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yuan 发表于 2010-6-11 16:25:30

美国塑料公司创办人:依靠上帝后 常年利润高速增长

Dr. Stanley Tam, 美国塑料公司等数家公司的创办人,一位相当成功的企业家,今年已经93岁了,但依然很健康,还能经常到各地去分享他的奇妙见证与成功的经验。
Stanley年轻时正赶上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像其他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Stanley非常渴望成功,虽已信主,但却一门心思想发财。于是乎,他不停地创业,不停地失败,真可谓“屡败屡战”。他曾是美国最早尝试从照片的显影液中提取银子的人,生意开始看似很好,但不久Stanley再一次面临倾家荡产的局面,在他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候,上帝感动了他,让他信靠上帝,不要放弃。从此他转向上帝,不再个人奋斗,立志过一个信仰与创业相一致的生活。为此他作了一件奇事,可视为企业管理上的一个壮举,即产权制度上的创新:他注册了一个股权结构非常奇特的公司——51%的股权所有者是上帝,他自己只拥有49%,并严格按照这一比例分红。从此他的事业一发而不可收,数十年来,创造了每年都盈利的惊人记录。1955年,Stanley再一次深深地经历神,神让他将生意全部交托给神,专心做拯救灵魂的工作,因为这是最有永恒价值的事。Stanley经过疑惑与挣扎之后,最终将100%的股份全部转到神的名下,自己完完全全地成为神的雇员。奇妙的是,他的事业进一步蒙福,规模迅速扩大,目前他的庞大厂区就在美国俄亥俄州Lima市75号国道上,厂房迎面的墙壁上写着巨幅标语“基督就是答案”,这也恰恰是他的企业如此成功的答案。

由于上帝是财产的所有者,Stanley只是上帝的管家,所以企业的利润100%地用于圣工,目前Stanley每年奉献的金钱达三四百万美元,几十年来他和妻子奉献的总金额高达1亿2千万美元。

因为是神的管家,尽管物质富足,Stanley却过着节俭的清教徒式的生活,夫妻曾长期住在房车里。他行事也很低调,从不抢夺神的荣耀,但却大胆分享神的福音。几十年来,Stanley平均每天带领3个人归主,迄今已经带领25000人信主。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 “当我对失丧灵魂的负担增长时,我的生意也增长。”因此,虽然经营着大小五个企业,Stanley却投入大量的时间在世界各地为主作见证,直至今日。而他的企业却一直蒙福,常年没有亏损,是名副其实的“恩典企业”。Stanley将自己的奇妙见证写成几本书,其中最有名的是“上帝拥有我的产业”(God owns my business),几十年来,一直畅销不衰。

这个真实的案例对绝大多数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说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的事。但这却是个事实,

这个中的原委何在呢?

不解的根本原因在于信仰的不同。Stanley是个敬虔的基督徒,而绝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家与学者专家是无神论者。

基督徒相信人类和整个宇宙源于一位创造者,他在这个被造的世界之外,是位超越者,同时还介入与维护着这个世界,最终还审判这个世界.
而唯物论和绝大部分人本主义者认为宇宙是个封闭自足的系统,其外没有超越者,人就是可知宇宙中顶级的存在,人类无须向一位超越者负责,死后回归物质界,也不存在什么死后的盼望与审判。

基督教信仰所孕育的诸如“管家”、“天职”、“敬业”、“呼召”、“谦卑”、“平等”、“信实”等观念就不可能产生于唯物论和人本主义盛行的环境中,即使有类似的概念,其含义也大相径庭。例如:中国文化中也讲谦虚,但却是因为“满招损,谦受益”,这与基督教的谦卑是有天壤之别的。这种根植于信仰的文化差异会在生命的很深层次塑造着东西方(大部分)的企业家,决定了他们的差异。

既然基督徒相信上帝是万有的主宰,那么人又是什么呢? 《圣经》告诉我们:人是上帝在世上的管家和代表。这就是基督教所揭示的著名的“管家信念”。它不仅是一种观念,还有背后的属灵真实,即有一位又真又活的上帝在掌权,其要点可概括为:
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因此也是万有的所有者(诗146:6;伯41:11)。
人是上帝在世上的代表和管家(创1:26)。
所以,人要忠心良善、兢兢业业地经营管理好上帝所托付给的产业(林前4:2;太25:21)。
人既不是产业的最终所有者,也不是产业利润的最终所有者(太25:14-30)。
人应尽力有效地经营好上帝的产业,使其增值,以获得上帝的祝福和在天国里的奖赏(太25:23)。

这就不难看出,这一信念将对世俗的管理理念产生根本性的冲击,带来质的变化,孕育着全新的范式。

Michael 发表于 2010-6-13 10:27:06

谢谢投稿,文章已推送至首页《见证》版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塑料公司创办人:依靠上帝后 常年利润高速增长