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团契 ╋

 找回密码
 注册 | 加入团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基督徒的价值观---值得一看,值得思考

2010-6-13 15:26| 发布者: 麦子| 查看: 5137| 评论: 0

摘要: 一位牧师在旅途中意外的捡到一枚珍贵的宝石,另一位识货的旅客看到那宝石后,爱不释手,遂提起勇气向牧师索取,牧师就毫不犹豫地送给他,那旅客喜出望外,兴高采烈的捧走了。几天后,这旅客回来找寻这位牧师,说:现 ...
  一位牧师在旅途中意外的捡到一枚珍贵的宝石,另一位识货的旅客看到那宝石后,爱不释手,遂提起勇气向牧师索取,牧师就毫不犹豫地送给他,那旅客喜出望外,兴高采烈的捧走了。几天后,这旅客回来找寻这位牧师,说:现在,我还希望拥有比这宝石更贵重的东西,您是否可那乐意把如此贵重宝石都舍得给去的心,也送给我?
  随着二十世纪末政治、经济、社会、宗教及家庭体系的解构,人们心中思想着的不是价值(value), 而是重物质、谈拜金、爱享乐的价格(price)的社会中,我怀疑会有多少人,在捧走那宝石后,会再回来找比宝石更贵重的东西,我更怀疑,有多少人能像故事中的牧师,乐意将那足使人享乐半辈子的宝石给去的!在经济挂帅、国家经济强就等于国家强的的社会中,最叫信徒混淆的,大概就是价格与价值了!
人生最要紧的是求活得有所值,才值得活下去。当一个人认为死比活更有价值时,就会选择死而不愿活。中国人有“死有重于泰山”之说,若因怕死而求生,就叫作苟且偷生;在这种情况下就是生不如死。当死比生更有价值时,选择死就更有智慧。应当如何作出正确的决定,价值观是决定性的一个因素。由此可知建立个人价值观是多么重要!让我们先来了解何谓价值。
  一、价值观的定义
  “值”是指实在的价值,“价”是人为的标签,叫“标价”。值能确定,价却不一定;讨价还价即是卖者与买者尝试在价与值上达致协调;卖者想得价超于值,买者想得值超于价。卖者先出一个价,买者就嫌价太高。
卖者说:“物有所值”意思是你花钱买这东西是值得的。
买者说:“物是有所值,我才想买;但这物不值这价”意思是价高于值,不值得买。
卖者说:“一分钱一分货”意思就是价与值是相等的。
买者说:“我看是一分钱半分货,半分货不值得一分钱,不买!”意思是减价50%。
卖者说:“好吧,就半价卖给你。”现在买者大概知道已经上当,但鱼已上钩,只好硬着头皮付钱。上当原因何在?就是买者心里并不知道那东西真正的价值多少?出国旅游十个买东西九个上当!因为对所要买的东西不够了解(特别如药材、玉器、古董之类),无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只凭简单想法:已经减价一半应该不会亏了吧。但那些奸商早已摸透顾客(尤其是游客)的心理,让你减价一半,再扣给导游一半,还要赚你一半!
    物有其值,价也有其值,价之值大于物之值就不值得买,若买就是不智!。
    智能就是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包括人生的一切抉择,甚至生与死的抉择。主耶稣自愿舍命,其值是能救全人类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保罗也曾面对生与死的选择,最后他选择生,其值是为了能帮助教会,供应教会的需要(腓1:21-24)
何谓价值?讲的白一点即指一件东西「值多少钱」。这个定义或许带有几分的商业气息,因为世上有许多东西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因此,价值也可说是一件物品、或事情在一个人心中的重要性。前看的定义是客观的,后者则是主观的,但这两个标准也经常相互影响。客观价值高的东西,通常在人心中也占较重要的地位,而人认为非常重要的东西,则会不计一切代价地去得到。例如黄金、钻石,都属客观价值较高的物品,因此在一般人心里的地位也较高,没有人会视黄金、钻石如同旧报纸。同样地,爱情、自由,都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但人却愿意不惜任何的代价去得到它。
  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它一定的价值,客观的价值是固定的、不变的:但主观的价值却是相对性的,它会随着客观环境的不同而改变。例如:一本医学大辞典对医学院的学生而言,是相当有价值的,但对艺术学院的学生来说,却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同样的东西对相同的人来说,也会因为环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价值。譬如,当一个人飞黄腾达时,穿绸裹缎,一只黄金镶钻的手表,更能显出他的富有,但当这个人遇到大饥荒,或战争时期,就像四处流亡的难民,那只黄金镶钻的手表可能派不上用场,因为当一个人正处在饥饿或逃难的状态时,是不可能再有心情把自己打扮得穿金戴玉的模样。由此可见,主观的价值是不固定的、相对的,也是会改变的。
  一件东西的价值,有时是存在其本身上,称之为本身价值;若附存于这件东西和另外一件东西的关系上,称为联属价值;或存在于它的功用上,则称之为利用价值。例如:金银宝石,它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价值,而这种价值不是由外面附加的,也无须与另外一件事物联合,乃是附存在于这件物品的内部,这种价值是常存的、稳定的。故一件具有本身价值的物品,是不会因境况的改变,而失去其本身客观的价值。联属价值就像美国华盛顿总统的一封亲笔信,在一次义卖会中卖了二十五万美金。这封信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它所用的信纸很普通,就纸的品质可能还不如今天一般的纸好,信上的墨水字迹因为褪色也模糊了,但由于它出自华盛顿的手笔,囚此价值连城。它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本身,乃在于它和华盛顿的关系,这种价值称为联属价值。利用价值是一件物品,其本身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它的价值乃是在于它能发挥某种功用,或满足某种需要。例如:一块半斤重的铁块,可能并没有多大用处,也不值什么钱,但若将这半斤铁打成铁钉或作成剪刀,它的用途就大的多了:同样是半斤铁,它的价值却各有不同,最大的分别乃取决于它的功用。
  属灵的事也是如此,马可福音十17~18:「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为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在这里,良善乃是一种价值,对神来说,良善乃是他的本身价值,因为耶和华本为善,这种善是存在于神的本质里面,不是从外面加上去的,也不是由于联属关系而来的。世人的良善,都是从神而来的,所以他们所具有的价值乃是联属价值,不是本身价值。另外有些事情,因为能发挥荣神益人的功用,或满足人属灵的需要,而被认为是良善的事,这种价值乃是利用价值。
  二、价值观的改变
  至于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价值观又如何呢?二者有无区别?当一个人悔改信主、重生得救时,圣灵就在他心中作了超自然的工作,在他里面创造出新生命。人类原来的生命,或者说自然的生命,已经因为罪的缘故而受到污染,这种污染,遍及我们整个人,包括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一个尚未重生的人,他的理性被罪恶污染和扭曲,好像一个人带了一副有色的眼镜,透过这副镜片望出去的世界自然会有偏差;或是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带了一副近视眼镜,自然无法测出任何东西的正确距离。因此纵然整个宇宙都在为神作见证,他却不能从自然界中得到神正确的启示,所以,他对神、宇宙、世界、人生、价值等的观点,也就一缪千里了。但一个人重生时,神给他新的生命,并使他的心意更新,就好像摘去了那副有色的眼镜,使他能够正确地观察、解释神在自然界的启示,因此对神、世界、人生、价值的观点均与没有得救前完全不同。保罗对腓立比的信徒说:「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腓三7~8)。
  一个没有重生得救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既使是那些德高望重的慈善家,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或是诲人不倦的教育家,虽然不至于自私自利,但往往他们的出发点仍然是以人为中心的。作善事、报效国家、作育英才,并不是为了神而作,乃是为了服务人群,造福社会。所以,没有重生得救的人,他们的价值观仍旧建筑在自己本身的利益上,家族的利益,甚至是国家、民族的利益上。凡是与这些目标有益的,他们才认为是有价值的。例如:保罗在悔改得救之前,为犹太教大发热心,逼迫基督徒与教会,还自以为替天行道、讨神喜悦,但他得救之后,他的观念马上改变了。从前以为有益的,现在因基督的缘故,都当作有损的了。
因此,基督徒的人生价值观认为:
1、 人的生命有绝对价值,并且价值极高!
    人的价值是客观绝对或是主观相对?社会上不是有“大人物”与“小人物”、有“非常重要人物”(V.I.P)与“无名小卒”(nobody)吗?每天有几万人饿死不算新闻,但有些人生病、或受伤都会成为头版新闻!世界对人的价值观是没有标准的,若你想从报章上知道人生何价?人命何价?只会令你永远迷惑!
人生何价?生命何价?圣经肯定人的生命价值极高:
    “那些倚仗财货自夸钱财多的人,一个也无法赎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将赎价给神,叫他长远活着,不见朽坏;因为赎他生命的价值极贵,只可永远罢休。”(诗49:7-9)
    “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诗 116:15)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 16:26)
    “人在所有受造之物中有最高价值,从神差独生子来为人舍命便可得知。”
2、 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不都一样
人生贵有用,
何必形容好?
善士如五谷,
众士如野草。
    ---- 吴嘉纪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神州团契 ╋(始于2006)

GMT+8, 2025-7-31 06:34 , Processed in 0.0525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