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8月6日
经节:“他们到了以琳,在那里有十二股水泉,七十颗棕树……”(出埃及记十五27)
亲爱的姊妹:
“溪水旁、青草地”常是基督徒用来形容退修,享受与主相近的亲密境界。
<诗篇>第一篇将一个常思想主话语的人,比喻做一颗溪水旁的树。这树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 <启示录>也提及水旁的生命树,叶子有医治的能力。
上面引述的经文,出自<出埃及记>。以色列人从红海出来,在旷野走了三天也找不着水,到了一个叫做玛拉的地方,却因那里的水苦不能喝。以色列人发怨言,于是摩西呼求神,神将一颗树指示给摩西看,要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
为什么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呢?显然,这是神再一次向以色列人施怜悯,又为他们行神迹,供应他们。之前,以色列人经历的神迹多得不胜枚举:过红海,击打磐石取水,在埃及降十灾等等……但是以色列人稍有不如意,就怨气冲天,把一切神曾为他们做的都抛诸脑后。
不如我们从喻意的角度看这一事件,想想,为什么玛拉的水会苦呢?我们日常生活里,有没有稍遇不如意便大吐苦水,把生活上值得感恩的事情都抛开?
此外,为什么一株树可以使水变甜?
<诗篇>所比喻的树,栽在溪水旁,因而得到水的滋润,汲取了水的纯净,是一株生命树。 <以赛亚书>说主除了用水浇灌口渴的人,也用灵浇灌人;生命树,除了用水浇灌,也用灵浇灌。就是这生命和圣灵的律,叫人生长,叫人活得甜美丰盛。
朝这方向思想,我们便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提示:神的话好比干粮,我们得到这粮的喂养,再加上圣灵活水的浇灌,便可以得到灵命的滋润,活泼生长,不再规限在礼仪教条和律法主义的律里,却是活在生命与圣灵的律里。
思想:“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这话是指?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约翰福音七38 -39)
心语:当我阅读主的话,求主以圣灵浇灌我,教化、更正、启迪我,使我可以活出主话语的丰盛能力,每时每刻都靠圣灵和主的活水得生命。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三5)
林后七5-13
5我们从前就是到了马其顿的时候,身体也不得安宁,周围遭患难,外有争战,内有惧怕。 6但那安慰丧气之人的神借?提多来安慰了我们;7不但借着他来,也借着他从你们所得的安慰,安慰了我们;因他把你们的想念、哀恸,和向我的热心,都告诉了我,叫我更加欢喜。 8我先前写信叫你们忧愁,我后来虽然懊悔,如今却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们忧愁不过是暂时的。 9如今我欢喜,不是因你们忧愁,是因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来。你们依?神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因我们受亏损了。 10因为依?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 11你看,你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或译:自责)。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洁净的。 12我虽然从前写信给你们,却不是为那亏负人的,也不是为那受人亏负的,乃要在神面前把你们顾念我们的热心表明出来。 13故此,我们得了安慰。并且在安慰之中,因你们众人使提多心里畅快欢喜,我们就更加欢喜了。
当保罗在马其顿的时候,患上疾病,又面对种种的逼迫,在绝望之余,他就遇见提多,知道了哥林多教会悔改的消息,于是满心快乐,深得安慰。
1. 「依?神的意思忧愁」(10节)--指为自己的罪恶和软弱而难过,向神悔改,因而得生。
2. 「世俗的忧愁」(10节)--是以自己为中心,只记挂己身的得失。
1. 保罗在困苦中,怎样体验神是一位安慰的神?
2. 为什么哥林多教会信徒的改变能安慰保罗的心?
3. 保罗得了这安慰后,有什么改变?
保罗给我们的印象向来是一个非常坚?,而且又是大有信心的人,所以我们完全不能想像,他会有丧气的时刻。可是当我们认识生命的时候,就会明白世上没有超人,每一个人遭遇困难的时候,都会有惧怕和丧气的时刻。
丧气并不出奇,但问题是如何面对丧气,保罗虽然遭受困苦,心里有恐惧,但他仍是认定及仰望他的神,他相信他的神是一位能够安慰丧气之人的神。神的安慰并不是抽象的感情反应,而是具体的鼓励行动。
神是借着哥林多教会的转变来鼓励保罗,当保罗写了第一封书信给哥林多教会后,知道他们仍没有改变,保罗心中便满有忧愁,于是他再另写一封信严严的责备他们,只是保罗心里极度难过,甚至后悔用的词可能太重了。当他心中正在丧气之际,神就借着提多带给他哥林多教会改变的消息,使保罗心得安慰与鼓励,神就是这样再度提升保罗的斗志。
你是否为生命的奋进正在感到丧气呢?抬起你的头来,仰望那位能安慰丧气之人的神,祂一定能把具体的安慰与鼓励带到你的面前!
神可以怎样安慰我呢?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