路。这是让神进来鉴察我们。我对自己的真实认识,不在乎我鉴察自己,乃在乎神鉴察我!

《竭诚为主》4月20日
圣徒也谗谤神?
      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里都是是的,所以藉着他也都是实在的。(林后一20)
      
耶稣在马太福音二十五章所说的比喻,是一个警告,指出我们对自己的能力也会判断错误。这比喻所论到的与天然的禀赋毫不相涉,乃是指圣灵所赐给人的恩赐所言。属灵的才干决不是以学识惑才智去衡量,而是以神的应许去衡量。我们所得的若少于神所要我们得的,过不多时,我们就会埋怨神,好像那仆人埋怨主人一样:[你对我要求这么高,却没有给我足够的能力,你太苛求了了;你放我在这岗位上,我根本无法向你效忠。]这涉及神的全能的问题,切勿说[我不能]。千万别让天然的才干限制了你。我们若接受了圣灵,神就希望圣灵的工作在我们身上彰显出来。
      但仆人事事自以为是,反倒处处怪责主人:[你的要求,与你所赋予我的才干,根本不成比例。]神说:[先求我的国和我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你竟忧愁挂虑,对神大肆谤渎?忧虑正意味着这仆人在想:[我知道你会在我遇危难时,丢下我不顾。]一个天生怠惰的人,总是吹毛求疵说:[我根本没有机会。]一个在属灵上怠惰的人,同样向神吹毛求疵。懒惰的人总爱我行我素,有他独创的主意。
不要忘记,在属灵上的才干,是以神的应许来量度的。神能成就他的应许么?答案就视乎我们有没有接受圣灵。
祈祷◆
噢,主啊,愿你今天与我们真实地同在——愿圣灵同在的极大喜乐弥漫四周。


《灵命日粮》 4月20日
永远长存
读经: 彼得前书1章17-25节
金句: 「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马可福音13章31节)
    爱尔兰都柏林城堡里有座东方博物馆(Chester Beatty Library),其名字取自一位乐善好施的企业家。博物馆很漂亮,不但有雅致的咖啡厅,还有各式各样的展品。
    其中,最让我眼睛为之一亮的是圣经古抄本。我沿着展示区,缓步向前,看着新约福音书抄本的碎片。这些抄本可以上溯到主后第三世纪。在二十世纪中叶发现死海古卷之前,这些抄本可算是圣经最古老的版本。就这样, 神的话穿越时空,得以保存下来!
    就在我凝神注视圣灵所启示的文本残篇之时,突然有个感动: 神的话真是永远长存。正是因为神的话永远长存,我们可以信靠当中的信息。耶稣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马可福音13章31节)后来,耶稣的门徒彼得也说:「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彼得前书1章24-25节)
    神的话语,世世代代,永远长存,永远是人生最值得信靠的向导。 WEC
圣经屹立,永远长存,
世间荣华,转眼灰尘;
圣神启示,赐给万人,
诫命律例,我愿献身。
圣经就像指南针,永远指引正确方向
亲爱的
灵修单元:亲爱的
标  题:4月20日
经  节:“你行这大事使仆人知道,是因你所应许的话,也是照你的心意。”(撒母耳记下七21)
亲爱的弟兄姊妹:
   昨天我说及我自己的一段祈祷经验,本来这事情我不愿随便地说,恐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以为我在夸耀自己的祈祷。其实,我心里明白的很,我们有什么可夸的呢?要夸也是指?主夸口,我们可以夸的,不过是自己的软弱而已。在这件事上,我可夸的软弱是什呢?   
   注意,整个祈祷的前期,有数月之久,圣灵没有让我们做什么高言大志的祈求,甚至他没让我们为病例的减少和消失祈祷。我得到的领受,只不过是悔改认罪而已。关于这样的悔改认罪祷告,(历代志下)七章有清楚的指示,主说: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自卑远离恶行,我必医治他们的地。   
   我也曾提及,所罗门王求智慧治国,而这智慧包含了敬畏神的意思。昨天的经文,摘自(列王纪上)的一段,就是出于所罗门王的祷文。   
   今天,我们再看所罗门王的爸爸------大卫王的祷文,大卫被认为是认识神心意的人,因此他的祈祷,单纯直接,承认是神行大事。他深明是神行大事,让他知道,这大事是照神的应许,也是照神的心意,而非我们人能作什么。  当日我那段祈祷经历,也是这样,这只不过是神的应许;我们回转悔改,祂就应允(王上八37-39)。难道只有我一人如此吗?
   不是的,那段日子,千千万万的信徒都如此行,我只不过是这队伍中的一点一滴而已。因此那个黄昏,就是我不回应,我没有和小朋友一起祈祷,主一样会行大事,医治这城市,因为按祂的心意,祂的时间到了。   
   主透过透一个小孩子,让我学习回归小孩子样式的纯洁自由,也让我像小孩子一样单纯顺服、回应,使我可以与祂共享天国的福乐,经历祂大能的手,只因祂爱我,愿意我在祂的得胜中有份。那么,祂只爱我吗?当然不,祂爱你又爱我,祂爱世上每一个人,十字架的救恩是给世上每一个人的,圣经说神爱世人,就是世上的每一个人,我们呢?我们只要以信接待祂,以信心的行动回应祂,顺服祂的带领,与祂共享天国的胜利,共享得胜的喜悦。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子,除去重担,除去个人得失荣辱的包袱,坦然无惧的与主同喜同乐同行。   
思想:“我这样愚昧无知……然而我常与你同在,你搀?我的右手,你要以你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诗篇七十三22- 24)   
心语:求主除去我事奉的重担,赐我清洁谦卑的心,按主的心意而求,赐我自由顺服主的心,按主的指示而行。  
“惟有那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行为完全的,他是神。”(诗十八32)
撒母耳记下
  《撒母耳记下》记载神权政体下理想君王大卫的事蹟,以色列国得以兴盛,神的应许得以实现。其中也记录了大卫的软弱和犯罪,在神的恩典下,大卫治国之道成为日后列王的标淮。
大纲
大卫作王 一至十章
大卫犯罪与悔改 十一至十二章
押沙龙的事蹟 十三至十八章
大卫重登王位与临终之言 十九至廿四章
撒母耳记下廿三至廿四章
重点:大卫的遗言;大卫的勇士;大卫核民数的罪;三天的灾疫;大卫献祭。
钥节:我家在神面前并非如此;神却与我立永远的约。(廿三5)
   大卫是神拣选,是合乎神心意的王。然而他是否神心意中理想的君王呢?
   大卫被神的灵感动,描述神理想的王,说:「那以公义治理人民的,敬畏神执掌权柄,他必像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地发生嫩草。」
   大卫自知距离这理想君王甚远,说:「我家在神面前并非如此。」但是神曾与他立约:「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七16)
   大卫确信神永远的约,知道弥赛亚要从他家而出,祂要永远坐在大卫的宝座上。祂才是神理想的君王。在祂管治之下才有公平公义,惟有祂能带来国泰民安。
   耶稣基督必要再来,祂要以王的身份降临,建立祂的国度,统治全地。然而祂今天是教会的元首,是我们的王,问题是我们有否尊祂为王,顺从祂,把祂今天的国度表明出来。
默想: 谁是我的王呢?自己、世界、基督?还有谁呢?
---------------------------------------------
转载自《读经日引》
---------------------------------------------


四月二十日
   信徒的心灵如同冬天生长的植物,适于患难而不适于安乐。患难使信徒生长,安乐使信徒凋毙。   
   大卫在漂流的时候,天天有性命的危险,他一时离了主也不行,他的诗篇也多半在受苦的时候写的;神说大卫是「合乎我心意的」。神说他好,别人也说他好,连他自己也看自己不错。但他作了犹大、以色列两家的王,国泰民安,列国降服,为自己兴家立业,度王宫中享受的生活,睡的是温舒的床,不是山洞石头地;吃的是珍馐美味,不是又饥又渴;行路是骑马乘轿,不是蹿山越岭;日头平西了才从床上起来,不是头发被夜露滴湿,可以说苦难没有了。肉体固然是享了福,心灵却软弱了,爱神的心也减少了,与神的旷野中甜美的灵交也失掉了,因此他陷在大罪中,是一般人所没有犯的。   
   若是他仍然在受苦难,在旷野漂流,被扫罗追赶,是绝不能犯如此的大罪的。可见神不是不能叫苦难离开信徒,但为了信徒的生长,祂特意叫苦难临到祂所爱的人,用苦难来保守他们的心灵,所以我们不要疑惑说:「为什么天这样冷,风这样大?」要知道这冷风是与我们有益的,是神叫冷风吹来的。这是神的爱、是神的智慧,若没有冷风,你就凋毙了,因为你就是适合生在寒冷地带的植物,不适合温带的天气。
  「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现在却遵守祢的话。」「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祢的律例。」(诗一一九67、71)
------------------------------------------------------
转载自<<活水>>
------------------------------------------------------
  等候甚么(廿九)── 上帝转回
经文:
     赛八1~22
钥节:
     我要等候那掩面不顾雅各家的耶和华,我也要仰望祂。(赛八17)
参考经文
     尼九26;伯四十二10;诗六4;九十13;歌二17;赛十四27;六十三17;结卅三11;亚九12;雅五20
提要
     有一种等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世界和在罪中受捆绑的世人。今日的经文是描述上帝的僕人以赛亚,为了他的同胞手足,陷在罪中不知悔改,导致上帝向他们掩面不顾,他于心不忍,为他们代求,为他们等候,他立志:「我要等候那掩面不顾雅各家的耶和华,我也要仰望祂。(I will wait for the LORD, who is hiding his face from the house of Jacob. I will put my trust in him.─NIV)」(赛八17)虽然他的同胞手足让他失望,但他的上帝却是他所信靠的,因他深信:「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祂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祂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诗一○三8~10)
     以赛亚耐心等候在上帝面前,为他的同胞手足代求,诚如神人摩西所祷告的:「耶和华阿!我们要等到几时呢?求祢转回,为祢的僕人后悔。」(诗九十13)以赛亚为所有的信徒立下美好等候上帝的好榜样,眼看周遭的人陷在罪中的悲惨景况,心生怜悯,顾念他们正向灭亡之路奔去,愿意为他们的灵魂,守望等候上帝的怜悯和拯救。这样的等候是主所喜悦的,也是蒙福的事奉。

默想
1.为这个罪恶的世界、堕落的世人,悔改归向上帝来代求守望,是需付出代价的,耐性等候上帝转回也是不容易的,但它却是需要的。历代圣徒为我们留下美好的见证,他们亲身经历上帝的信实和能力。
2.这个世界黑暗愈深,守望等候的需要也愈大,能站在等候上帝岗位上的呼召也就愈加迫切。亲爱的,你愿意加入这个荣耀事奉的行列吗?
等候的金言
1.天天等候上帝是我们生活中绝对必要的,但愿满有恩慈的上帝赐下这恩典。——Andrew Murray
2.在我们亲近等候上帝时,一方面操练我们的敬虔、谦卑与耐性,一方面上帝也藉这机会,将属天的亮光照进我们的心,让我们习惯「时刻与上帝同在」的想法。——Andrew Murray
等候的应许
1.耶和华阿!求祢转回,搭救我,因祢的慈爱拯救我。(诗六4)
2.耶和华阿!我们要等到几时呢?求祢转回,为祢的僕人后悔。(诗九十13)
3.耶和华阿!祢为何使我们走差离开祢的道,使我们心裡刚硬不敬畏祢呢?求祢为祢僕人为祢产业支派的缘故转回来。(赛六十三17)
等候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祢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祢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我们要全心全意信靠祢。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
载自<<读经日程>>
--------------------------------------------------------------------------------
20-4-2014


林前三1-5

1.弟兄们,我从前对你们说话,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在基督裡为婴孩的。2.我是用奶喂你们,没有用饭喂你们。那时你们不能吃,就是如今还是不能。3.你们仍是属肉体的,因为在你们中间有嫉妒、纷争,这岂不是属乎肉体、照?世人的样子行吗?4.有说:「我是属保罗的。」有说:「我是属亚波罗的。」这岂不是你们和世人一样吗?5.亚波罗算甚麽?保罗算甚麽?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

保罗指出哥林多信徒属灵生命的光景。

「肉体」(1节)- 非指身体,而是人与生俱来的罪。

1. 为甚麽保罗称哥林多信徒是属肉体?
2. 为何他们的属灵生命不能长大?
  

 
肉体情欲的放纵会直接影响人属灵生命不能长大,只停留在婴孩的地步,这是很可怜的。
  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就是这样,使保罗感到难过痛心的,就是他们本该是成长,可以在灵裡吃乾粮,怎知他们仍是吃灵奶。
  他们的属灵生命没有长大,仍是一个属肉体的信徒,因为他们依然受?肉体情欲所控制,他们中间存在了很多嫉妒纷争的事,彼此不能接纳,甚至互相批评及攻击,这都是肉体情欲的表现。
  生命不能成长是悲哀和令人感到痛心,属灵生命不能成长也是如此。基督徒在基督裡,本应是一个美的生命改变,是谦恭、和谐,可是当人仍是放纵肉体的情欲,这种改变不但会停止,还会倒退。
  今日有些信徒外面像是成长,内裡却是婴孩;外面像是属灵,内裡却是属肉体。你的属灵生命是否每天都在成长呢?每天是否更像基督呢?
我信主有多少年日?我是否仍是一个肉体的基督徒呢?
--------------------------------------------------------------------------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dsu_paulsign:ta_mind
    平静
    2015-4-11 07:50
  • dsu_paulsign:classn_01: 773 dsu_paulsign:classn_02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4-21 06: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
    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
    !(亚四章六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加入团契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11-24 07:03 , Processed in 0.10286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