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灵修生活2019年09月19日 以感谢的心为主发光
本帖最后由 淡然如水 于 2019-9-19 21:50 编辑摘要:以弗所书 5:8-20“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 - 弗 5:20在今天的经文中,保罗激励他的读者,要成为这个黑暗世代的光。怎样能够做到呢?基督的门徒要活得有智慧,并......每日灵修生活2019年09月19日 以感谢的心为主发光-------------------------------------------------------------------http://www.zunli8.com/data/attachment/portal/201803/29/064611gpj3mam43aaj2z23.gif 以感谢的心为主发光以弗所书 5:8-20“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 - 弗 5:20 在今天的经文中,保罗激励他的读者,要成为这个黑暗世代的光。怎样能够做到呢?基督的门徒要活得有智慧,并深信他们智慧、敬虔的行为能向人见证这位永活的主。 有时我们误以为,作见证便是到陌生人家敲门或到遥远的地方去传讲耶稣的爱。事实上,我们可以就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向别人闪亮基督的爱。只要我们明白,在基督里我们已经是新造的人时,我们便可以为主发光了。若我们时常对基督为我们所作的心存感谢,我们便得着能力,去爱并去尊重那神放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仍然记得三十多年前,在我工作地方的休息室发生的一件事。几个人正在谈论一个不在场的人,而且对这人下的假设和批判颇为刻薄的。这个时候,一位同事站起来说:“我们这样谈论一个不在场为自己辩护的同工是不对的。” 你可以想像,整个休息室都寂静下来了。 就在那一刻,基督的光照亮了黑暗,因为我们得到了提醒,应该怎样去爱和尊重我们的 “邻舍”。今天,愿我们也尽量把握每一个机会,以感谢的心发出基督的光。祷告耶稣——世界之光啊,感谢祢为我们所作的一切。今天,惟愿我们感谢的心促使我们有能力去为祢发光。奉祢的名祈求,阿们。以弗所书 5:8-208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9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10总要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11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12因为他们暗中所行的,就是提起来也是可耻的。13凡事受了责备,就被光显明出来,因为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14所以主说: 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 从死里复活! 基督就要光照你了。15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16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17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18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19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20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 -------------------------------
转载自<<每日箴言>>
-------------------------------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803/12/062438jj0d7gdu642buy2r.gif.thumb.jpg 福音是一切不公的答案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不公的世界。謿ⅰ⒈I竊、種族主義、虐待以及壓迫比比皆是,福音派基督徒當前正在進行內部的爭論,主題是基於共同的基督教信仰,我們應如何做,才能最好地應對世界上的不公問題。 我不代表任何人,我只代表我自己,但我想,應該把如下這些核心的聖經真理告訴一切思索這些不公問題的基督徒們。 我們相信,聖經是我們看待萬物的最高權威,聖經對發生在世界上的不公擁有最終極的解答。首先,聖經教導說,所有人都是平等地按著神的形象所造(創世紀1章27節)。所有人都從父母傳承而來,因此只有一個種族——人類(使徒行傳17章26節)。無論人的年齡、性別、宗教、職業、或者族群劃分如何,每個人都有平等的價值,因此必須被同等尊敬、擁有同樣的尊嚴。 聖經直接詳喑隽瞬还?母?此?冢鹤铩2还?撬?杏|犯了神之道德律的行為。因為神是聖潔並公義的,他要求所有人都公義地活著,而且他的完全公正要求所有觸犯他法律的行為得到懲罰(以賽亞書13章11節)。問題是聖經也教導了“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3章10節)。所有人,無論年齡、性別、宗教、職業或族群劃分如何,天生都是罪人,因此這世界上的不公都能追溯到罪這無所不在的問題上。 這現實都是任何關於不公的討論中都會涉及到的最基礎、最根本的聖經真理——所有人都是按照神的形象平等而造,註定要得到尊敬,而且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罪人,註定要受神的公正懲罰。 但聖經也給出了對於不公的唯一解決方法:耶穌基督的福音。 聖經的教導是,耶穌基督,神的兒子,來到世間滿足神律法的公正要求,擔負罪的懲罰。福音的信息就是基督為我們的罪而死,被埋葬,在第三天復活、向許多人顯現(哥林多前書15章3-8節)。全然相信這信息就是“神的大能”救恩(羅馬書1章16節)。任何人,無論年齡、性別、職業或族群劃分如何,信主耶穌基督就必得救(使徒行傳16章31節)。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那些單單信靠基督以得救贖的人會自動停止犯罪。聖經教導說一旦有人成了基督徒,她/他然後就開啟了終身與罪抗爭、尋求出於愛並感恩神已做成之事(歌羅西書3章5節)而活出公義的旅程。當基督徒們虔盏貙W習聖經並積極參與當地教會(腓立比書2章11-12節)時,神之聖靈在每個基督徒的心中做工,不斷讓他們更加聖潔。然而神的應許是,盡管罪依然存在於世,甚至也存在於基督徒中,但終有一天耶穌會再來,並且一勞永逸地消滅不公(啟示錄21章4節)。 這是底線:沒有什麽政黨、社會策略或者哲學體系能最終解決世界上不公的現實。只有因單單信仰基督犧牲,因此而來這免於罪的自由能帶來真正的公義。 這就是為什麽我贊同最近發布“社會公正與福音宣言(Statement on Social Justice and the Gospel)”相關內容的原因。宣言作者的意圖是單單基於聖經權威來厘清對不公問題的詳嗯c治療。我想宣言說的很好,基督徒對抗世上不公的最好方式就是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 我陡嫫砬螅?敶??酵街虚g這樣的討論會能帶來結果,而非分歧,讓我們用全新的積極性來虔招麚P耶穌基督福音的信息。唯有這信息,才是解決世界不公的辦法所在。(翻譯:尤裏) 斯科特·阿尼奧爾博士(Scott Aniol)是一名作家,講員,也是文化、美學和教會事工方面的教師,西南浸信會神學院宗教事工部的主席。-------------------------
转载自《基督邮报》
-------------------------http://zhl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803/11/185236r8o33mfyhe3zcdvo.gif标题:9月19日
经节: ...这场战争,无人能免...(传道书八章8节)
几年前,尼克爵士(Sir Wm. Robertson Nicol)在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中指出:许多人在退休后的一年半之内就去世,主因是缺乏嗜好。在长期付出劳力之后,他们丧失了生机。一位保险公司的著名医生解释说:退休人员存活不久,是因为他们对休闲的生活方式缺乏心理准备,因此退休对他们而言,简直是极大的震撼。无所事事是老人家的大忌,难怪他们很容易就领到死亡证书。
我们的工作可像珠宝般的亮丽,
或像宝石散发光芒。
然而动力一旦被取消,致命的落潮
便开始上场了;
「动脉硬化」「肺炎」和「感冒」接踵而来,
人一旦无事可做,
最单纯的「伤心」就可以要人的命!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可能性与成就。一个人若想在每一个阶段得胜,就必须接受改变的事实;并且在所经历的每个阶段有所作为,做出一些美好又有价值的事情。
让我们听听一位著名心理医师的话:「我从未接过一位信仰上帝的老人的个案,因为他们都不怕死并且十分活跃。」这话岂不含有极重要的启示?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803/18/204258pxvu3njq3dzidjbq.gif.thumb.jpg
标题:称恶为善,称善为恶
经节: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 (以赛亚书五章20节)
说服人把神看为善之事当作邪恶,和神看为恶之事视为善,是撒但惯用的伎俩。撒但说服亚当和夏娃不顺服神(而不是顺服神)可以保证他们得到最完美的人生。他们相信了它,就立即开始经历了罪的后果!虽然撒但的逻辑很荒谬,它仍然继续欺骗人们,使人怀疑神曾经清楚讲过的话。扫罗王希望撒母耳能肯定自己所献上的祭品,虽然他根本直接地违背神的命令(撒母耳记上十五:13)。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公然地不顺服神,却希望因着自己的奉献,能够得到早期教会的嘉许(使徒行传五:1~11)。一位亚玛力的军人希望以刺杀神所膏立的扫罗王,来得到大卫的感激(撒母耳记下一:1~16)。我们同样也会面对称恶为善的试探。我们可能会被说服,以不说实话、撒谎的方式来做些好事。我们可能自称是在推动基督徒为某个罪人祈祷,而事实上是在传播谣言。我们可能声称自己在事业上顺服神的旨意,事实上却是在追逐自己的野心。我们也同样会被试探,把神称为美好之事当作邪恶。神说,爱你的敌人是好的,然而,我们可能保持某种姿态,要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把神的话句句当真,是非常重要的。神不要我们为祂的命令找特例,祂要我们完全顺服。-----------------------------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http://www.zunli8.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509/09/213502iucd95ffg3fsf500.gif标题: 9月19日
经节: 『我父是栽培的人。 』(约十五章一节)
临到我们的各种苦难,都是父神的使者,受父神的差遣,送礼物来给我们的;我们如果知道这个,就会得安慰了。虽然,照属世的眼光看来,苦难似乎是伤害我们、毁灭我们的;但是照属灵的眼光看来,苦难却是产生祝福的。我们永不该忘记:救恩-世上最大的祝福-乃是世上最大痛苦的结果。所以每一次我们受到神严厉的修剪,刀虽然割得深,痛虽然刺得深刻,但是一想到『我父是栽培的人』,立刻会得到说不尽的安慰。闻声博士(Dr. Vincent)在一个挂满了葡萄的花房里讲说他的故事:『我的园丁新来的时候,告诉我说,这些葡萄藤若不一起割光,祗留下藤茎的话,他对它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我就让他去割;两来我们一粒葡萄也吃不到,可是到了今年,竟长得这般丰满。 』让我们拿这个故事来解释基督人受修剪的经过。修剪好像把葡萄藤剪坏了,园丁好像把葡萄藤割光了;但是他所顾念的是将来,他知道修剪的结果会使它的生命更丰盛,它的果子更饶多。有许多祝福,若不出代价,是永远得不到的。 -密勒(Dr. Miller)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803/18/204317o954dyqaj9koyy9m.jpg.thumb.jpg常常祷告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路18:1 祷告,不在于流利的口齿,更不在于基督教神学语言和词汇。实际上,有时候最简单的,最诚心的祷告,才是最蒙神喜悦和垂听的。 当你决志归向基督的时候,你就成为上帝的儿女,成为他永生的一家人。因此,你也可以直接与上帝亲近,称呼他为你的天父,并向他开口祷告。一开始,你可能不习惯,但一定要有个开始,并不断坚持。我太太有一个小本子,记载了几个孩子开始学说话的事情。她非常珍惜这些孩子一开始学说话的尝试,甚至是“错误”。她说,这本子是我的宝贝,什么也换不来! 当保罗说“不住的祷告”时,就好比感冒时的咳嗽一样,祷告应该成为我们主动,不断的行为。每天,我们都可以不断重复地来到上帝的面前,赞美他,感谢他,寻求他的帮助。上帝对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很关心,而且没有一件事比与他分享更伟大,更有意义。 今天,你祷告了么?你不住祷告了么?------------------------转载自《葛培理布道团》------------------------
http://www.vinemedia.org/public/images2009/zh_tw/manna/365love-title.jpg
http://www.vinemedia.info/media-files/manna/love365/0919.jpg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古人对婚姻的浪漫承诺:「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语句出自《诗经‧邶风‧击鼓》,这是将士给妻子的诺言:「无论生与死,一起或分隔两地,我要给你承诺,牵著你的手,与你白头到老。」豪迈的语调裡,却是充满温柔浪漫的情意。 年少时挽著爱人漫步,她的手是如斯柔软温暖,总是不愿放开她的手。婚后人事变迁、各有各忙,牵手的机会越来越少。然后,十数年的光景,她为家庭付上的贡献,双手满是岁月的痕迹。倘若丈夫仍然珍惜执子之手,这就是真正的爱情。 或许牵著妻子的手,白头偕老还不算太难,更大的挑战,是由始至终坚守婚盟承诺,爱护她一生。你能做得到吗?-------------------------------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陈钧陶著
-------------------------------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805/10/201541n8yyg4hxohmhobz4.jpg.thumb.jpg 凭信前行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来十一8) 搬家对我们家来说已不是一件新鲜的事,至少来美国八年内,我们已搬了三次家。若加上之前在缅甸以及新加坡,一共搬了八次。每次都是叫苦连天,希望不要再搬了。但没过多久,又历史重演。虽然如此,我们还好,知道要搬去哪里,心里有个规划。亚伯拉罕不同,当他顺服神的呼召,举家迁移时,根本就不知道要去哪里。而且他还不是一个人走,要携家带眷,不是背着一个背包那么潇灑。然而亚伯拉罕没有埋怨。每到一个地方还筑坛献祭敬拜感谢神。在外人看,他的迁移好像没有目的地,但在亚伯拉罕心中是有的,就是他信心投注之地,就是呼召他的上主。因他相信主对他的带领绝没有差错。他也因此经历将主看为他目的地的喜乐!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的人生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往前迁移的人生,我们将自己所投注的目的地在哪里呢?前行的人生是很辛苦,但相信主必带领,将会尝到丰盛的恩典。-----------------------转载自《灵修静思》 刘耀光著-------------------------------
http://www.vinemedia.org/public/images2009/zh_tw/manna/truth-title.jpg Sunday 主日 「每逢七日的第一日、每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留著.免得我来的时候现凑。」(歌林多前书十六2)「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的时候,保罗因为次日起行、就与他们讲论、直讲到半夜。」(使徒行传廿7)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抺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裡、看见石头从坟墓裡挪开了。」(约翰福音廿1) 今天各地的犹太人按照旧约的教导在礼拜五太阳下山后守安息日,直到礼拜六黄昏。回教徒也是按传统守安息日,停止一切工作。但天主教和基督教则以礼拜日为聚会的日子,去礼拜堂敬拜神,礼拜日即是敬拜神的日子。欧美不少教会仍保存这个存传统,视礼拜日为圣日,停止一切工作,尤其是在廿世纪前欧美的农村社会,百姓劳碌了六天,礼拜日必定穿上最好的衣服,称为Sunday best 去参加崇拜。虽然今天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人数佔全球人口百份之廿左右,但很多国家仍然按照传统在礼物日休息一天,学校停课。虽然他们未必上教堂守礼拜,也会趁著这一天作充分休息,迎接未来一星期的工作。
They were all dressed in their Sunday best for this occasion.
Why don’t you put on your Sunday best ? It is your big day!
These children, as well as their devout parents, attend Sunday school every week.-----------------------------
摘自《天人灵修》苏佐扬牧师短讲集
-----------------------------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803/17/061956wpb6m4s43gz5cxcm.jpg.thumb.jpg “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赛六5) 在差遣以赛亚作祂的先知之前,神先向他彰显自己的荣光。在这荣光照耀下,以赛亚只能哀鸣道:“祸哉,我灭亡了。”在遇见主之前,他的嘴唇已经不洁净了,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然而他自己丝毫没觉察到这些,甚至还自认为很适合作神子民的先知呢。直到神的荣光照在他身上,他才看到自己及神百姓的真实光景。 既然以赛亚的嘴唇是不洁的,他如何能成为神的代言人呢?使这件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的,就是他在面对神之圣洁时的反应——亦即那一声“祸哉!”的呐喊。有了这样的自知之明,他已预备好接受从坛上取下的红炭来洁净他的嘴唇。让我们特别注意这里所提到的先后次序,因这是我们很好的借镜。以赛亚先是不洁净,然后蒙神光照,接着是洁净的手续,最后神才授予使命,差遣他去服事祂。--------------------------------
转载自《喜乐的心》
--------------------------------http://zhl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803/13/220506ggag6kdyyewi6c4c.jpg 信仰问答/葛培理 我们死后还有机会接受基督、与神和好吗? 问:我们死后还有机会接受基督、与神和好吗? 答:圣经教导我们,决志信仰耶稣基督必须在生前。圣经说:“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救恩的日子”( 林前6:2 )。“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 赛55:6)。“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来?”(来2:3)。 圣经上也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圣经中没有任何人在世间时不与神和好,却得了永生的盼望。 在生命中我们必须解决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永恒的救恩。那些忽略了上帝的警告和邀请的人,是如此的危险。 箴言29章1节说:“人屡次受责罚,仍然硬着颈项,他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上帝现在给我们机会接受基督和永生。“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来4:7)。-----------------------------------转载自《葛培理布道团》-------------------------------------http://www.zunli8.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509/09/213651z5dv5d25rrprdtku.png萝卜大战作者:查思博牧师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箴言22∶6 古代的以色列助产士会涂点油在初生婴孩的舌头上,让其有吸吮的意欲。谚语有云∶“当子女还小时,你便要给他们尝尝主恩,好叫世俗的享乐日後也不能满足他们。”
小时候我最讨厌萝卜,但母亲一定要我吃,终於引发了长达十二年的萝卜大战!我们每星期大战最少三场──母亲总会像发连珠炮一般嚷道∶“乖孩子,吃萝卜吧,萝卜对身体有益!”我则以来福枪回敬∶“不用了,我不喜欢。”母亲继而以火箭炮还击∶“儿子,萝卜对你的眼睛有益,你看,兔子从不用架眼镜!”於是我就火气冲天地投下炸弹∶“我讨厌萝卜,吃萝卜等如把我杀掉;要是我死了,眼睛还有什麽用呢?”最後,她有如军官一般下旨∶“不用多说,吃不下去!”
十二年来我们共大战了1,762场,每次我都大败。但有趣的是,现在我甚喜欢萝卜∶喝萝卜汁,吃萝卜蛋糕;这四十年来我也不用架眼镜──家母果然没错!
今天就给你的孩子尝尝主恩,好叫世俗的享乐日後也不能满足他们。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907/31/142930wexyaodmtooqayaq.jpg.thumb.jpg
http://www.vinemedia.org/public/images2009/zh_tw/manna/idiom366-title.jpg画虎类犬
黃瑞西牧师著 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罗7:18)
东汉时代,被封为伏波将军的马援,有一次写信教训他的姪儿说:「我希望你们在听到有人谈及别人的过失时,能够像听到有人说及父母的名字一样注意,… …龙伯高是一个敦厚,谨慎的人,我希望你们能够仿效他的品行;杜季良的为人,豪侠好义,但我却不愿意你们仿效他。因为如果模仿龙伯高不成,仍可以成为一个谨慎的人,像一个刻鹄不成,刻出一只鹜来,仍可以说刻成相类的飞鸟;如果模仿杜季良不成,将会成为一个轻浮的人,像想画一只老虎,却画出一只狗来一样,变成性质根本不同的兽类了。」
「画虎类犬」这句成语乃从此出处。后人以此来比喻那些有心求上进,但反而陷入堕落的深渊,想做成功一件事,反而澈底失败了等情形。
【灵训】
「亲爱的兄弟啊,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约参11)
充满爱心的使徒约翰,晚年时勉励我们要效法善。保罗也鼓励我们效法基督,但怕因标准太高做不到,所以劝我们效法他,好像他效法基督一样。 (林前11:1)
效法善的行为及效法伟人,都是每个基督徒所追求的。但是在效法或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有人因没有把握要领,以致弄巧成拙,「画虎类犬」,他们只模仿属灵伟人的外表,而没有进入他们的生命中去学习。有人祗学会了美丽的祷词、属灵的口头语、讲道的架式和语调,却让人嗅不出基督的馨香之气。有敬虔的外貌却无敬虔的实意。他们自称为基督徒,却无基督的样式;他们自称被圣灵充满,却结不出圣灵的果子。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907/31/142958c33g7bjg6yh8q3ab.jpg.thumb.jpg
http://www.vinemedia.org/public/images2009/zh_tw/manna/hymn-title.jpg众圣徒之歌
黃瑞西牧师著 For All the Saints
William W. How, 1823-1897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
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来 12:1)
在每一个信徒生命中,神都有创造性的作为,因为祂是个陶匠,我们是泥土,为了荣耀祂的圣名,自古至今,同蒙天召的人,都经过祂的熬炼,而成为祂合用的器血。 「鼎为炼银,炉为炼金,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箴17:3)
历代众圣徒在患难中被神熬炼,震荡心弦。他们不是没有软弱、跌倒、埋怨,只是神永不撇弃祂的儿女,亲自赐下足够的力量,使他们从「挣扎」步向「得胜」,为主的名作出了荣耀而壮丽的见证。他们向主尽忠,撇下一切跟随主。他们前仆后继,同心合意,背起十字架。因着死在他们身上发动,生却在多人身上发动起来,因他们的馨香之气使后来的信徒之生命得到激励和振奋,虽其外体有所毁坏,但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让我们效法众圣徒之榜样,走信心的道路,到那日同样可听见主对我们说:「好!你这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众圣徒之歌」是William W. How 主教于1864 年为安立甘教会的诸圣日所特别作的。一般在11 月第一主日使用,乃纪念去世信徒的聚会,亦可用于追思礼拜、逝世周年等。原著歌名为「众圣日诗── 见证的云彩── 来12:1」歌词以使徒信经第九条「我信圣徒相通」为其精神。
William W. How 1823 年生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后, 23 岁即任牧师,历任多堂牧师, 1879 年跃升主教,乃一位工作不倦,律己严,待人有爱,谦卑的主教。 1897 年4 月10 日于爱尔兰度假时,安息主怀,享年74 岁。 1. 昔日圣徒,如今完工休息,曾在人间,到处宣扬圣迹;
哦,耶稣圣名,当赞美不止息:哈利路亚!哈利路亚!阿们。
2. 何等甜美,信徒团契相交!我在世苦战,先贤已得荣耀;
天上和人间,爱里合一相交:哈利路亚!哈利路亚!阿们。
3. 到那时日,从地极至海滨,众信徒聚集,经珠门入天庭;
高声的颂赞,圣父圣子圣灵:哈利路亚!哈利路亚!阿们。 .
*神只能祝福一种人,就是在祂面前心存诚实的人。 ── 倪拆声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哈雷慧星下的沉思
张子义
将近二千年前的某个夜晚
在中东巴勒斯坦伯利恒上空
也曾有一颗闪亮的星星
星际的游子哈雷慧星,在阔别地球七十六年后,据云又将造访人类了。为了一睹她美丽的风采,北半球盛传今年最时髦的圣诞假期不再是到瑞士滑雪、不再是到日本的扎幌堆砌雪堡,也不再是赶一场又一场的疯狂舞会,而是到南半球的山上,拿起星图、对准方位,用肉眼测哈雷慧星。
想想,当她拖著长长的裙摆,自天际施施然航近地球,又施施然远航他去时,我们不免要慨叹:自古游子终究不是归人,至多只是个宇宙的过客罢了。
想想,她这次造访之后,至少要等到二○六一年才会再出现地球的夜空。而到那时,我们怕都已经「百年」物化了。「百年」之后,我们又会在哪裡呢?因此,我们不免也要慨叹:天地悠悠,我也不过是星际的游子罢了。我身处何处?我又将何往?
将近两千年前的某个夜晚,在中东巴勒斯坦的一个伯利恒上空,也曾有一颗闪亮的星星见证耶稣降生的事实。这颗星让几个东方的博士不辞千辛万苦,迢迢而来。他们穿过榛莽、涉过恶水、横过大漠、攀过众山。芒鞋不知踏破几双,寒暑、晨昏不知交替几回,终于如愿看见婴孩耶稣,并且献上黄金、乳香、没药等礼物。向世人宣告王的降生!
我们不知道二千年前造访伯利恒的那颗星是否就是哈雷慧星。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耶稣已经来了,他说过:「我来了,是叫人得生命,而且得的更丰盛。」两千年来,无数人因为认识了耶稣基督,生命得到改变。你有基督徒朋友吗?你是否发现他们的生命充满诗意与讚美、喜乐与平安,还有永恒的盼望?
若你想拥有这丰盛的生命,可以自己向神做这样的祷告:「亲爱的耶稣基督,我承认人生的有限。我承认自己犯过许多错、许多罪。我愿意接受您作生命的救主,掌管我的一生,使我不再作宇宙中飘泊的游子。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阿们的意思是诚心所愿)
--------------------------
转载自《生命探索》--------------------------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803/18/204433tzfr5k6i7y7iio7t.jpg.thumb.jpg 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加5:1) 这“自由”使我们能自由使用天国的宪章——圣经。有一节圣经说:“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信徒啊!你可以自由使用这节。另一节说:“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你可以随意用这节。你在应许的筵席上是一位备受欢迎的客人。圣经是一个装满无限恩典的宝库任人取用。它是天堂的银行,随便你支取多少,必没有阻碍和留难。只要存着信心,你便可以随意蒙受神约中的一切福分。 神的话中没有一条应许是你所不能得的。在灾难的深处愿这自由能安慰你;在苦痛的浪中愿它使你欢畅;当悲哀环绕着你的时候愿它使你得慰。这是天父慈爱的表号,你随时都可自由使用。你也可以自由到施恩宝座之前,信徒有权向天父随时陈述自己的一切苦情。不论我们有什么愿望、困难或需要,我们都可自由地告诉他;不论我们犯了多少罪,我们都可以求他赦免;不管我们多么贫穷,我们都可以按他的应许求他满足我们一切的需要。 他准我们随时到他的宝座之前——在黝黑的夜半,或是炎炎的午正都行。信徒哪!要使用你的权柄,不放松你的权利。你可以自由使用藏在基督里的——智慧、公义、圣洁和救赎。不管你的需要是什么,基督都能丰丰富富地供给你。你看你所有的是什么样的“自由”吧!你有不被定罪的自由,使用应许的自由,就到施恩宝座前的自由,最后有进入天堂的自由!------------------------转载自《清晨甘露》司布真------------------------http://www.casgv.org/Devotion/kydyx.jpg
《旷野的筵席》 9月19日
「二人在以哥念,同进犹太人的会堂,在那里讲的叫犹太人和希利尼人信的很多。」(徒14:1)
当我们站起来讲道了,听众立即可以发觉我们是著重道理或生命。如果是注重道理,我们就永无风险。我们会小心翼翼谨守自己在道理纲目的范围内,以求绝对的安全,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误会:我们按逻辑次序摆出理由,而借着一个归纳的过程,达致在理论上是无懈可击的结论。但如果我们是注重生命,我们宣讲的方法就大有差别了。我们会不大关心那些技巧上的准确性,因为我们自己早已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单凭道理绝不能维持我们。只要我们能够将基督在祂那活泼的身位里摆在听众面前,并让听众面对面的遇见祂,那我们便知道,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我们要用所认识的基督来服事教会。职事是需要我在神面前看见一个东西,神叫这个东西新鲜的在我身上,叫我能够把这个东西拿出去摆在教会面前。
http://zhl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803/14/142459dxv74m68armii2cc.jpg《竭诚为主》 9月19日
你继续与主同行么?
我在磨炼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们。 (路二十二28)
我们受试探的时候,主耶稣与我们同在,这是不错的。可是,他受试探时我们与他同行么?不少人一经验到主为我们成就什么之后,就不再与他往前行了。注意神把你的环境转移,看你是否仍与主耶稣同行,还是与世界为友,随从肉体与魔鬼。我们佩戴着他的徽号,可是有没有与他同行? [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 ]耶稣在一生中不断受到试探;那末,神儿子在我们里面的生命,也会不断受试探。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否与耶稣同行?
我们会有保护自己的念头,以为应该躲避一些神安排在我们周围的东西。千万不可!神所安排的际遇,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必须面对;同时在他的试探里,要与他不断同行。那些试探不是对我们而发,乃是对他,对我们里面神的儿子而发的。耶稣基督的尊荣,系于我们这肉身上,我们是否持守对神儿子的忠贞?
你不断与主同行么?这条路要经过客西马尼园、城门口,直到营外;这道路孤单寂寞,你不会再看见任何足迹,只剩下一个声音说:[跟从我。 ]
祈祷◆
主啊,为着这个清晨,我能享有与你相交这个珍贵权利,我赞美你;愿你今天在我里面动工,以致我可以[立志行事……为要成就你的美意]。
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803/18/204517okz4zmemhenygppu.jpg.thumb.jpg
《灵命日粮》9月19日神的信实
读经: 马可福音11章20-26节
金句: 「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神。』」(马可福音11章22节) 耶稣曾吩咐门徒要信靠神,但他的话却使我怀疑自己能不能在祷告中达到这么高标准的「信靠」。我从来不曾吩咐一座山投到海里,并亲眼目睹此事成就。
早期到中国宣教的戴德生(Hudson Taylor)曾说,耶稣在马可福音11章22节所说的「你们当信服神」这句话,也可说成是「抓住神的信实」。
伦敦西敏特教堂的前任牧师钟马田(Martyn Lloyd-Jones)就很欣赏戴德生的解释,他说:「信心就是抓住神的信实,这么做可以保证你不出错。信心就是眼中不看困难… …不看信心本身也不看那有信心的人,信心就是只看神……只专注于神,只谈论神、赞美神、极力颂扬神的美德。到头来,一个人信心所发出的力量有多大,都是取决于他对神的认识有多深……他对神的认识若是够深,就能全心信赖他所认识的神,而这人的祷告也必蒙应允。」
「耶和华啊,你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你的诚实存到万代。」(诗篇119篇89-90节)DCM 圣民们哪,当永远信靠他—
他信实永不改变;
任何力量欺骗都无法隔绝
神与他所爱的人。
人生不公平的事有许多,但神却永远信实。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612/12/210505ef7mr44ec5qxf44z.jpg.thumb.jpg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803/18/204544wzxq0fjmbdq0gq0h.jpg.thumb.jpg 亲爱的灵修单元:亲爱的标题:9月19日
经节:“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五3)
亲爱的朋友:
昨天我们从耶稣的话看“心”的重要。今天,再看祂说“虚心”,耶稣说,清心可见上帝,虚心可见天国。 有一句俗语: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人愿意退一步去思想、去看,就是一种谦虚,肯放下自己的成见、偏见、执?与自我,来看清楚世界、世情,以及正困扰他的人、事、物。 这退一步的谦让,足让人海阔天空。 那么,一个人愿意逐步在世界的约定成见,在个人的自大自高中退下、倒空,到了一个地步,成就虚心的美德。连耶稣也认为,这样的人可以见到天国。圣经说,神与谦卑人同居,只要虚心,神愿意打开天国的门让你进入。 到了天国,当然盼望见到天国的父上帝;怎样可以见到呢?清心。 或者你说,到了天国,不是自然可以见到天国的父吗?并不,试想,有时你旅行,去到一些古堡或皇宫,虽然是开放了,你可有在其中遇见过那堡主或皇帝吗? 以世界的标准,这些堡主、皇帝,都是极其尊贵的,他们岂能随随便便来会见你。 那么我们的神,我们的主耶稣呢?耶稣甘愿为门徒洗脚,虚己来到世上,道成肉身,祂当然有别于世界的堡主或皇室人员。 可是,耶稣是圣洁的,祂圣洁的品德性情,就是道成肉身成了人也丝毫不变,圣经说,祂是以无罪之身为我们抵罪。因此,人非圣洁,不能见神的面。 同一道理,耶稣说:我们要先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才去谈别人的刺。 那么,虚心可见天国,进一步要见天国圣洁的主。我们眼下有什么梁木,心中有何不洁,脑袋里有什么思虑须要除去呢?思想:求主赐下虚心受教的美德,帮助我清洁心灵的障碍物,使我得见主面。
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908/01/214133za6kzv0k63i86v86.jpg.thumb.jpg
http://www.vinemedia.org/public/images2009/zh_tw/manna/pathway-title.jpg但以理书
但以理在主前六○五年被掳至巴比伦,被选入朝廷为官员。神藉但以理在外邦得荣耀,也透过他宣告未来的预言。大纲:1)但以理的信心、祷告、见证 1-6章2)但以理见四大异象:四巨兽,公绵羊,公山羊,七十个七的异象 7-9章3)有关以色列人前途的异象 10-12章何西阿书一至六章重点:将以色列比作淫妇;审判犯姦淫的以色列;呼吁以色列人悔改。钥节: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神的律法,我也必忘记你的儿女。(四6) 耶和华与祂的百姓争辩,像在法庭上指控他们:「无诚实,无良善,无人认识神;但起假誓,不践前言,杀害,偷盗,姦淫,行强暴,杀人流血,接连不断。」(1-2节) 以色列为何会落在这可怕的败坏光景裡?原因在「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知识并不是指地上的知识、学问;乃是属灵的知识。属灵的知识也不是一大堆有关神的资料,乃是对神的认识和顺服。 为何神的百姓不认识神、不顺服神?因为负教导责任的祭司和先知失职(5节)。他们「弃掉知识」,抗拒知识的源头,不愿顺服;他们「既忘了你神的律法」,完全漠视神的诫命,不愿遵守。这样的祭司和先知在职责下,便无心也无能将真知识教导百姓。 教会荒凉的一个原因,也在于「我的民因无知识」。教会牧者和领袖的责任很大!不是对圣经的知识不多,乃是没有成熟的属灵生命。我们对神的认识不足,也不完全顺服神,以致所教导的不纯;所传的是圣经资料,非神的话。保罗说:「我照神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我也为此劳苦…尽心竭力。」(西一25-29) 默想: 「请你们为我们祷告,因我们自觉良心无亏,愿意凡事按正道而行。」(来十三18)如何为教会的牧者、领袖祷告?----------------------
转载自《读经日引》
----------------------
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803/18/204737fiic4nqqoydcucah.jpg.thumb.jpg 活水「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诗一三三1) 弟兄合而为一,必须除去彼此之间的障碍;最拦阻弟兄和谐的,就是嫉妒和骄傲。自己不好,别人好,就嫉妒;自己好,别人不好,就骄傲。这两样罪是最难医治的,比一切罪更难除去;所以在弟兄中最不容易得到和谐。
有人说:我没有嫉妒。你真没有嫉妒吗?你可以试一试。假设有一弟兄在众人之中得到特别的称赞,本来他是在你以下,今天他升到你以上,在他心中是很喜乐,如果你的心不能和他一同喜乐,这证明你的心中有嫉妒。你这一点微小的嫉妒,就是你与他不和睦的种子。
有人说:我没有骄傲。你真没有骄傲吗?你也可以试一试。假设你在众人中得著称赞,本来你在别人之下,今天你升到别人之上,你心中喜乐,别人却因此不喜乐,你就因别人的不喜乐而有几分不如意,这证明你心中有骄傲。这微小的骄傲,就是你与他不和睦的种子。
嫉妒和骄傲是顶顽强的罪,是很难治死的。它们好象是耐寒的植物,别的树木都凋谢了,它们仍然活著。求神怜恤我们,除去我们心中的嫉妒和骄傲。若不把嫉妒和骄傲治死,就不能弟兄和睦同居。惟有切实相爱才能消灭它们。
「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西三13)---------------------------------
转载自张家坤之<<活水>>
---------------------------------http://www.sztq.org/static/attachment/forum/201803/18/204611mjsgjoogmtmhilrj.jpg.thumb.jpg 以利沙的等候(六)─亲眼看见,却不得喫经文: 王下六24~七20钥节: 有一个搀扶王的军长,对神人说:即便耶和华使天开了窗户,也不能有这事。以利沙说:你必亲眼看见,却不得喫。(王下七2)参考经文 申卅四4;太十三13~16提要 虽然上帝藉著以利沙行了许多神蹟,以色列人仍然硬著心肠,不肯降服于上帝,不愿将荣耀归给祂,致使全国陷入苦难之中。今日的经文记载:亚兰王便哈达聚集他的全军,上来围困以色列国首都撒玛利亚城,以至城内缺粮、饥荒,灾民易子而食,惨绝人环。(王下六24~29)以色列王约兰听见此事,不思反省,寻求等候上帝的帮助,反迁怒于以利沙,想要杀他洩愤(王下六30~31)。岂不知以色列人之所以遭灾,乃因约兰王和以色列民悖逆、离弃上帝,但他却推卸责任,怪罪上帝说:「……这灾祸是从耶和华那裡来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华呢?」(王下六32~33)这是不愿寻求等候仰望上帝之人的光景,真是悲哀、可怜。然而,施恩怜悯人的上帝,仍等候祂的子民回转归向祂。
约兰王和他的军长,气忿忿来到以利沙的家中。以利沙预告上帝将施恩怜悯,说:「你们要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如此说:明日约到这时候,在撒玛利亚城门口,一细亚细麵要卖银一舍客勒,二细亚大麦也要卖银一舍客勒。有一个搀扶王的军长,对神人说:即便耶和华使天开了窗户,也不能有这事。以利沙说:你必亲眼看见,却不得喫。」(王下七1~2)以利沙的预言,的确令人难以置信。撒玛利亚岂能一日之内就解围了呢?以色列灾民真能得著足够的粮食吗?因此搀扶王的军长,嗤之以鼻,不愿相信。结果上帝用祂手中的巧妙,使亚兰人的军队连夜撤退,撇下一切,只顾逃命;又藉由四个走头无路的痲疯病患,发现并通报好信息,使撒玛利亚合城的人,蜂拥而出,(王下七3~16)圣经描述:「王派搀扶他的那军长,在城门口弹压,众人在那裡将他践踏,他就死了。正如神人在王下来见他的时候所说的。」(王下七17)人若不存敬畏等候上帝的心,就会受制于撒但,而自食恶果。不信的人是无法承受上帝的恩典。
默想1.主的恩典是普世性的,主的慈爱和怜悯是为每一个世人预备的。但对那些心中骄傲和不信的人,却是「亲眼看见,却不得喫。」这是多麽可悲,我们当存谦卑等候、敬畏仰望的心信靠跟随主。
2.不信是最大的罪,圣经说:「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恶心,把永生上帝离弃了。」(来三12)全能的上帝行事作为奇妙,人无法测度。唯有用等候的信心来跟随,才能经历祂的大能,蒙受祂的恩惠。
等候的金言1.如果我们要像保罗得那样的冠冕,就必须有他那样等候的信心,并且像他那样守住信心等候。──选2.如果我们要多结果子,就必须先被埋在黑暗和孤寂等候中。──选
等候的应许1.你们祷告,无论求甚麽,只要信,就必得著。(太廿一22)
2.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甚麽,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可五36)
3.耶稣听见就对他说: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儿就必得救。(路八50)
等候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我们如果不能每天、每小时、每分钟等候在基督裡面,藉著圣灵的能力与祢同行,我们就不会得著满足。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载自<<读经日程>>
---------------------------------
http://www.lifegospel.org.hk/qdaily/1701/1701image/06.png19-9-2019http://www.lifegospel.org.hk/qdaily/qt_icons/playC.gif
http://www.lifegospel.org.hk/qdaily/1909/1909/26%2018.pnghttp://www.lifegospel.org.hk/qdaily/1809/0901image/01.png诗卅七1-111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2因为他们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乾。3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4又要以耶和华为乐,他就将你心裡所求的赐给你。5当将你的事交託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6他要使你的公义如光发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7你当默然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达的和那恶谋成就的心怀不平。8 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9因为作恶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华的必承受地土。10还有片时,恶人要归于无有;你就是细察他的住处也要归于无有。11但谦卑人必承受地土,以丰盛的平安为乐。 http://www.lifegospel.org.hk/qdaily/1809/0901image/02.png这是一篇以智慧教训年轻人的诗篇,用的是字母诗的结构,每段第一行第一字的第一个字母依希伯来文五个字母的次序顺列。这首诗有若箴言集,主题是论及恶人必不长久,义人必得福佑,神终必赏善罚恶。http://www.lifegospel.org.hk/qdaily/1809/0901image/03.png1.「以他的信实为粮」(3节) — 可作「享受可安歇的草原」或「乐享他的保障」。2.「默然」(7节) — 不急躁、不怀疑。3.「谦卑人」(11节) — 愿仰望神恩、谦和待人的人。 http://www.lifegospel.org.hk/qdaily/1809/0901image/04.png1. 诗人形容人面对作恶的人会有甚麽感受?2. 诗人面对这不平的现象,对神有何信念?3. 默然的能力在那裡?http://www.lifegospel.org.hk/qdaily/1809/0901image/05.png http://www.lifegospel.org.hk/qdaily/1909/1909/26%2018.pnghttp://www.lifegospel.org.hk/qdaily/1909/1909/26pic18.png 人生遭遇不幸之事十常八九,因我们都是活在一个罪恶的世界裡。当我们面对一些不平的事,心灵裡总会产生各样的感受,就如愤怒、忧虑、正气、希望、绝望……等。人面对不平的事,最初的反应是愤怒,跟着就会期望神解决,但神若没有行动的时候,心灵就开始感到痛苦,继而放弃对神的期望,甚至放弃行善,以自己的行动去反击对方,可惜所招致的挫败可能会更大,因此会感到绝望,生命就没有出路。默然面对一切的不平,是心灵中一股强大的力量,没有了这种力量,心灵就如上述的情况,渐渐走上绝望的路。然而,一个人能够默然,是需要他内在有一强烈的信念,就是认定「神是我的希望」,他相信神最终必要处理人一切的结果,因为神是一位信实的、公义的神。默然能使人有力量忍耐,控制怒气,使自己不致犯罪;也基于信念,人能在默然中学习察看神的作为与时间,使自己能更强的希望,等候神所成就的。弟兄姊妹,面对不平的事,我们能够默然不是表示无奈,相反我们正在凭信念,在无声中静待神公义的彰显,因为我们相信神就是我们的希望,阿们!http://www.lifegospel.org.hk/qdaily/1809/0901image/06.png 最近有甚麽事令我感到不平?专心学习默然的功课。-------------------------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